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永安石斑魚養殖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有甲1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養殖漁民現在很擔心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會因兩岸關係的惡化而終止,希望蔡英文520能遞出橄欖枝,勿再挑釁大陸。萬一對岸要向臺灣進行制裁,很多產業包括養殖漁業就很慘。
石斑魚是最具代表性的ECFA商品,在臺灣出口大陸的農產品中,過去10年內有3年拿下冠軍。臺灣石斑魚年產量約2萬公噸,其中近8成外銷大陸市場、2成內銷,石斑魚外銷額約美金1.5億,大陸港澳就佔1.46億元。2019年,臺灣對大陸出口的石斑魚產值掉到6612萬美元、年減近四成,若對比2014年出口高峰1.55億美元佳績已足足腰斬,創下ECFA上路以來最糟的一年。
高齡81歲的蘇有甲14日天剛亮便騎著摩託車率記者深入永安區養殖魚塭並表示,永安區養殖面積約1250公頃,其中蝨目魚產量佔六成;石斑魚養殖面積約400公頃,跟屏東差不多,都各佔全臺四分之一強。馬英九時期龍膽石斑魚的「池邊價」1臺斤可喊到260元(新臺幣,下同),如今只剩160元上下。若以一尾6臺斤龍膽石斑計算,產地直接買只要1千元,但到通路市場上購買就得花上2千元。
對於,現況蘇有甲說,今年農曆年前不少石斑魚大盤商都在追魚,本想今年魚市會不錯,誰知突然遇到疫情,兩岸關係急凍,現在石斑魚銷不出去,價值便直直落。有養殖戶從過年到現在已抓了7、8趟魚去賣,但從大盤商收進來的錢還抵不了養殖的飼料成本。
蘇有甲說,過去10年來不斷有人到大陸投資石斑養殖,或把技術帶過去,現在大陸沿海很多漁民也會養了,如今大陸石斑年產量已高達20萬噸,約臺灣產值的10倍,但即便有大陸養殖戶競爭,但因大陸市場太龐大,臺灣年產2萬噸還是賣得了且有利可圖。
此外,蘇說臺灣氣候、養殖環境都適合習性底棲的石斑魚,養殖技術也還領先對岸,因此石斑魚品質及口感仍具競爭力,但現在ECFA恐因兩岸關係惡化而終止,養殖戶每個都擔心。
蘇有甲說,臺灣不論籤ECFA或FTA都好,當年馬時期石斑魚到大陸也沒有零關稅,因為還有8%的地方稅,當時省漁會理事長黃一成帶著民間漁民團體跟大陸懇談,後來才開放7、8類魚種有零關稅優惠。當然ECFA是否終止,或重新談判都有變數。主動權不在臺灣這裡,希望臺灣不要挑釁大陸,萬一對岸要向臺灣進行經濟制裁,很多產業包括養殖漁業就很慘。
來源:中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