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來縣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

2020-12-24 土地資源網

  目 錄

  1.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條件... 1

  1.1地理區位和自然條件... 1

  1.1.1地理區位... 1

  1.1.2自然條件... 1

  1.2水土資源狀況... 3

  1.2.1地表水源... 3

  1.1.2地下水源... 4

  1.3社會經濟條件... 4

  1.4現有基礎設施... 4

  1.4.1交通設施狀況... 4

  1.4.2農田水利設施狀況... 4

  1.4.3電力設施狀況... 5

  1.4.4農田防護林狀況... 5

  1.5土地權屬關係... 5

  1.6生態環境保護... 5

  2.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布局... 5

  2.1工程分區確定... 5

  2.2總體工程布局... 6

  2.3單項工程布局... 6

  2.3.1土地平整... 6

  2.3.2農田水利... 6

  2.3.3道路工程... 7

  2.3.4防護林及生態環境保護... 7

  3.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技術要求... 7

  3.1土地平整工程... 7

  3.1.1田塊標準... 7

  3.1.2梯田標準... 8

  3.2農田水利工程... 8

  3.2.1灌溉工程... 8

  3.2.2集雨工程... 11

  3.3道路工程... 12

  3.3.1道路工程分類... 12

  3.3.2道路設計... 12

  3.3.3橋涵設計... 12

  3.4防護林工程... 13

  3.4.1農田防護工程... 13

  3.4.2山地丘陵防護林... 13

  3.4.3護坡林... 13

  3.5防洪工程... 14

  《懷來縣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

  為滿足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不斷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規範土地開發整理行為,確保項目工程的質量和效益,按照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編制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5]120號)要求,根據本轄區自然、社會條件,結合本轄區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的實際,在充分研究和利用現有技術標準以及工程項目的有關定額於指標的前提下,按照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因地制宜等原則,特制定本標準。

  1.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條件

  1.1地理區位和自然條件

  1.1.1地理區位

  懷來縣位於涿懷盆地東部,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東經115°16′48″--115°58′00″,北緯40°04′10″--40°35′21″。東鄰北京市延慶縣、昌平區、門頭溝區;西北於張家口市下花園區相連;北於赤城縣交界;西南毗鄰涿鹿縣。

  1.1.2自然條件

  1.1.2.1地質、地貌

  懷來縣地質構造屬燕山沉降帶,延懷背斜,以構造斷裂為主,地質構造複雜,火山活動強烈而頻繁,且地層露出不全,中山、低山、丘陵、階地、河川、灘地皆有。以永定河為界,東屬燕山西支餘脈,西屬太行山北支餘脈,境內南北群山起伏、層巒疊障,中間為一「V」型盆地,慣稱「懷來盆地」,環抱官廳水庫。地勢由中間「V」型盆地分別向南北崛起,西北高東南底。山區餘盆地之間是呈梯狀分布的丘陵地帶,溝谷縱橫、切割劇烈。平均海拔792米。

  1.1.2.2水文

  全縣水文地質條件的總體情況是:沿永定河兩側較好,南北兩山次之。地下水流向基本與地形坡降一致,其動態變化主要受大氣降雨和開採的制約。丘陵區是大氣降雨垂直下滲至潛水面後轉為水平徑流;山區是接受降雨後沿裂隙運動,大部分順裂隙直接流至山間溝谷和盆地內第四紀含水層中,有的以泉水出露地表,再轉入地下補給盆地內含水層。由降雨垂直下滲至潛水面後轉為水平徑流。地下水大致分為鬆散巖類孔隙潛水----承壓水、碎屑巖類裂隙孔隙潛水、堅硬巖類裂隙水、可溶性巖類裂隙巖溶潛水四種類型。

  1.1.2.3氣候

  我縣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9℃,年極端最高氣溫42.2℃,極端最低氣溫-23.3℃,年內溫度變化較大,晝夜溫差懸殊。

  懷來縣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為3027.8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8%,其中≥0℃期間日照總時數為2089小時,≥10℃期間日照總時數為1467小時,全年光照總時數均在195小時以上,生長季節各月則在245小時以上。光照充足,有利作物的光合作用。

  全年平均無霜期149天,初霜日在4月11日到5月13日,終霜日在9月18日到10月14日。生長季節內≥10℃積溫3532℃。適宜種植玉米、高梁等中溫作物及水稻、甘薯等喜溫作物。

  年均降水量435.5毫米左右,雨量年際變化大,主要集中在六、七、八、九月份,其降雨量佔全年的80%。全年平均蒸發量為1600-1900毫米。年均降雨量雖少,但雨熱同季有利於作物生長。

  1.1.2.4土壤

  全縣劃分為6個土類:棕壤、褐土、草甸土、水稻土、灌淤土、風沙土。土地和丘陵區主要為褐土,盆地、河川區主要為灌淤土,由於自然條件和耕作制度的綜合影響,土壤肥力存在較大差異性。潛在肥力為中等水平,但不平衡,總的情況是:少氮、缺磷、鉀有餘。

  1.1.2.5植被

  懷來縣植被情況複雜,種類相當豐富,除人工栽培作物外,灌叢植被有榛子灌叢、繡線菊灌叢、胡枝子灌叢、山杏灌叢、鼠李灌叢等;灌草叢植被有以白羊草群落為主,尚有野古草群落、鐵桿蒿及巖群落;草甸植被主要有山地草甸和低溼草甸兩種;還有側柏林、油松林、樺楊次生林、樺樹、山楊林等森林植被。

  1.2水土資源狀況

  1.2.1地表水源

  地表水資源來自大氣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435.5mm。由於地處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溫區,受大氣和地形的影響,年度和各地區的降水量分布不均,最高年降水量為569.5毫米;最少年降水量為180.3毫米,相差3.2倍。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1.15億立方米和永定河、桑乾河、洋河、媯水河的過水量為8.16億立方米,媯水河在我縣境內已為官廳水庫庫區。主要灌渠有兩條:一是洋河二灌渠,二是石河灌渠,灌溉面積共10.63萬畝。目前的問題一是自產水資源利用不夠,二是過境水資源難以保證,因過境水主要靠洋河來水,該縣處于洋河最下遊,在農作物需水季節和枯水季節,懷來縣洋河二灌區只能免強滿足供應。

  可利用地表水資源量:根據調查所得偏旱年的1980(近似P=75%)現有工程引水量7560萬立方米,作為偏枯年的可利用地表水資源量,平水年(P=50%)可利用地表水資源量為8790萬立方米

  1.1.2地下水源

  懷來縣在大地構造上屬燕山沉降帶。以構造斷裂為主。地下水類型為鬆散巖類裂隙潛水——承壓水。全縣地下水資源總量約1.25億立方米。地下水水質都適於農田灌溉。

  1.3社會經濟條件

  懷來縣地處京、津經濟圈輻射區,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明顯,但由於資金匱乏,農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還很低。全縣總面積1801.081平方公裡,總人口331757萬人,耕地面積:3.22萬公頃。農民以務農為主,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剩餘勞動力越來越多,農閒時節,多經營運輸、建築、手工業等副業。農民文化素質得以提高,文化、教育及農業科技條件較好,對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十分有利。

  1.4現有基礎設施

  1.4.1交通設施狀況

  懷來縣交通發達,京包、豐沙和大秦三條電氣化複線鐵路橫貫全縣,京張公路、沙赤公路、沙東公路在境內交織成網,懷來縣是東進北京、西出晉蒙的要塞之地。全縣17個鄉鎮實現了鄉鄉通油路交通十分便利。

  1.4.2農田水利設施狀況

  全縣境內主要河流有18條,其中長年性河永定河、桑乾河、洋河、媯水河。由於我縣處於河流的最下遊,加上降水量不穩定,河流來水量逐年減少,包括沿河的鄉村也基本不能利用。

  1.4.3電力設施狀況

  懷來縣及周邊地區村村通電,電力主要來源為懷來110KV變電站,電量充沛,電力設施日益完善。同時各鄉(鎮)均設有供電所,能夠為配電、架設線路提供技術服務。

  1.4.4農田防護林狀況

  近幾年來,縣林業局結合環京、津「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對全縣部分山、渠、路進行了林網綜合治理,並己初具規模。

  1.5土地權屬關係

  根據《懷來縣土地開發整理規劃(2001-2010)》,規劃待開發整理區總面積為17271.07公頃,增加耕地面積為959.288公頃。增加林果地面積為15177.12公頃。這些待開發的土地屬於各相關街村農民集體所有,權屬明確。

  1.6生態環境保護

  縣境南部山區植被和林木保護較好,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北部、中部的部分地區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 「退耕還草」工程的開展,生態失衡和環境破壞現象越來越少。但大部分地區沒有完好的植被和完善的防護林網保護,一遇大風,沙塵漫天,水土流失較為嚴重。

  2.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布局

  2.1工程分區確定

  本著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因地制宜;工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四項原則。將項目工程分為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和防護林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四個工程分區。

  2.2總體工程布局

  本著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經濟發展需要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土地生產力;工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根據地形、地貌,全縣範圍內河谷盆地區重點是修整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丘陵地區重點是修築高標準梯田。按照地形、溝渠及原有道路分布,本著方便出入和機械化作業的實際要求,規劃為田間路和生產路。在項目區的邊界和道路兩側各種植兩行樹。護路溝兼做排水溝。

  2.3單項工程布局

  2.3.1土地平整

  為適應田間機械化作業,將一定面積、一定質量的土地有機組合而成,田塊面積應控制在10—20公頃之間,田塊長度一般為500—800米,田塊寬度一般為200—300米,丘陵區田塊長度寬度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適當減小。河川區同一方田塊坡降控制在1/400左右,耕作層厚度達40cm以上;丘陵區以每個田塊為單元修建水平梯田,田面長邊沿等高線布設,田面寬控制在5—40m之間。梯田的縱向保留1/400的比降。

  2.3.2農田水利

  依照項目區的地形、地勢走間及道路的布局,原則上在邊界和主幹路一側修建主防滲渠或埋設防滲輸水管道。根據水文地質、地下水分布情況,確定取水位置,並將輸水管道成網格形布置,雙向分水,支管間距應小於100 m,給水栓間距控制在50 m 左右。

  2.3.3道路工程

  依據農業生產、貨物運輸、作業機械向田間轉移及為機械加油、加水、加種等生產操作服務的實際需要,按照總體規劃布設道路。道路規劃為田間路和生產路,田間路和生產路垂直相連。

  2.3.4防護林及生態環境保護

  為確保生態環境,根據地形及氣候條件、風害程度及其特點,因地制宜依託農田道路布局布設防護林,林帶走向一般與主害風向垂直。主林帶間距宜為250米左右,副林帶間距宜為450米左右。田間道路兩側各種植2行防護林。項目區邊界主迎風面,布置4行防護林,其他布置2行,行與行插空栽植。

  3.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技術要求

  3.1土地平整工程

  3.1.1田塊標準

  3.1.1.1平整要求

  我縣項目類型主要為開發整理項目,依照方便耕作的原則,根據項目區地形等因素確定田塊,每個田塊的縱向坡度應在1:500以內。平整後保留一定的表土,並留有一定的虛高。

  3.1.1.2田塊標準

  依據有利於作物生長原則,根據項目區地形、風向,一般確定田塊為南北方向,長在500-800米左右,寬在100-300米左右。

  3.1.1.3土壤

  挖填土方,挖方部位,保留表土厚度20cm--30 cm左右,填方厚度50 cm左右,同時保留20cm--30 cm的熟土層,保證田塊及田塊之間的土壤肥力一致。

  3.1.2梯田標準

  梯田基本上沿著等高線布設為帶狀呈長條形為便於機耕,地塊長度原則上越長越好,以150 m--200 m為宜,為達到灌溉目的梯田縱向保留1/300—1/500的比降,田面寬度陡坡區田面一般為5 m--20 m,緩坡區一般為20m--40 m。

  3.2農田水利工程

  3.2.1灌溉工程

  3.2.1.1灌溉標準

  我縣地表徑流匱乏,地下水資源相對豐富。耕地除西八裡、新保安、大黃莊等少數鄉鎮可引洋河二灌區地表水灌溉外,大部分水澆地依靠地下水灌溉。經實地探測,合理推算,機井單井出水量一般在20—60噸/h左右,灌溉設計保證率在75%以上。

  3.2.1.2灌溉制度

  當地的農業主產作物以玉米為主,全生育期內的灌溉次數為3水,灌水時間為2.34小時/畝,取水係數0.8,灌水定額180m3/h。

  3.2.1.3灌溉水源

  據《懷來縣水利志》和近年氣象用水文地質資料,因近年來降雨偏少以及河流上遊來水逐年減少,可利用水資源主要為降雨和地下水。多年平均降雨量435.5mm,徑流深64mm,產水量1.15億立方米;平水年(P=50%)降雨量427.4mm,徑流深52mm,產水量0.94億立方米;偏枯年(P=75%)降雨量357.6mm,徑流深40.7mm,產水量0.73億立方米。

  3.2.1.4灌溉水質要求

  水質標準

  灌溉水源主要為地下水,水質較好,水質類型為HCO3—Aa.Mg型,礦化度0.3-0.45g/1,PH值7.7-8.3,呈弱鹼性,是良好的農業灌溉用水。

  回灌標準

  排入灌排溝渠的水質應達到灌溉標準,回灌地下水的水質均己達到灌溉標準,水質較好。

  3.2.1.5灌溉技術

  根據我縣灌溉水源特點,以及經濟技術水平和農業種植結構特點,地下水主要採用低下輸水管道輸水灌溉,地表水主要採用防滲明渠輸水灌溉。

  3.2.1.6灌溉輸配水

  水利用標準

  灌溉輸水採用襯砌渠系時水資源利用率為0.65,採用管道輸水時水資源利用率為0.95。

  渠系布置

  我縣地形複雜,多為平原區和丘陵區。

  平原區在渠系布置時,乾渠多沿等高線布置,支渠垂直等高線布置。

  丘陵區在渠系布置時,乾渠一般沿項目區上部邊緣布置,大體上和等高線平行,支渠沿兩邊的分水嶺布置,鬥、農渠規整順直,溝渠之間相互平行或垂直,各鬥、農渠的控制面積大致相等。

  機井

  機井出水量採用抽水試驗確定,單井控制灌溉面積通過

  QtTn(1-n1)

  公式Fo=---------- 計算確定

  m

  式中 Fo —單井控制灌溉面積

  Q—單井出水量m3/h

  t—灌溉期間每日開機時間 h/d

  T—每次輪灌期的天數d

  n—灌溉水利用係數

  n1—幹擾抽水的水量消減係數

  m—每畝每次綜合平均灌水定額 m3/畝

  採用方形布井,井距按公式Lo= 25.8√Fo得出

  井數可按通過公式 F

  N=— 得

  Fo

  式中N—需打井數

  F—灌溉面積

  井深根據含水層的埋藏深度和其厚度來定,一般井深在50-60m,井徑最好700-1000 mm之間。60-150m井深,井徑300-500mm。150m以上的深井,井徑在200-300mm之間,井型設定根據含水層厚度、富水性及地下水埋深等水文地質條件。選擇井型主要考慮含水層的厚度、富水性及地下水埋深等水文地質條件,同時也與機井的出水量、預計的施工方法和選用的抽水設備有關。當含水層埋藏淺,且水量能滿足農田灌溉的需水量時,可選用筒井;當含水層薄,富水性差時,可選用大口井或輻射井;當同時採用淺層水和深層水時,可選用筒管井;當含水層厚、富水性好的淺層地區和有數層含水層的中深層地區,一般應選用管井。對於以灌代排,有降低地下水位要求的井灌區,一般應選用井深較小的淺井。

  井管選材按井深確定,見下表:

管材類型

鋼管

鑄鐵管

鋼筋

混凝

塑料度

混凝

土管

元砂混

凝土管

適宜深度

M

400

200-400

150-200

150

100

100

  機井配套水泵在水位小於10m時,選用臥式離心泵,大於10m時,選用深井潛水電泵式長軸深井泵,選配動力機功率時,電動機功率備用係數為1.1-1.3,柴油機為1.2-1.4。

  泵站

  灌溉泵站的布置根據水源的類別、地形及地質條件確定,泵站水泵的選擇根據設計流量和設計揚程,參照出廠的水泵性能表選擇水泵。水泵用的動力機主要包括柴油機和電動機,動力機功率=(1.1-1.2)×水泵軸功率。

  排水標準

  根據我縣實際情況,水文地質特點、氣象條件等因素,確定我縣的排水標準為排澇標準。

  3.2.2集雨工程

  根據資料確定全年可集水量,因地制宜,確定集雨場位置。蓄水池要因地制宜確定形狀、面積、深度、周邊角度,土質蓄水池的進水口和溢洪口應進行石料襯砌,一般口寬40-60cm ,深30-40cm。沉砂池為矩形,寬1-2 m,長2-4 m,深 1.5-2.0m。

  3.3道路工程

  3.3.1道路工程分類

  項目區內的農村道路按主要功能和使用特點分為兩級(即田間幹路、生產支路)。田間幹路為貨物運輸、作業機械向田間轉移及為機器加水、加油等生產過程服務的道路。生產支路主要起田間貨物運輸的作用,為人工田間作業和收穫農產品服務。

  道路的規劃設計應達到有利於機械化作業,有利於農村發展,有利於農田作業、農田灌溉、農田防護,符合道路技術標準和保證安全通行的要求。

  3.3.2道路設計

  田間幹路路面寬4 m,路基寬4. 8m,三和土壓實,泥結碎石鋪面,路面高出田面0.3 m,路堤的邊坡度採用1:1.5。

  生產支路路面寬2 m,路基寬2 .6m,素土夯實,路面高出田面0.3 m。生產支路之間的路距應控制在200 m左右。

  3.3.3橋涵設計

  3.3.3.1橋涵的布置

  橋涵的布置儘量便於農業生產、減少數量,就地取易得的建設材料建造。

  3.3.3.2農橋

  根據當地實際及道路的規劃,農橋一般寬度控制在2m,高度以高出水面0.5m為宜,選用鋼筋混凝土澆築。

  3.3.3.3涵管

  按照規劃的需求,山區路線邊排水及天然河溝跌水的涵管,最小孔徑為0.75m;天然河溝上的涵管最小孔徑為1.0m;在不淤塞的情況下,灌溉渠道上的涵管最小孔徑為0.5m,選用鋼筋混凝土涵。

  3.4防護林工程

  3.4.1農田防護工程

  在農田的四周營造帶狀林,林帶在農田之中交織成網,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林帶結構為疏透結構林帶。主林帶寬度為6.5-7.5米,副林帶寬度為3.5-4.5米,林帶佔地比率4%-6%,樹種選用適宜當地自然條件、生長速度快,病蟲害少,森林產出率高的品種,一般選用新疆楊。

  3.4.2山地丘陵防護林

  3.4.2.1林帶設計

  沿項目區周圍、田間道路兩側營造防護林帶,並根據主風害方向迎西北方向布置主林帶。使整個項目區都處於防護林網保護範圍內。

  3.4.2.2林帶布置

  主種帶垂直於主害風方向,副種帶垂直於次害風。樹種選用生長速度快,森林產生率高的新疆楊。

  3.4.2.3林帶結構

  林帶結構採用疏透結構林帶,主種帶寬度為6.5-7.5米,副種帶寬度為3.5-4.5米。

  3.4.3護坡林

  護坡林帶根據坡面的寬狹確定長度、寬度,由坡面的陡緩侵蝕的強弱確定。

  3.5防洪工程

  根據歷年來暴雨資料計算設計洪水、溝渠和橋涵的防洪標準,農田排澇標準。山區、丘陵地區應設計達到50年一遇,河川區應設計達到25年一遇的標準。

  懷來縣國土資源局

  二OO六年四月二十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常德市桃源縣盤塘鎮王家壋村土地開發工程建設項目
    桃源縣盤塘鎮王家壋村土地開發工程建設項目已由桃源縣發展和改革局桃發改招【2012】45號文核准。桃源縣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對桃源縣盤塘鎮王家壋土地開發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 ...縣土地開發整理中心永和縣2018年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南莊鄉...
    依據永和縣2018年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南莊鄉、打石腰鄉拆舊區土地復墾項目工程政府採購計劃審批的要求,臨汾市誠迅達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受永和縣土地開發整理中心的委託,於2019年5月9日組織了該項目的公開招標採購,項目編號為LFCXD2019-17,評標委員會依據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辦法,經過客觀公正的評定,形成了集體評定意見
  • ...經濟開發區上登工業園區一級土地開發一期土地整理及道路、管網...
    > 下遊數據 大理經濟開發區上登工業園區一級土地開發一期土地整理及道路
  • 湖北省2010年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施工監理單位備案名單公示
    湖北省2010年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施工監理單位備案名單公示
  • 喜看廣西貴港市對土地的大規模「整理」和「整治」
    這種聞所未聞的奇事、好事,發生在地處桂中旱區的貴港市;造就、「成全」這樁好事的,是政府前所未有地大規模實施的惠民之舉——「土地整理」、「土地整治」。 「第一炮」打響政府好口碑 在樂灘水庫引水工程建設一步步推進之時,桂中旱區按照自治區部署同步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
  • 朔州市山陰縣:國土資源局土地整理項目疑「豆腐渣」工程
    朔州市山陰縣:國土資源局土地整理項目疑「豆腐渣」工程 中國網地產 2015/5/23 18:40:00  土地整理是國家實施的金土地工程,以保護耕地耕作層,提高耕地質量,改善項目區農業綜合生產條件,旨在大大拓展國家土地利用空間
  • 青海諾木洪農場工副業大隊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招標通告
    1.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己由青海省國土資源廳以青國土資土[2011]126號文批准建設,招標人為青海諾木洪農場,資金來源為國土治理專項資金。項目己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的施工進行公開招標。
  • 《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範》
    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範  根據我部「關於印發《二○○○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01]87號)的要求,由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訂的《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範》,經有關部門會審,批准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 50328
  • 京張高鐵懷來縣東花園隧道順利貫通(組圖)
    圖為京張高鐵懷來縣東花園隧道。 孫慧軍攝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呂傅華、張瑞雪)近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點配套工程、全國首條智能化高速鐵路——全長4970米、北京至張家口高鐵東花園隧道貫通。近日,京張高鐵懷來縣東花園隧道貫通。圖為隧道施工現場。 孫慧軍、薛文輝攝該隧道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東花園鎮,緊鄰官廳水庫、康西草原、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等環境敏感地區。
  • ...中心華春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關於賀州市鐘山縣回龍鎮...
    華春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受鐘山縣土地開發整理中心的委託,就「華春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關於賀州市鐘山縣回龍鎮力爭村等4個村土地整治項目公開招標的中標候選人公示」項目(項目編號:ZSZFCG2015工字351號)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 張家口懷來縣這些地方要有大動作!
    9月8日,中國河北網站發布《懷來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暖泉村汙水處理廠工程、沙營村汙水處理廠工程、新保安鎮區道路工程、沙營村、東八裡村公廁工程招標公告》招標條件本招標項目懷來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暖泉村汙水處理廠工程、沙營村汙水處理廠工程、新保安鎮區道路工程、沙營村、東八裡村公廁工程已由懷來縣發展和改革局以懷來縣發展改革局關於懷來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懷來縣發展改革局關於懷來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批覆。
  • 「涼山新聞網」四川喜德縣孫水河岸掀起土地整理熱潮 描繪鄉村振興...
    2012年8月,百年一遇的孫水河洪災,給河流兩岸的喜德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害,緊急轉移6.35萬人,受災群眾達10.15萬餘人,暴漲的孫水河衝刷了河流兩岸的土地,稻田變成了河灘,橋梁變成了廢鐵,從此,喜德人民不得不加強對孫水河的治理和河流兩岸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河流治理和土地整理後修建起來的喜德縣則約鄉石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 專家訪談|房地產開發企業如何降低土地增值稅稅負
    2、普通標準住宅增值率在20%以下免徵土地增值稅。非普通標準住宅及商業設施、辦公樓、車位等只要有增值額,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沒有免稅規定。3、普通標準住宅和非普通標準住宅、商業設施辦公樓、車位等在土地增值稅清算時分別計算增值額。
  • 懷來縣東花園:傾力打造綠色「花園」
    長城網訊(通訊員李志斌崔永勝)懷來縣東花園鎮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堅定不移走「生態第一」新路,努力打造綠色「花園」。  全面實施「綠色」工程。近年來,東花園鎮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全面實施「綠色」工程,辛坊、姚家河、楊莊子等5個村全部退耕還林;實施風沙源治理、北京市水源保護林等工程15700畝;全鎮各村實施「四旁」義務植樹2750畝、15萬株;組織駐鎮企業實施綠化造林,紅葉、瑞雲、中法等葡萄酒莊園在康祁公路沿線認領地塊實施綠化,並對企業周邊進行綠化提升,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  全力打造「綠色」廊道。
  • 張家口市懷來縣大數據產業基地:心懷未來 合作共贏
    懷來縣的特點就是四句話:一是中國葡萄之城,中國第一瓶幹白、第一瓶起泡酒、第一瓶國際標準白蘭地都出自懷來,多年來國宴用葡萄酒,全部來自懷來。二是生態水城,懷來有新中國第一座大型水庫——官廳水庫和150平方公裡的華北地區最大的溼地公園。三是文化之城,懷來有多個國寶單位,如明代大將徐達修的樣邊長城,是明代萬裡長城的樣板間。有世界最古老的驛站——雞鳴驛。四是英雄之城,懷來是全國戰鬥英雄董存瑞的故鄉。
  • 蘭考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6、土地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規劃貫徹「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方針,整理中重視防護林建設、綠地建設,對鹽鹼地、沙地實行了積極的保護性開發利用,合理引導平原造林、綠化及林業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規劃實施以來,在土地開發整理和基本農田建設過程中,重視防護林生態工程建設,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 鹹寧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19鹹寧債:2019年鹹寧市城市建設...
    (二)土地整理業務 2006年 1月 20日鹹政辦發 [2006]12號文《鹹寧市城市建設投資43開發有限公司運行辦法(試行)》,發行人負責鹹寧城區內土地開發整理工作; 2012年,為規範土地整理業務,發行人與鹹寧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籤訂了《委託整理經營協議》,委託發行人進行土地收儲
  • 汨羅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
    主要包括西北平原耕地整理區、中北部土地開發整理綜合區、中部崗地耕地整理區以及南部丘崗土地開發整理綜合區。其中到2010年,全市通過土地整理復墾開發新增耕地面積為441.96公頃。 第二節  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程   為保障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規劃目標的順利實現,規劃期間,全市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規模17165.48公頃,實施後可補充耕地1654.15公頃。
  • 中國發布基本農田與土地整理統一標識(圖)
    中國發布基本農田與土地整理統一標識(圖) 2008年01月15日 18: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內容豐富直觀,這是國土資源部今天正式發布的基本農田與土地整理統一標識給記者的第一感受。
  • 田好種 路好走 有盼頭 ——廣西貴港市整縣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土地...
    貴港市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副主任梁海燕透露,項目未建設前,這條近100米的路段全部都是沼澤地,建設道路需要佔用此地塊,由於當地地下水豐富,稻田常受澇災困擾,稻田產量不高。當地村民表示,「只要把路修好,要佔多少地都可以。」此外,當地田塊由於排水系統不完善,一到雨季,就發生洪澇災害,當地村民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