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聶麗平
據《衛報》報導,近日,都柏林市政府宣布其計劃將「死者之屋」(the House of the Dead)改建為一家擁有54個房間的酒店。「死者之屋」,得名於詹姆斯·喬伊斯著名的短篇小說《死者》。19世紀90年代,喬伊斯的姑祖母們在這幢位於厄舍島(Usher’s Island)15號的四層樓建築裡開辦了一所音樂學校,並舉行了一個聖誕派對。這場派對,正是《死者》裡作為故事場景的背景原型。
消息公布後,引發了強烈抗議。《衛報》報導這一消息的標題直言,這是「都柏林靈魂的失落」。英語文學教授約翰·麥考特(John McCourt)在《愛爾蘭時報》上撰文稱,這是一項考慮不周的計劃,是一項徹底的文化破壞行為,「所有關心這座城市及其文化結構的人都應該感到驚慌。」他表示,都柏林當然可以建造酒店,但如果繼續抹殺城市的文化遺產,不僅是對遊客而言,甚至是對於都柏林人自己而言,這座城市除了新建的酒店、旅館之外,幾乎剩不下什麼了。
小說家Paula McGrath也發Twitter表示,沒完沒了地建酒店,「無視氣候變化」,無視吸引本地人和千裡迢迢來都柏林的遊客的需要與否。目前,負責管理斯維尼藥房——《尤利西斯》中布魯姆買檸檬香皂的地方——的PJ Murphy稱:「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劇,」「應該保有一個地方讓喬伊斯的讀者去參觀。」
「死者之屋」正門
雖然也有遊客認為,改建可以基於對這一文化遺產的尊重,「如果酒店以喬伊斯為主題,也許可以。」但更多人質疑,這是對文學偉大殿堂的玷汙,是商業對文化的破壞。這些質疑背後,暗合了都柏林人的某種情緒:隨著越來越多酒店和連鎖餐飲的擴張,以及越來越多城市文化空間的關閉,一些人擔心都柏林「正失去它的靈魂」,面臨著「文化危機」。
9月,都柏林最具標誌性的酒吧之一蕭伯納酒吧(Bernard Shaw pub)宣布將在10月底關閉,在愛爾蘭引發激烈反應。有人稱,「這必須制止,都柏林正在失去它的靈魂。」
綠黨、工黨和社會民主黨的議員們,甚至寫信給都柏林市長,要求召開特別理事會來討論這一問題。綠黨藝術和文化發言人稱,「它不僅是一家很棒的酒吧和聚會地點,它的關閉是都柏林文化危機的一部分。構建了都柏林文化和特色的獨特空間正在被同質的酒店和連鎖餐廳所取代……都柏林多元的夜文化正在迅速被侵蝕。」他們提出議案,希望能限制新開發的酒店數量,並對城市發展計劃進行評估,以提出其他任何能夠保護和促進都柏林夜文化和創意文化的提案。
最新的消息顯示,蕭伯納酒吧將另覓新址,並計劃在11月中旬重新開張。而議員們正在為限制新開發酒店數量的這項議案投票。雖然《衛報》質疑這項議案的合法性,但這並不意味著議員們的「文化危機」是一種危言聳聽。根據《衛報》的數據,都柏林有80多個新的酒店項目處於不同階段的開發狀態。這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但也增加了生活成本。這加劇了無家可歸者的危機。不久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愛爾蘭有3873名兒童住在緊急收容所,這是歷史最高水平。這也迫使音樂家、作家和其他創意人員離開愛爾蘭。都柏林現代新銳詩人和劇作家史蒂芬·詹姆斯·史密斯就是個沙發客,生活成本的提高和文化空間的收縮必然增添沙發客和無家可歸者的不便。
愛爾蘭並非唯一一個面臨城市文化空間收縮的國家。英國也面臨著相似的情況。搖滾媒體《Louder》援引一份2015年的報告稱,2007年以來,倫敦35%的現場演出場地已經關閉。而舊金山也出現了音樂場地因無法支付租金而關閉的趨勢。
金錢並非唯一的理由。在中國,位於北京箭廠胡同中的獨立藝術機構「箭廠空間」在九月底結束運營。「箭廠空間」成立於2008年4月,由臨街店面改造,持續展出現場裝置和藝術項目。在「因街區日益中產化而節節攀升的租金」和「胡同治理改造」政策等壓力下,箭廠空間最終關閉。日前,位於三裡屯的老書蟲也因違章建築物的整頓而宣布被迫結業。
值得一提的是,《衛報》指出了一個被忽視的事實——早在都柏林人為這次改建感到不滿以前,「死者之屋」就已經被破壞,被廢棄。《衛報》稱,這「是一個世紀的忽視的犧牲品」。
「死者之屋」建造於1775年,並因喬伊斯在1914年出版的《都柏林人》而出名。但它後來被廢棄,陷入衰敗。它的屋頂破損,內部被擅自佔用的人所蹂躪,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場大火中,整個建築幾乎被燒毀。直到2000年,一位熱愛喬伊斯的律師Brendan Kilty買下了這幢建築,並進行了重修。他將一樓重新裝修,恢復了當時的風格,並在裡面舉辦了文學活動,重演了《死者》所寫的聖誕晚宴場景。但是Brendan Kilty後來申請了破產,並在2017年出售了這處房產。
「死者之屋」內部細節
「死者之屋」因此再度回到廢棄狀態——它外面有垃圾,地下室的臺階上雜草叢生,窗戶骯髒不堪,表層破損剝落。這種狀態在10月份《觀察者》探訪時,仍未改善。「沒有任何能表明這座建築重要性的跡象。」
參考連結:
1.https://www.irishtimes.com/opinion/plan-for-james-joyce-house-of-the-dead-is-an-act-of-cultural-vandalism-1.4068343
2.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9/nov/03/james-joyce-house-of-the-dead-developers-dublin
3. https://www.irishtimes.com/news/politics/call-for-special-council-meeting-to-discuss-dublin-cultural-crisis-1.4017148
4. https://www.irishtimes.com/news/social-affairs/closure-of-dublin-s-bernard-shaw-pub-just-another-sign-the-city-is-changing-1.4014128
5. https://www.irishtimes.com/life-and-style/food-and-drink/bernard-shaw-pub-closure-does-anyone-give-a-damn-about-cultural-value-1.4012703
6. https://www.loudersound.com/features/what-s-happening-to-all-our-music-venues
作者丨聶麗平
編輯丨李永博
校對丨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