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中村|灣廈活法⑤:「女人村」的廟祝董老伯

2020-12-11 澎湃新聞

廟祝董老伯在天后宮裡掌管香火已有十三年了。最初我以為這是灣廈舊村的一座祠堂,邁步進去,抬頭看到門額上寫著「天后古廟」四個大字。這是一座二進式廟宇,四合院格局,中間以天井銜接,兩邊各有一個廂房。進門有兩座神像,左手是姜太公,右手是土地神。左邊是一個雜物間,右邊是董老伯的寢室。大殿中間供奉的是主神媽祖娘娘,左側是財神爺,右側是受理求子業務的金花夫人。

這座村辦的廟宇,建於光緒四年,舊廟早已毀了。三年前,村裡出資二百萬元翻修。它的前面還有一個即將停產的化工廠,背靠一個操場,兩側被新樓和舊屋相夾,佔地約200平方米。蛇口片區的房價已達到每平十萬元,今天的灣廈村民依靠土地成為當地富豪。灣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漁村。出海作業留給了外地民工。但是村裡依然在舊村北面保留了這座媽祖廟。從天津、江浙、福建、廣東、臺灣到香港、澳門,多處建有媽祖廟,也叫天后宮。深圳南山區就有四座。

在蛇口最南端的赤灣有一座深圳最大規模的天后宮,鄭和下西洋曾有一次取道這裡,險遇風浪,鄭和祈求媽祖娘娘保佑,化險為夷後便在赤灣天后宮還願朝拜。2015年,赤灣天后宮利用立體光電技術,在四面牆上投射影像,同時伴隨著潮聲和海鷗的鳴叫,仿造了鄭和出海的景觀。

珠江入海口從廣州到深圳,都是「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中國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把海洋視為一個不可缺的戰略平臺。媽祖娘娘算是較早走出國門的一位神仙。

董伯在側廂天井洗衣。本文圖片均來自作者

灣廈的天后宮

灣廈的天后宮規模要遠小於赤灣。前者是村集體所有,後者是政府管理。像深圳的北帝廟、關公廟也有類似現象。中國人進廟拜神,不管供的是哪個神,只要多磕頭,多燒香,總歸是好的。神仙也不會毫不理會。因此,求子求財求平安,拜北帝可以,拜關公,拜天后,拜觀音也可以。而且每座廟的廟祝都說,都很靈驗。我在寶安區的流塘村問北帝廟的廟祝老劉,他說,前不久有人來求子,後來果然應驗,人家就來還願。嚴格地說來,北帝是治水御火的水神,求子超出了他的業務範圍。灣廈天后宮的董老伯也告訴我,在這裡求子是很靈的。

6月8日,正好是全國高考日。大清早廟裡來了一批家長和高考學子,在天后娘娘前燒香求願,求天后保佑能高中名校。董老伯那時還在床上,一大早就被敲門聲吵醒。因此,天后娘娘不單單是管海上的事,還攬了文曲星的活。一旦修了廟,每個神仙的業務都是綜合型的。廟裡為了擴大業務,通常把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菩薩放在一起。廟祝當然也樂見自己廟裡香火鼎盛。

灣廈天后宮規模雖小,但神仙俱全。神仙品級以天后為大。大門上貼了兩個門神,天井左側還有一個船公,專保海上平安。董老伯每天打理著這幾個神仙。伺候久了,他也慢慢向神仙日子靠攏。他是湖北公安人,七十二歲,有兩個兒子。董老伯沒有種過田,原來在老家廠裡做職工,後來自己開服裝廠。服裝廠倒閉後,他到福建泉州、晉江、廈門打工,這一帶全是大大小小的鞋廠和服裝廠。

董老伯轉輾做了七八年,才知道在中國南海邊有一個打工淘金聖地叫深圳。一個老鄉介紹董老伯來到深圳。有些老鄉在這裡開發廊,開餐館,先後購了房,買了車。董老伯說,自己來晚了,太晚了,要是早幾年來,也就混出來了。他在2001年來到灣廈。村裡建有劉家祠堂和樊家祠堂。通過老鄉介紹,他到劉家祠堂做事,專門看管祠堂。

2004年董老伯的母親去世,他就辭了這份做了三年的工,離開灣廈舊村回到湖北老家。回去不久,灣廈的天后宮翻修竣工。當時負責修建天后宮的劉老闆是本村人,1960年代他曾逃往香港,戶籍落在香港,但在這裡有房產,他也是劉家祠堂的負責人。在物色守廟人員時,劉老闆自然想到了董老伯。

2004年董老伯又回到灣廈,幹起了守廟的活,月工資八百元。十三年過去了,董老伯的工資漲到三千塊。他全年只有一次假期,每年四月初四請十天假回家一趟。路上要花三天,在家呆上一個星期。他的家人全在老家。兒子們都不同意他在這裡做。老伴在家帶著七歲的孫子。廟裡不能住夫妻。他和老伴分居了十三年。「在老家當然好,親戚朋友多,紅白喜事到處走走。」董老伯平靜地說,「其實在這裡也很好。回去也沒什麼事做。在這裡包住包水電,不要自己掏錢,就打理幾個菩薩,每個月有三千塊。在老家哪有這好事。」

劉氏宗祠

「奢侈」的居住面積

一個人住在廟裡,讓董老伯的居住面積看起來有些奢侈。他除了一間寢室,還在左邊廂房裡做飯喝茶,右邊的廂房則當作雜物間。與灣廈舊村裡的那些單房相比,他的居住面積的確讓人羨慕。這裡獨棟獨院,除了包住,水電費也讓村裡承擔了。

廟宇四周全是水泥地,在夏季來臨時,加之殿內殿外香火長燃,廟裡尤其燠熱難當,老闆給董老伯的寢室裝了空調。有什麼需求,跟老闆說一聲就行了。

「只要我一說回去,他們就說,哎呀,不要回去,你現在還很精神。就在這裡幹,媽祖會保佑你的。」

董老伯穿一條短褲,趿一雙涼鞋,站在右邊的天井裡,擰開水龍頭,拎著一條皮管子接了一桶水。他毛巾擦了擦身子。他身材高瘦,身子卻很硬朗,頭頂禿了,頭髮還是黑的,氣色看起來不錯。他的胃好,能吃辣。中午去舊村裡的湘嶽城市蒸菜館,吃了一個12元的剁椒魚頭。他說,那個辣椒對他的胃口。除了看得開,董老伯似乎毫無什麼健康秘訣,他年紀大了,不喝酒,平時從不參加舞劍、跳舞之類的活動。

擦完澡,他換上一套衣服,又接了一桶水,埋頭搓洗換下來的衣服。此時一架飛機帶著嗡嗡聲從頭頂上的藍天划過,董老伯抬頭指天。我站在天井裡仰望,一粒小白點在瓦藍色的天空畫出了一條雲霧狀的筆直的白線。

天井上空飛機掠過

天井四角切出來的這方天空,更見遼闊,澄澈。那條白線恰好從四方天空的對角線位置拉出來,由此看天,似乎有大隱於市的味道。我問他打算什麼時候退休回家頤養天年。

「只要我們不生病,在家還不是沒活幹。老年人嘛,人老話多。跟家人談談天哪。這裡走走那裡走走。家裡做什麼事,結婚的,做壽的,都可以團聚一下。」

董老伯的工作還算輕鬆自由。原來這座廟是凌晨兩三點就要開門。來拜神的香客都起得很早,如果開門晚了,他們很早就在外面拍門。後來改了作息時間,每天在凌晨五點開門,晚上六點關門。董老伯說:除了初一和十五,其他時間我安排,沒人管我,也不會來檢查,我就打理這幾個菩薩,這幾個菩薩管理我。有時我就會向菩薩請一下安。菩薩問我,還好吧。我說,還好。菩薩說,好就好。

寢室門口掛了一隻圓鍾和一份撕歷。按照中國農曆,初一和十五是拜神的重要日子。明天就是十五,村裡會有不少本地人進廟拜神,董老伯要穿一套專用的祭拜袍服。如今拜神的隊伍中,外地人的數量越來越多。有的人從地圖上發現了這座廟,於是帶著願望和香火從四面八方湧進廟裡。灣廈周邊是人口密集的地區,拜神祈福的需求也愈加旺盛,這就促成了這座小廟香客絡繹不絕。過年過節時廟裡更是擁擠,董老伯一人忙不過來,村裡要加派兩三個保安過來看管。

蛇口片區是外國人的聚居地。在拜神隊伍裡,還有不少外國人。一般香客帶著祈求福報的願望來到廟裡,而他們更多地是帶著照相機、攝像機。這時董老伯就跑出來,靠比劃手勢表示NO,攔著他們說不能拍照。

天后古廟主殿

奇特的「女人村」

除了朝拜神祇,灣廈村還有一個重要的節日:三八節。在灣廈,村裡的女人和媽祖一樣,也被拔到了一個很高的地位。

灣廈曾是有名的偷渡村。過去在南頭半島上的大衝、南山、灣廈各村的村民以養蠔為生,兼種水稻、種荔枝和花生等。算是耕漁兼作。但是民生依然艱難,一年忙到頭,人們只是裹腹而已。六七十年代,物質生活匱乏,而對岸的香港璀璨繁華,遍地流淌著金錢的氣息。僅僅從1976年到1981年,深圳(當時叫寶安縣,隸屬惠州市)及周邊地區有近50萬人偷渡到香港,相當於當時香港人口的十分之一。各地的村民暗中練習遊泳技術。

灣廈村距離香港只有3公里海域,是偷渡的絕佳路線。作為近水樓臺,灣廈村男人拋家棄子經常在夜間泅水或乘自製的竹筏偷渡。「大逃港事件」轟動一時。當地政府組織了民兵隊,日夜嚴防嚴打,依然無法遏制瘋狂的偷渡。1972年灣廈全村有96戶人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男丁逃到了香港。灣廈村因此成了一個奇特的「女人村」。村長莫錦華說,想找個男人幹活或商量點事情都很難,幾乎每家留守在家的都是一個婦女帶著幾個孩子和老人。

1979年7月8日,在南海邊的虎崖山下,蛇口工業區的基礎工程響起了開山第一炮,由此拉開了深圳改革開放的序幕。之後灣廈村開始引進外資工廠。女人們離開田地,在村集體的名義下從廠裡領回一些塑膠花、表鏈在家加工。1981年,村裡也開了第一家電子廠。女人到村辦工廠裡打工,採用計件形式,月工資可達70元,這在當時是相當可觀的收入。隨著蛇口工業區大開發,灣廈村率先富起來。

1985年,為了感謝女人村的女人艱難的付出,人稱「莫老爺」的莫錦華在三八節這天,宴請村裡一百多名婦女在潛龍灣酒樓慶祝。

天后古廟大門

一個多月後,我們再次拜訪董老伯。董老伯瞪著眼,不再有第一次那樣坐下來促膝而談的熱情了。我想找幾個話題跟他搭訕,他避而不答。儘管我們多次來到天后宮,也依然沒有完全消除董老伯對我們的戒備心。

我們在古廟門口,指著門楹上那副對聯:「座枕南山物阜民安歌母德,門朝東海波平浪靜戴慈光」。我說,這個「座枕」的「座」字應該寫成「坐落」的坐。這是個錯別字。董老伯看了看,沒有說話。他自顧自走出廟門,和一個叫「唐老闆」的人大聲招呼。

我能理解,在深圳,大部分都是沒有定居的流動人口。眾人皆浮萍,每個人都是面目可疑帶著強烈的不確定性,確有必要對陌生人保持足夠的警惕。事實上,我們也向董老伯撒了謊。我們說自己住在舊村5巷。

不斷縮小的單間面積

其實,我曾在灣廈看過房。我跟本地房東爬上六樓看房。一房一廳,月租1900元。我說別的地方才1700。房東姓文,與崗廈、鳳凰的文姓並非同脈。他說:裡面的更便宜也有,一房一廳1300,兩房一廳1500的也有,要看房子在什麼地方,環境怎麼樣。他不斷地誇他的房子光線明亮,位置優越,而且門前有一隻大攝像頭,小偷不敢進來,放電單車安全。

文房東告訴我原來是兩房一廳,要3000多元,別人租不起,無奈之下三年前他花了三十萬,把這棟樓所有的兩房一廳全改成了一房一廳。十餘年前,他修建這棟樓花了一百多萬,改造費相當於修建費的三分之一。房東們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房子的效益,將房子不斷改小。

4月時,我在一個公告欄前遇到鏈家的業務員小劉。小劉和她的同事在張貼租房廣告。她告訴我,業主把房子全權交給鏈家託管,鏈家經過重新改造再對外出租,並為每套房配了一個「管家」——他們去年把這種模式從北京推廣到深圳,在蛇口片區10平的單身公寓一般在2200多元,30平左右的一房一廳最低要3200元。

無論本地房東,還是房產中介,都在試圖縮小單間面積來降低租房成本,讓自己的房子更有市場,也讓更多的人能租得起房。《深圳統計年鑑2016》顯示,深圳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0.6平方米。但是,灣廈舊村每個人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各不相同,老譚是6平方米,李大姐是7平方米,羅姐是12平方米,均未達到平均水平。只有董老伯的居住面積最大,扣除神仙居住的大殿,他一人獨享了小半個廟,住房建築面積約有60平。

2016年底,某地產接手了灣廈村的舊改。在蛇口片區城市更新的規劃中,灣廈村、漁一村、漁二村、南水村、水灣村、大鏟村、雷公嶺村、招東和招北小區都將面臨和正在面臨艱難的舊改命運。在它們周圍環伺著無數價格高昂的小區,單價多在每平十萬元。這是有錢人的聚居區。它的城貌嶄新,道路寬闊,路上常見寶馬奔馳奧迪保時捷,間或飆出一輛亮騷妖豔的蘭博基尼像公牛一樣哞哞狂吼。周邊點綴著大大小小綠蔭掩映的公園。

舊村的海鮮檔

由於這些城中村的存在,給這個片區添加了多元化的混響。在灣廈密密麻麻的舊房子裡,也誕生了複雜多樣的奇聞異事和N種活法,比如曾經烜赫一時的本地大佬長期主持了全村發展的傳奇,也有打工女子給夢中的丈夫灌硫酸的故事。它無所不納:凌晨時和媽祖娘娘說話的七旬老人,從垃圾堆裡撿到錢包的清潔工,在豆瓣網上聚集追憶舊村往事的文藝青年,褲兜裡裝著兩瓶二鍋頭在公廁外默默死去的無名流浪漢。

夕光餘熱不減,巷子裡行人越來越多。這條無名的巷道天天淌著汙水,布滿了潮溼的腳印。小販們用白色塑料泡沫擺出各類蔬菜。肉檔裡每塊鮮紅的豬肉都被曖昧的燈泡照著格外嫵媚——好像每個肉店老闆都喜歡掛上跟過去髮廊裡一樣紅的燈泡。

舊村的肉攤

唯一讓這裡看起來像漁村的,是用一堆碎冰凍著的各種海鮮:像蛇一樣捲成一盤的帶魚,一攤黃花魚、紅杉魚、大眼魚和瀨尿蝦,還有軟塌塌堆在一塊的魷魚。

我在嘈雜人群裡留連,試圖捕捉某個片段。肉腥味、餿臭味和滷水店的香氣混在空中飄蕩。這裡有種種我無法以語言表達的活法。

相關焦點

  • 深圳城中村|灣廈活法⑤:「女人村」的廟祝董老伯
    蛇口片區的房價已達到每平十萬元,今天的灣廈村民依靠土地成為當地富豪。灣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漁村。出海作業留給了外地民工。但是村裡依然在舊村北面保留了這座媽祖廟。從天津、江浙、福建、廣東、臺灣到香港、澳門,多處建有媽祖廟,也叫天后宮。深圳南山區就有四座。
  • 深圳城中村美食攻略來了!帶你從桂廟吃到蛇口!
    @回憶專用小豬豬人均:21元地址:南山區桂廟新村76-1號(原左岸時光對面)南山區:蛇口村@ _LiLiAn人均:47元地址:南山區灣廈路42號3@瓷兒姐ss人均:15元地址:南山區灣廈路(,沒住過城中村不足以談人生!
  • 實拍深圳:公明街道上村和下村,村裡樓房林立,這兩個城中村真大
    實拍深圳:公明街道上村和下村,村裡樓房林立,這兩個城中村真大深圳光明新區公明街道的上村下村,毗鄰洋湧河,洋湧河是東寶河的支流,最後流入珠江,是深圳與東莞的分界河。兩個村實際上連在一起,在原寶安區算得上很大的城中村,估計可以與福田的上沙下沙村有得一比。村內農民房高樓林立,街道很窄,是典型的城中村,目前還沒有改造計劃。
  • 深圳城中村美食攻略來了!帶你從桂廟吃到蛇口!
    @回憶專用小豬豬人均:21元地址:南山區桂廟新村76-1號(原左岸時光對面)南山區:蛇口村@ _LiLiAn人均:47元地址:南山區灣廈路42號3@瓷兒姐ss人均:15元地址:南山區灣廈路(,沒住過城中村不足以談人生!
  • 深圳「神秘」城中村,3萬「深漂」齊聚,被稱為「站街女的天堂」
    這個地方統稱為城中村,只有在這裡才能看到深圳的全部面貌,真正地了解到深圳是什麼樣子的。 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的城中村將近200多個,白石洲、蔡屋圍、桂廟新村、上下沙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城中村的名字,可以一口氣說好多個。
  • 深圳城中村有哪些 房屋拆遷怎麼算
    現在在深圳居住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不過對於一些比較老舊的房子是會實行拆遷,房屋拆遷需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因為會涉及到賠償的問題,所以對於房屋拆遷怎麼算要了解清楚,這樣自己才能做好賠償方面的打算。深圳城中村是外地人比較合適的地方。那麼,深圳城中村有哪些?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下吧。
  • 深圳機場東城中村:空姐最多的城中村,卻是這般髒亂差
    深圳機場東城中村,因為這個城中村靠近機場東,因此在機場東工作的空姐大部分都居住在這裡,住在這裡的好處就是方便上下班。深圳的機場東附近比較少城中村,大部分在機場東工作的人也都會選擇就近居住。在平常時很少看到空姐,因為在機場東上班的空姐一般都是很早就要出門了,然後非常晚才回到城中村居住,因此平常時很多時候就錯過了,很少能夠看到。當然在早上和晚上還是能看到成群結隊的空姐和一些機場東的工作人員走在城中村的。目前城中村到處都可以看到在修路。因為城中村太落後了,又比較偏遠。機場東城中村是一個比較老的城中村,這裡依然保存著很多八九十年代的房子。
  • 深圳「落寞」的城中村,曾遠近聞名的「不夜城」,如今卻人走茶涼
    城中村是一種較為獨特的存在形式,它既不完全是城市,也不再是農村,城中村介於兩者之間的存在形式,是在城市化進程之中喪失了耕地但依舊保留村民所有制的村莊;城中村的現象在我國不少見,然而這樣的現象在國外城市改革之中卻從未出現過,所以說城中村即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新生體,也是我國歷史遺留下的問題,而城中村的改造也註定是一條充滿坎坷的道路。
  • 恆大131萬㎡灣廈舊改拆除!華潤740萬㎡巨無霸舊改來了!
    深圳舊改大消息! 恆大131萬㎡灣廈舊改拆除完畢, 預計兩年入市! 華潤740萬㎡巨無霸舊改也來了!
  • 深圳最美城中村:房屋精美,獨具特色,被稱「打工聖地」
    ,在城中村生活的人們也缺乏生活質量,更無法談及享受。很多在城中村的務工者甚至無法保證物質的充裕,更無法談及精神層面的享受。但是在深圳有著一處城中村不僅有著相當濃厚的藝術氛圍,更是在藝術中誕生一巨大的產業鏈,每年都有著成千上萬的人們來此遊覽觀賞當地藝術作品、學習藝術精神。
  • 深圳大芬村:城中村改造的「第三種可能」(圖)
    在上海世博園深圳案例館門口,迎接遊客的是一幅長43米、高7米的巨型畫作———由507位大芬村畫師畫出999張油畫單元,構成獨特的「拼圖式」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美其名曰:大芬麗莎。大芬村是一個被西方油彩「再生」的城中村。它擁有全國最大的一座村級美術館,是全球60%的商品油畫的供應源頭。在大芬村,你可以看到中國超過10萬個城中村涅槃重生的一種新可能。
  • 深圳最美的城中村,如今已經變成網紅村,隨處可見美食和美女
    深圳的城中村是伴隨著這個城市一起成長至今,所以深圳的城中村數量應該是全國比較多的城市,其中著名的也不少,比如說黃貝嶺村,白石洲,沙尾村,皇崗村等,但是要說最有特色,最美麗,最乾淨的城中村,當屬水圍村。水圍村位於福田區,面積不是很大,大概7000多平米,其實水圍村嚴格意義上來說,如今已經算不上城中村了,因為這個村是最早進行城中村改造的村子,從1992年起,就已經對水圍村進行了為期十年的改造,經過多年的改造,水圍村已經從一個破落的小村莊,搖身一變成文雅悠閒的網紅村。因此如今走進水圍村,你見到的是乾淨整潔的巷道和地面。
  • 深圳福田CBD城中村舊改拆遷,又要造就一批億萬富翁?
    「福田區的城中村租金,一直是全深圳最高。」根據第三方統計,深圳各區城中村租金單價中,福田城中村遠超南山和羅湖。深圳市各區城中村租金水平分布(2018年)當你懷揣夢想卻因生活和金錢所迫無法起步,深圳的城中村給了每一個異鄉人最大限度的寬容,但現在城中村價格還是如此便宜嗎?未來的規劃又是怎樣的?樂居實探福田著名城中村——上沙村+下沙村,為大家解答疑惑。
  • 深圳「落寞」的城中村,曾是有名的「不夜城」,如今卻人走茶涼!
    城中村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存在形式,它既不是城市,也不是農村,城中村介於兩者之間的存在形式,是在城市化過程中失去耕地但仍保留村民所有制的村;城內村在中國是常見的現象,但這種現象在國外的城市改革中,一次也沒有出現,因此,城內村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新生物的,中國的歷史留下的問題,也是城內村的改造也凹凸不平的道路
  • 周末看展|吳國勇以田野調查方式為深圳城中村留下肖像
    2004年起,深圳就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自然村落和村治組織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化改造後的集體股份公司和新型社區,但這些社區依舊保持著傳統村落的村(居)民自治模式。對於那些原居民,這裡是他們的根,而對無數外來的租住客來說,城中村只是其夢想的暫時棲息地。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無數攝影師長期並持續關注深圳城市的變遷與發展,吳國勇就是其中一位。
  • 深圳電視臺深圳直通車報導—深圳市萬廈居業有限公司
    深圳市萬廈居業有限公司創建於1987年,是首批榮獲國家一級物業管理資質的中國著名大型物業管理企業。目前,公司管理著深圳蓮花北村、梅林一村、僑香村等大型住宅小區,業務遍及深圳、珠海、北京、鄭州、濟南、長沙、南昌等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擁有6個駐外分公司、100餘個管理項目,管理總面積2000多萬平方米,是深圳市大型物業管理企業中的百強企業。
  • Weekly|城市觀察日記·深圳最美城中村背後的600年歷史
    城中村之於深圳是異鄉人初來乍到的落腳點也是本土人生活成長的家鄉這裡每天都在發生著形形色色的故事也可以見證到大大小小的夢想即便是寸金尺土的福田市中心也少不了那份煙火氣與人情味同時這裡還有著它獨特的歷史記憶城市觀察日記 · 水圍村 水圍村作為深圳最古老的城中村之一,在深圳紮根有六百年之久,走在村裡,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歷史的氣息。
  • 一座深圳城中村的前世今生
    不能說對崗廈很熟知,但對它村裡的大街小巷,還是略知一二,因為熟悉這座城中村,故對王一憲老師這本帶有濃厚村史色彩的著作,更想親近翻閱想一探究竟。 這部書前身是她撰寫的長篇紀實文學,參加過深圳市睦鄰文學大賽,並獲2014年福田區睦鄰文學大賽大獎。後在福田區宣傳部、文體局領導的關心下,在她的朋友們的幫助下,陸續補充了大量珍貴歷史資料和老照片,才成型為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模樣。
  • 廈一城11#THE ONE新品,樂活灣第一排驚豔登場
    廈一城11#THE ONE新品,樂活灣第一排驚豔登場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12-18
  • 深圳「尷尬」的城中村,曾是遠近聞名的「娛樂村」,今已人去村空
    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名片以及國際化的大都市,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也吸引了眾多年輕人選擇來這裡打拼。有外鄉人的地方,就有城中村的身影,更不用說從一個小漁村發展到如今超一線的深圳了。深圳的發展太過於快速,許多村子跟不上城市更新的腳步,慢慢地也就成了人們口中常說的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