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毛主席的這首《沁園春·雪》把白雪皚皚的北國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讓研學夥伴萌生出揮之不去的銀色夢想。長白蘊靈秀,松江毓文杰,雄渾壯美的白山黑水賦予關東以生機和活力,積澱了多元融合、底蘊深厚、色彩斑斕的關東文化。關東文化的稱謂,除「關東文化」之外,還有「黑土文化」、「長白文化」以及當代特有的「北大荒文化」,在這些稱謂中因「關東文化」流傳最早而被廣泛認同。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吸引了眾多有識之士關注、保護、傳承的目光。巍巍興安嶺,綿綿長白山,寫不盡的風俗畫,說不完的關東情。一次次旅行,一串串腳印,一個個村落,一遍遍追尋,文化遺產傳承著一個民族久遠的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最重要的精神支撐。
植夢高等學府,體驗關東風情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學校始建於1920年,當時校名為「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建校的宗旨是為中東鐵路培養工程技術人才;1938年1月1日起,學校改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並一直沿用至今。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發布,哈爾濱工業大學在中國排名第十。哈工大一直以航天、國防特色著稱,為了加強學生的航天國防傳統教育,普及航天知識,宣傳我國空間科學技術及其應用領域的成就,哈工大1986年建立了航天館。航天館的部分展品由各單位捐贈的模型、實物或資金建設而成,文字內容參閱了大量的航天、國防科技文獻資料。哈爾濱工業大學博物館哈工大航天館入選「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簡稱七三一舊址),現有重點保護遺存27處,現有面積24.8萬平方米,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實驗及製造基地,是日本軍國主義違背國際公約,用活人進行凍細菌感染、毒氣實驗的大本營,是發動細菌戰爭的策源地,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掠奪資源、踐踏主權的重要罪證。1997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5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是黑龍江省首批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索菲亞教堂坐落在東北名城哈爾濱,始建於1907年3月,原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中東鐵路的隨軍教堂,是典型的拜佔庭風格建築。景區內建有現代化專業展館,近千幅圖片展示著文化名城哈爾濱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夜幕下的哈爾濱》拍攝地「中央大街」是哈爾濱市很繁盛的一條商業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廣場,南接新陽廣場,長1400米。這條長街始建於1900年,街道建築包羅了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多種風格的建築71棟。推開一扇巴洛克風格的大門,就進入了群力南岸文化廣場關東古巷。關東古巷地緣文化可追溯到千年,千年的金源文化、百年的關東文化、中華巴洛克文化和時尚的都市文化。建設者將哈爾濱人的關東情結凝聚在這條古巷中,走進關東古巷,仿佛進入時光隧道,穿越時空,從古到今,關東古巷以黑龍江文化圈為主體,在地域文化中汲取精華,展現關東風情。
滑雪亞布洛尼,弘揚抗聯精神
亞布力原名亞布洛尼(俄語果木園之意),位於小興安嶺餘脈的張廣才嶺西坡,哈爾濱東南201公裡處。亞布力鎮曾在一九九三年被黑龍江省定為省級開發小區,一九九四年被建設部定為全國小城鎮試點鎮之一,鎮區名勝古蹟有亞布力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東興村金代遺址。鎮內有海拔1370米的大鍋盔山,挺拔雄奇,植被豐富,有橫穿全境的螞蟻河和黃泥河,清流激湍,四季不止,有世界十大滑雪場之一、亞洲最大的滑雪場——亞布力滑雪場,已成為中外馳名的滑雪旅遊勝地和國家4A級滑雪旅遊度假區。度假區基礎設施完善,風光旖旎。滑雪場始建於1980年,隸屬於黑龍江省體育運動委員會,主要由高山滑雪場、自由式滑雪場、跳臺滑雪場、越野滑雪場和冬季兩項滑雪場等五個競技、訓練場地和兩個旅遊滑雪場組成。滑雪中心分為兩大滑雪區域:一個是亞布力競技滑雪場,主要用於舉辦國際國內競賽,也可供中、高級滑雪水平的滑雪者使用;另一區域是風車山莊滑雪場,主要是供不同水平的滑雪者進行旅遊滑雪和一般性競賽滑雪的。
虎峰嶺位於黑龍江省亞布力林業局最東部的虎峰林場境內,現已融入了亞布力滑雪場、雪鄉、虎園、影視城、小九寨、五指山黃金旅遊帶中。虎峰實驗林場施業區內的虎峰嶺國防公路和杜草山洞曾經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一處軍事要地,抗日聯軍、蘇聯紅軍都在這裡戰鬥過,現在還完好地保留著侵華日軍修建的一個崗樓、兩個碉堡和一處火車站。橫道河子是因中東鐵路而誕生的一座百年老鎮,也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中東鐵路機車庫。這座由俄羅斯人親自督促建造的火車站,是典型的俄羅斯式風格建築。機車庫內部被改成了中東鐵路運輸博物館,這裡曾經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一處軍事要地,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的第一支鐵道遊擊隊就是在虎峰嶺誕生的。
研學任務:前往亞布力,馳騁中國最佳雪場「亞布力滑雪場」,挑戰自我,喚醒心中的冠軍夢。前往虎峰嶺,在森林裡穿行,逐一認識凌寒生長的植物,前往虎峰嶺下的歷史名鎮橫道河子參觀火車博物館,解讀鐵路文化,弘揚抗戰精神。
穿越林海雪原,走進中國雪鄉
雙峰林場位於牡丹江市大海林林業局境內、張廣才嶺中段,素有「中國雪鄉」之稱,這裡山清水秀,景色神奇。有兩座近1700多米的高峰,兩山山頂終年積雪不化,遍生高山偃松、嶽樺。達紫香八月開花,卻又氣象萬千,各具特色。聞名遐邇的「雪鄉」雙峰,年積雪期長達7個月,積雪最厚處近二米。每年冬季,皚皚白雪在風力作用下隨物具形,千姿百態,雪鄉雙峰成了一個冰雕玉琢的童話世界,吸引了無數遊人、國內外攝影記者和電視劇組來此創作,《爸爸去哪兒》、《闖關東》、《大約在冬季》、《林海雪原》、3D《智取威虎山》在此拍攝。雪鄉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張廣財嶺的東南坡。由於受山區小氣候的偏愛,擁著層層疊疊的積雪,百餘戶的居民區猶如一座相連的「雪屋」,房舍隨物具形的積雪在風力的作用下可達1米厚,其狀好似奔馬、臥兔、神龜、巨蘑……千姿百態,仿佛是天上的朵朵白雲飄落,雪鄉從初冬冰花乍放的清晰到早春霧淞涓流的婉約,無時無刻不散發著雪的神韻,景色秀麗、民風淳樸、氣候獨特的「中國雪鄉」雙峰景區是大海林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雪鄉的夜景尤為美麗,淳樸的雪鄉人在自家掛起大紅燈籠,潔白如玉的白雪在大紅燈籠的照耀下,宛如天上的朵朵白雲飄落人間,幻化無窮。雪鄉雙峰景區一九九九年建成一個初級滑雪場,長450米、寬50米的滑雪道和50套雪具及拖牽設備。穿上鮮豔的滑雪服,飛馳於崇山峻岭、林海雪原之間,一定是許多旅遊者的夢想。位於雪場下面的雪鄉賓館像一顆珍珠點綴於青山白雪之間,是您觀光旅遊休息的理想地方。雪鄉雙峰林場藏於深山,由於取景此地的攝影作品頻頻獲國際大獎,中國雪鄉的名字也越來越響,這裡有北國最高的山峰,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積雪,最潔淨透明的陽光,最淳樸的伐木工人生活。當你置身這個東北最美的雪世界,你會覺得雪鄉這個地方似乎天生為影像而生,為追尋純淨夢想的旅遊攝影愛好者而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雪場」原坐落在雙峰林場大北岔,建於1960年,其原址是黑龍江省體委建立的滑冰場。1960年4月,因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境內積雪期長,雪質好且雪層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和瀋陽軍區選定了此地,在雙峰林場大北岔高山冰場建立了集訓場。後因交通不便,遷址到距雙峰林場3.5公裡處,取名為「八一雪場」。從始建至今,總投資500多萬元,修建營房7000多平方米,雪場佔地總面積230公頃。雪場內設有一條總長1000米、寬150米、最大坡度27度、最低坡度11度、平均坡度24度的高山雪道和一條長1200米牽引運動員上山下滑的自動化雪道。越野雪道為環形,周長10.000米,寬6米。雪道東側設有射擊場,長寬各為50米。「八一雪場」每年訓練時間為11月至次年4月,經「八一雪場」訓練過的運動員,曾多次參加全國比賽及國際比賽,為我國培養了王錦芬、於淑敏等一大批雪上運動健兒,為解放軍隊及國家爭得了榮譽,被稱為雪上冠軍的搖籃。
遊覽神山聖水,解讀關東文化
長白山景區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東南與朝鮮毗鄰,景區是擁有「神山、聖水、奇林、仙果」等盛譽的旅遊勝地,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因主峰長白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1983年夏,鄧小平登上長白山極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並發出讚嘆:「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長白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是中華十大名山。長白山在《山海經》稱不鹹山,北魏稱徒太山,唐稱太白山,遼金已有長白山之名。長白山景區處於東亞大陸邊緣,瀕臨太平洋的強烈褶皺帶。在2億年至7500萬年的中生代以前,就曾經過多次地殼變遷活動,形成古老的巖層。中生代經歷上億年的風雨侵蝕,形成一系列山間盆地。到了新生代,變成了一片波狀起伏的具有殘丘散布的準平原。景區地貌為典型的火山地貌。長白山天池位於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是一座火山口,經過漫長的年代積水成湖。長白山天池海拔2189.1米,天池略呈橢圓型,南北長4.4公裡,東西寬3.37公裡,總蓄水量20.4億立方米。天池是中國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是東北三條大江——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的發源地。
長白山大關東文化園是吉林省旅遊局、安圖縣、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重點開發和扶持的旅遊景點單位,地處長白山腳下85公裡處安圖縣永慶鄉東清村,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景區所在的東清村有著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曾是渤海國州府所在地,是渤海國向唐朝納貢重要節點。這更是滿清的龍興之地,1939年,東北抗聯著名戰役「大沙河阻擊戰」就發生在這裡。景區佔地面積72公頃,其中原始森林面積58公頃,這裡匯集大量的長白山動植物資源,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東北三寶人參、烏拉草、梅花鹿以及紫貂,還有被譽為東北第四寶的雪蛤。景區從多角度為遊客呈現了長白山大關東文化和長白山特有的動植物資源。
漫步霧凇長廊,傳承紅色基因
紅旗村位於安圖縣中腹之地,距縣城72公裡,距延吉市140公裡,距長白山150公裡。通往長白山的明東公路穿村而過。紅旗村是安圖至長白山旅遊途中惟一的純朝鮮族居住村。全村共有100戶居民。村子坐落在山間開闊地,依山傍水,一幢幢具有民族建築風格的房屋整齊地排列在小溪兩旁,到此可以領略到朝鮮族傳統的鄉土情。每當勞動之餘,村裡的男女老幼便集中在一起,跳起多彩多姿的朝鮮族舞蹈,不時有人出來高歌古老而優美的民謠。紅旗村多年來全面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大力發展民俗旅遊,加強村屯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使全村的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國家環保部授予安圖縣紅旗村為「第一批國家級生態村」稱號。
吉林紅石國家森林公園肅屬吉林省樺甸市和靖宇縣行政區,公園佔用林地為紅石林業局重點公益林區。公園北起紅林大橋,向南經紅石水電站、沿紅石湖而上過白山水電站、白山湖沿岸、終至兩江口金龜島。公園主要依託白山湖、紅石湖及周邊的自然景觀,山、島、湖三位一體。紅石林區不單是綠色生態的景地,更是歷史革命的聖地。東北抗日聯軍、民族英雄楊靖宇、魏拯民、曹國安、韓仁和、金日成、郭池山等抗聯名將,當年都曾戰鬥在這裡。楊靖宇密營又稱「蒿子湖密營」、「南崗頭密營」,是楊靖宇生前的秘密營地。2018年10月11日,紅石國家森林公園入選「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楊靖宇密營
吉林市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東北地區重要旅遊城市和化工工業基地之一。吉林省因吉林市而得名,吉林市是中國惟一省市同名的城市,滿語名為「吉林烏拉」,意為「沿江的城池」,因康熙皇帝東巡吉林城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連檣接艦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被稱為「北國江城」。冬季到吉林看霧凇,是吉林冰雪研學旅行的重頭戲。吉林市阿什霧凇長廊位於豐滿區吉豐東路電冰箱廠至摩崖閣之間,距離市區僅為8公裡左右,交通便利。吉林霧凇是一種氣象景觀,受溫度、風力等因素的影響,不是保證天天都能看到的,但是霧凇島位於松花江中,地理位置絕佳,冬季的大部分時間都能看到霧凇。
吉林霧凇
行者無疆,大道留痕。「北國風光」關東文化研學旅行,把今日的東北重新放回歷史長河之中,循著《闖關東》劇情,帶著濃厚的儒家文化背景與近代屈辱的義和團背景,掙扎在日寇鐵蹄之下,讓孔孟之道的繁文縟節只剩下「平天下」的進取之心與替天行道的關東豪情,成為支撐關東人英雄主義的精神基石,譜寫一曲英雄主義的關東讚歌,激發關東人的愛國熱情。參觀哈爾濱工業大學博物館哈工大航天館,了解航天知識,樹立遠大目標與崇高理想;參觀七三一舊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漫步夜幕下的哈爾濱,解讀關東文化。馳騁中國最佳雪場「亞布力滑雪場」,挑戰自我,喚醒心中的冠軍夢;前往虎峰嶺下的歷史名鎮橫道河子參觀火車博物館,解讀鐵路文化,弘揚抗戰精神。穿越林海雪原,走進中國雪鄉,觀賞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參觀國家級雪上訓練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滑雪場,學習國家級滑雪運動員高山花樣滑雪技術。參觀長白山大關東文化園,弘揚抗聯精神;考察長白山自然博物館,了解長白山博物學;攀登長白山,遊覽神山聖水,挑戰體力和意志力;沐浴長白山溫泉,洗去舟車勞頓。走進紅旗朝鮮族民俗村,體驗朝鮮族原生態民風民俗;遊覽紅石國家森林公園,探訪楊靖宇密營,傳承紅色基因;漫步霧凇長廊,觀賞中國四大氣象奇景「吉林霧凇」。文化遺產激勵國人,感動社會,喚起研學夥伴高度的責任感與神聖的使命感,解讀關東文化,弘揚抗聯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愛國之情,植夢高等學府,激發報國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