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茶文脈傳千年,鳳凰茶香飄萬裡。1月1日,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以下簡稱「茶博館」)在潮安區鳳凰鎮東興村開館。這是東興村三產融合的第一個文旅項目,也是該鎮打造茶旅特色小鎮的標誌性項目,同時也是當地推進古村落活化保護的探索,以此向世界展示鳳凰單叢茶文化,為茶旅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當天還舉行鳳凰單叢茶文化交流會。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開館
作為鳳凰單叢茶的原產地,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是全國六大茶類之一烏龍茶系的主產區,茶葉種植歷史悠久,古茶樹資源豐富,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榮獲「中國烏龍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全國十大魅力茶鄉」等殊榮。坐落於此的茶博館,是利用民國時期的舊建築修復改造而成,規劃佔地總面積為5500平方、建築面積為3500平方米。茶博館集收藏、展覽、研究工夫茶文化及開展茶事活動等多功能於一體,是傳播茶文化及開展愛國教育的重要陣地。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
當天,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正式開館。現場特聘曾楚楠和陳志民兩位對潮文化和茶行業有著深入研究的專家學者為鳳凰谷顧問。曾楚楠自1984年起先後擔任潮州市韓愈紀念館館長、潮州市博物館館長、潮州市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且出版和主編多本關於潮州文化的著作。2003年退休的他,現為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顧問、潮州詩社首席顧問。而陳志民則是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省級及國外美展,其論文、著作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獎項。
現場特聘曾楚楠和陳志民為鳳凰谷顧問。
同時,聘請黃瑞光、黃柏梓、林偉周、徐靖、陳少平和黃榮南為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專家顧問,並成立鳳凰谷茶葉拍賣行。此外,鳳凰單叢茶文化交流會還邀請曾楚楠、陳少平、丁煒等專家學者,圍繞「茶史漫話」「鄉村建設如何賦能鄉村振興——兼談鳳凰谷茶旅田園綜合體整體設計規劃設計」等話題進行交流探討。
聘請黃瑞光、黃柏梓、林偉周、徐靖、陳少平和黃榮南為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專家顧問
「鄉村文旅項目的前景是美好的、過程是艱辛的,我們既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更要記得住鄉愁。」鳳凰谷公司董事長、茶博館館長魏琪敏表示,茶博館既背靠著環境得天獨厚的鳳凰單叢茶核心主產區,也背靠著人文歷史深厚的省級古村落,他們將不斷推進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的精細化建設,不斷加快各個文旅子項目的落地,力爭將鳳凰谷文旅項目打造成為鄉村產業融合的樣板項目。
近年來,潮安區大力實施一系列特色產業,有力推動區域加快高質量轉型發展。期間,鳳凰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推進古村落活化保護,籌建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努力闖出一條茶產業與文化旅遊三產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茶產業是潮安北部山區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潮安區把引導扶持鳳凰單叢茶業做大做強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繼續打造茶旅特色小鎮,探索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潮安區區長張廣賢表示,此次活動的召開,將有利於向世界展示鳳凰單叢茶文化,提高鳳凰單叢茶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茶葉品牌價值,繼承和弘揚工夫茶文化,為鳳凰茶旅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新聞連結】一起看看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有什麼亮點!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位於鳳凰鎮東興村與355國道交界處,佔地面積7500平方米,由鳳凰鎮人民政府、潮安區茶葉協會主導,潮州鳳凰茶旅小鎮發展有限公司、廣東鳳凰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東興村民委員會三方共同打造,於2019年10月開工建設。
該博物館綜合體共分為八個館,原大夫第和守信公祠現在通過改造翻新,現分別為鳳凰單叢茶文化展館和鳳凰單叢茶博物展館。除了文化與文物的展示,館內還有單叢茶研學教育基地、茶主題文創中心、茶樂園、潮文化「大家」工作坊、潮式生活體驗館等體驗和現代版塊。鳳凰茶區現存最古老的樹齡超過600年的「茶王」--宋種一號標本也在館內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