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扶貧 普洱說可以的

2020-12-25 金臺資訊

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是國家「非遺 扶貧」的一種新型扶貧模式,非遺助力精準扶貧是文化和旅遊扶貧的重要舉措,普洱市正在大力推廣。

普洱市思茅區,有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叫仕美娘飯店,提供就業崗位7個,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個。傳承人楊仕美在帶領著學徒學好技藝的同時,幫助本土群眾擴寬就業渠道,靠手藝脫貧致富,讓思茅區非遺「雞豆腐製作技藝」項目積極對接市場,使傳統工藝煥發生機。

仕美娘傳統飲食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將在原有傳統文化飲食基礎上,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體驗活動,為思茅區非遺項目提供展示、體驗和銷售平臺。

這張圖展示的,是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李記谷莊秧塔大白茶製作技藝工坊現場。

李記谷莊首創人李文相,在清光緒年間即創辦了茶作坊。以景谷的青毛茶做原料,用土法蒸壓團茶(又叫谷茶,後更名為沱茶)。正是他,發明了沱茶;而默默無聞的景谷,從此也成了沱茶的誕生地。

目前,李記谷莊在景谷有團茶製作技藝、秧塔大白茶製作技藝、香鹽古法手工製鹽技藝、心上仁茶廠4家企業

下一步,景谷縣將以「非遺 扶貧」的新型扶貧模式為載體,以點帶面,全面輻射,使傳統工藝成為更多貧困群眾脫貧摘帽、致富創收的有效途徑,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普洱「非遺」助脫貧 去年「非遺」產品銷售額達6230萬元
    同時,一批以非遺資源為依託的非遺企業(工坊)正悄然興起,發展成型,助力脫貧攻堅貢獻不小。 2019年初,普洱市文化和旅遊融合後,逐步探索推進「非遺+扶貧」,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在全市範圍內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工作,實現普洱市非遺扶貧工坊的零突破
  • 支持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培養非遺扶貧帶頭人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  第一,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
  • 非遺扶貧的山西實踐
    「非遺扶貧」是在文旅融合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以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非遺與現代商業無縫對接,實現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一種扶貧模式。在非遺眾多門類中,傳統手工藝非遺項目具有一定的商品屬性和市場屬性,更容易找到扶貧的著力點。
  • 星巴克再次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 啟動咖啡產業扶貧二期普洱項目
    普洱位於世界咖啡種植的黃金地帶,咖啡種植是當地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圖片由星巴克提供此次啟動的二期普洱項目,是雙方繼2018年10月在雲南保山赧亢村和叢崗村2個貧困村成功試點一期項目後的進一步深入合作。之前只能「靠天吃飯」的當地咖農們,通過扶持項目得到了種植專家的專業指導和實操培訓,不僅率先用上了定製肥,還配備了統一的咖啡晾曬架和全新的蓄水池。
  • 中國丹寨非遺周開幕 非遺+扶貧成效卓著
    10月17日到10月25日,文旅部在貴州舉辦中國丹寨非遺周,旨在推動中國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讓更多非遺走進景區,促進非遺和旅遊深度融合。「丹寨小鎮是貴州非遺的一個集中展示區。在丹寨小鎮舉辦非遺周活動,是非遺進景區的一次成功探索,是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的一次生動實踐。」
  • 中國丹寨非遺周開幕 非遺+扶貧成效卓著
    ,旨在推動中國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讓更多非遺走進景區,促進非遺和旅遊深度融合。值得關注的是,非遺在扶貧中的作用越發明顯世界旅遊聯盟秘書長劉士軍指出,非遺➕扶貧對推動非遺傳承保護,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服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和產業化進程,助力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文旅部兩年來在全國393個國家級貧困縣、150個省級貧困縣開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設立非遺工坊2310個,帶動46.38萬人就業,20萬貧困戶脫貧。作為曾經的落後貧困大省,貴州省對此感觸良深。
  • 雲南省非遺主題旅遊線路之「普洱·逐味茶香之旅」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於日前推出了10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普洱市文化和旅遊局推薦的西盟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非遺旅遊線路入選雲南省非遺主題旅遊線路之「滇西南·逐味茶香之旅」。
  • 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培訓班開班
    9日記者獲悉,在省文旅廳的委託下,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非遺學院於近日在臨洮縣舉辦了「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技能培訓班」,全省35名雕刻技藝類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負責人匯聚一堂集中「充電」。本次培訓班的舉辦,旨在進一步推動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全面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促進非遺產品在網絡時代的銷售。
  • 山東日照:非遺扶貧「點多面廣成效足」
    日照市融合非遺元素的民間文藝展演 蘇銳 攝記者12月4日從山東省日照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2020年,日照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各項非遺工作安排部署,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以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為核心,結合全市文旅資源
  • 玩轉普洱丨精彩!跟隨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到普洱開啟「逐味茶香之旅」吧
    近日,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推出了10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普洱市文化和旅遊局推薦的西盟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非遺旅遊線路入選雲南省非遺主題旅遊線路之「滇西南·逐味茶香之旅」。
  • 江西非遺扶貧年貨展銷系列活動開啟
    江西非遺扶貧年貨展銷系列活動開啟 發布時間:2021-01-02 08:56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2020年12月31日,「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2021年江西非遺扶貧年貨展銷系列活動暨「我畫非遺」全省主題創作美術作品展在江西省文化館開幕
  • 2020年普洱榮譽榜:60個亮點寫就普洱「高分答卷」
    具有時代特徵和普洱特色的脫貧工作委員會、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賓弄賽嗨」民族團結互幫互助機制、瀾滄攜手中國工程院深化科技扶貧等做法和經驗得到國務院扶貧辦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人民日報內參、央視新聞聯播等作了深入報導,湧現出「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西盟佤族自治縣、「時代楷模」朱有勇、「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李娜倮等一批先進典型。
  • 文旅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第二,培養非遺扶貧的帶頭人。激發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文旅部在工作當中,將培育非遺扶貧帶頭人作為工作的重點,加大培訓,明確任務,持續推進,大力宣傳,以點帶面,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湧現出了一批帶貧成效明顯的非遺扶貧帶頭人,呈現出「培訓一個、帶動一片」的良好局面。
  • 文旅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有記者提問,很多貧困地區往往是傳統手工藝等非遺項目的富集區,請問通過非遺助力脫貧攻堅方面有哪些舉措?現在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  第一,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
  • 中國發布丨文旅部: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培育帶頭人 助力精準扶貧
    中國網12月23日訊 (記者 郭澤涵)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
  • 雲南公布十條非遺旅遊線路,從普洱出發開啟「滇西南·逐味茶香之旅」
    近日,《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公布雲南省非遺主題旅遊線路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為推動非遺保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充分整合全省非遺資源,推出包括「滇西南·逐味茶香之旅」在內的10條雲南省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 要聞丨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技能培訓班在臨洮開班
    為進一步推動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全面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促進非遺產品在網絡時代的銷售,12月8日,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委託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非遺學院在臨洮縣舉辦「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技能培訓班」。
  • 國家大力推進「非遺 扶貧」 ,做休閒農業也應重視非遺農耕文化
    文化和旅遊部日前連續出臺文件,大力推進文化扶貧,振興貧困地區傳統工藝,並選取確定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等10個第一批「非遺 扶貧」重點支持地區,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二是加強貧困地區非遺傳承人群培養,以面向面廣量大、從業人員較多、有助於帶動就業增收、培育品牌的傳統工藝項目為重點,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
  • 文化發展鋪就致富路:貴州、湖南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取得成果
    如西藏自治區尼木縣設立了10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為15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受益群眾達560多人,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非遺扶貧,帶頭人很重要。為了「培訓一個、帶動一片」,文旅部啟動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加大對非遺扶貧帶頭人的培訓,以點帶面,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2020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開幕 聚焦非遺扶貧
    據介紹,本屆博覽會主題是「協同創新、快樂前行」,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文教結合」支持項目,也是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傳統工藝工作站」支持項目,聚焦「非遺美育」「非遺扶貧」「城市手工」方面的社會成果展示。本屆博覽會由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上海手造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創意設計師協會聯合主辦。  亮點一,聚焦非遺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