近期,全球部分大型機場2018年全年吞吐量公布,結合2018年1-11月機場數據12月運力投放數據及各機場歷史數據,2018年全球機場的吞吐量排名與各自對應吞吐量量級已可初步確定。
全球排名前十的機場中,亞特蘭大與北京首都是全球唯一兩座吞吐量過億級的機場。2018年羽田機場吞吐量增速明顯放緩,洛杉磯吞吐量預計均會超過羽田機場。芝加哥機場吞吐量與羽田機場預計較為接近。2018年希斯羅機場吞吐量8010萬人次,全年首度突破8000萬人次。由此而言,希斯羅機場超越8000萬的日期應在12月31日。2018年1-10月浦東機場累計吞吐量超過香港機場1.7萬人次,隨後到了11月,1-11月香港機場累計吞吐量超過浦東機場2萬多人次。每年12月香港機場吞吐量較高,2018年12月香港機場吞吐量653萬人次,2018年全年香港機場吞吐量仍高於浦東機場。阿姆斯特丹機場1-11月吞吐量達到6578.4萬人次,全年超過七千萬幾無懸念。
七千萬級吞吐量上下的3個機場排名競爭最為激烈。法蘭克福機場在2018年1-11月吞吐量達到6458.9萬人次,廣州機場在2018年1-11月吞吐量達到6375.8萬人次,距法蘭克福機場差距約為83.1萬人次。德裡機場在2018年1-11月吞吐量達到6377.86萬人次,距法蘭克福機場差距約為81.03萬人次。但歷年11-12月均是法蘭克福機場淡季,根據三個機場公布的最新數據,德裡機場、廣州機場、法蘭克福機場分別是6987.16萬人次、6974.745萬人次、6951.441萬人次。德裡機場與廣州機場吞吐量最終超過法蘭克福機場。
2018年達拉斯機場前10個月吞吐量增速約3.25%,全年吞吐量預計在6900萬上下。隨著2018年首爾機場航站樓投用,首爾機場吞吐量明顯增長。排名也升至全球第16位。詳見:2018年韓國機場吞吐量數據與發展簡述。由於10月底伊斯坦堡機場開始逐步搬遷進入新機場,伊斯坦堡機場吞吐量排名略有下滑。詳見:伊斯坦堡機場群吞吐量破億 現最大機場將關閉。
由於雅加達機場並未公布月度吞吐量,考慮2017年增速、運力投放與2018年運力投放增長,同時考慮2018年機場集團增長9.5%,故雅加達機場吞吐量增速預計仍在8%上下。
吉隆坡機場2018年吞吐量達到5994.8萬人次,同比增長2.4%。距離六千萬級僅差幾萬人次。
綜上,2018年全球6000萬級以上機場達到22座,相較2017年增加1座,相較2016年增加8座。
2018年全球5000萬級以上機場達到27座,相較2017年增加2座(成都、巴塞隆納),相較2016年增加2座(成都、巴塞隆納)。西雅圖機場吞吐量接近5000萬人次。2018年成都機場吞吐量排名未變。深圳機場排名提高1位,達到32位。孟買、西雅圖、深圳、多倫多、拉斯維加斯均在4900-5000萬之間。昆明機場提高2位,達到35位。本排行榜37-40位的機場吞吐量同樣較為接近。
馬尼拉機場目前僅公布前10個月數據,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西安機場吞吐量排名前進1名,達到45位。虹橋機場吞吐量排名退後3位。聖保羅機場1-10月吞吐量增速13.8%,預期全年進入全球50大機場之列。曼谷廊曼、重慶、波士頓、明尼阿波利斯、胡志明機場等機場排名在50-60位之間。
2017年機場排名:CADAS:2017年全球機場吞吐量TOP50出爐。
更多航空業分析合作請聯繫:CADAS@CARNOC.com。
CADAS(www.CADAS.com.cn)只關注真相。
CADAS分析師團隊是民航資源網專注於行業趨勢研究、市場觀察的研究團隊。團隊依託民航資源網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航空業資訊,藉助飛常準(VariFlight)大數據挖掘航空數據背後的秘密。匯聚各方力量為行業上下遊企業、個人客戶提供服務。
引用觀點請註明CADAS。
CADAS辦公地點:上海、北京
33薦聞榜
( )
更多文章和觀點請訪問羅之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