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母親河的懷抱,回到春水初生的青春年華。
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史詩。
見證英國歷代帝王加冕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已經在泰晤士河畔屹立了一千年光陰,塞納河流淌成海明威筆下的《流動的盛宴》,哈德遜河的波光中,倒映著曼哈頓的金色文明。
倫敦、巴黎、紐約,一座座全球城市在母親河的潺湲中走向卓越,矢志卓越的上海,如何書寫這部流動的「史詩」?
2020年,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將基本建通開放,昔日「華界工廠大本營」,向著世界化濱水空間澎湃而去。
繁華開始的地方
如同泰晤士河孕育了英國的工業革命,蘇州河畔機聲不絕,成為上海工業化的開始。
1843年開埠後,伴隨南岸租界的興起和北岸鐵路開通,蘇州河成為上海與長三角連接的水路大門。與租界一橋之隔的蘇河灣地區一躍成為「華界工廠發源之大本營」,被視作工商界中樞的上海總商會辦公樓亦崛起河畔,一代民族實業精英匯聚於此,母親河的臂彎,成為城市商道精神的嚆矢。
「那一晚,又一艘滿載的駁船在蘇州河泊岸了。」程乃珊在《蘇州河,上海故事從這裡開始》中,再現了近代移民沿著蘇州河抵達上海的歷史,水網縱橫的江南,一艘艘小船沿河而下,載著一批批衝決落網的闖蕩者抵達大江大海交匯的城市。他們中有榮宅的主人、在蘇州河畔開辦福新麵粉廠的麵粉大王榮敬宗,有月份牌第一名家杭穉英,有海派四家之一、西泠印社首任院長吳昌碩。
一個個有識之士在蘇州河畔風雲際會,以江南地區的千年底蘊接納四面八方的世界風潮,月份牌、石庫門、海派書畫,代表海派文化的經典符號,相繼在母親河的懷抱中濫觴。
綠色籠罩的「河」諧生活
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型中,世界城市重新回到母親河懷抱。
南起蘇州河的山西北路,對海派文化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有「月份牌半壁江山」之稱的杭穉英曾在此設立穉英畫室,畫室對面的吉慶裡是海派大師吳昌碩的居所,張大千、齊白石、于右任等藝壇巨匠時常燕集於此。
沿著吉慶裡一路向南,同樣在山西北路,一片開闊的草坪舒展在引領百年風潮的蘇州河畔,一幢中西混合式建築挺立在草坪中央,這座建造於1920年的歷史建築是永安公司新泰倉庫,2014年正在上海參與舊改的龍盛集團投入巨資對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並以大面積的草坪打造生態宜人的城市空間,以開放懷抱容納活力生活,成為世界化濱水空間的一口暢快呼吸。
新泰1920實景圖
綠色籠罩,蔓延在昔日工廠林立的蘇河灣地區。新泰倉庫西面,浩浩十萬方蘇河灣中央綠地亦將在兩年後破土而出,郭沫若詩中盛開著二十世紀黑色牡丹的蘇州河畔,被一塊塊綠色寶石暈染,連綴成市中心難得一見的磅礴自然。
連綴成揚·蓋爾理想中「能讓8歲的孩子和80歲的老人都無障礙步行的」街區,橋與水,街道與草坪,交響成一個多元多維的步行系統,形成一個可慢跑、可野餐、可賞花、可餵鴿子和放風箏的濱水空間。
記憶中生出的時髦場
開創上海風氣之先的蘇河灣地區,一直是名流雲集的潮流生活場。
誕生了中國工業史若干個第一的蘇河灣地區,一直是引領風尚的時髦場。有上海觀景臺之稱的百老匯大廈(今上海大廈),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接待各國政要及貴賓的重要場所之一,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及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訪滬時,都登臨頂層露臺,在一江一河的交匯處一睹上海芳容。
2018年,全球第二家寶麗嘉酒店與全球第六家寶格麗酒店以潮流旗艦的姿勢招展在蘇州河畔,當年名流雲集的上海總商會議事廳改造成寶格麗中餐廳;2020年,龍盛置地集團與瑰麗酒店籤約,這個讓上海期待已久的奢華酒店將佔據由Foster事務所創作的320米高塔頂部,成為蘇河灣新興綜合體的組成部分。該塔樓預計可能成為靜安區的最高建築,百年風尚流轉,蘇州河畔湧動的潮流,始終屹立在城市之巔。
華興新城效果圖
一座座奢華聖殿拔地而起,一座座滿載榮耀的歷史建築亦蝶變為藝術與潮流的生活場域:怡和打包廠變身華僑城OCT當代藝術中心;天后宮與慎餘裡則將成為網紅店、米其林餐廳與城市潮流舞臺;榮氏兄弟的福新麵粉廠亦完成華麗轉身,人文與自然在此相遇,藝術的土壤面朝歷史的天空。
福新麵粉廠實景圖
大悅城的摩天輪在河畔盛開,旋轉著引領百年的摩登與浪漫。
世界化的濱水空間,世界主義的濱河而居
它是《上海2035》規劃的中央活動區,也是上海的人居高地。
在寶麗嘉與寶格麗兩大奢華酒店之間,正對著蘇州河水,坐落著有「遠東第一公寓」之稱的河濱大樓,擁有溫水泳池、中央暖氣、冷熱水管的河畔巨宅是上海人心中的豪宅傳奇,美國哥倫比亞等電影公司都將中國辦事處設立於此。
將近一百年過去,與寶麗嘉、寶格麗、河濱大樓平行,在當年榮氏兄弟福新麵粉廠的舊址,同樣作為民族工業翹楚的龍盛集團,以4棟高層及疊加打造總體量約7萬方高端住區龍盛·福新裡,在蘇州河遍布傳奇的水岸邊,打造新一代濱河住宅範本。
龍盛·福新裡效果圖
河濱大樓由公和洋行設計,因循這座世界主義城市引領世界風潮的美學基因,龍盛·福新裡榮聚天華建築事務所、SLD梁志天設計集團、貝爾高林三大知名設計團隊,聯手著就國際都會TOP系藝術住區。
面朝一線河景,在電影、小說等藝術作品中頻頻「出鏡」的蘇州河被「納入」到住區之中。規劃上,4座建築採取錯落布局以確保更大視野飽覽一線水景;設計上,以橫向金屬窗框和大面積玻璃窗,打造有寬度的IMAX天幕,讓璀璨河景如巨幕電影般浮動在客廳、臥室等居住空間,浮動在晨曦微露的清晨與華燈初上的日暮,浮動在生活的每一個溫柔瞬間。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若沒有橋與露臺,便辜負了如同電影鏡頭般華麗的一河風景,上海大廈18樓露臺曾是各國政要俯瞰城市的打卡點,而今,同樣在北蘇州路的蘇州河畔,龍盛•福新裡將高端別墅獨有的頂層露臺設計引入高層住區,360︒頂層休閒露臺全方位賞閱波光水景。
龍盛·福新裡效果圖
根據上海「一江一河」規劃,黃浦江承擔城市客廳功能,蘇州河則更強調生活氣息——它是多元功能複合的活力城區,是尺度宜人有溫度的人文城區,是生態效益更大化的綠色城區。其中靜安區所在的東段(蘇州河河口-南北高架橋)定位為「典雅蘇州河」,呼應蘇州河建築歷史文脈,烘託海派濱河景觀走廊,打造市民休閒公園空間,成為與市民日常生活緊密關聯的濱水場所。
效果圖
歷史與潮流共榮,人文與生態同氣連枝。這片上海人的精神原鄉,在《上海2035》中央活動區與世界化濱水空間的宏圖中,重新崛起為高端人士的居住空間,一個歷經百年始終為滿城目光仰望、傳奇般璀璨的居住高地。
伴隨全球城市回歸母親河的風潮,矢志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回歸濱水而居的棲傳統。
回歸繁華開始的地方,一座城市春水初生般剔透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