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張愛玲的故鄉。厚重的歷史文化,為這座城市浸潤出迷人的多樣性。這裡摩登繁華、大氣精緻,而街角巷弄間卻又蔓延著最質樸的市井煙火氣。南京西路、靜安寺、人民廣場......上海這些熟悉的地方,見證了張愛玲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也為她的作品帶來了無盡的靈感與養分。
在這個溼潤微涼的冬日,我穿梭於上海的街角巷弄之間,試圖跟隨張愛玲的腳步,探尋往昔歲月的痕跡與韻味,還有她絢爛文字背後複雜的人生底色。
張家老宅(康定東路87號)——人生第一站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視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然而,當童年的狂想逐漸褪色的時候,我發現我除了天才的夢之外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點。世人原諒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們不會原諒我。 ----《對照記》
這座建於清末民初的仿西式建築原是張愛玲曾外祖父李鴻章給女兒的陪嫁,而張愛玲正是出生在這裡。老宅西風東漸的線條,木質窗框、紅色磚牆;目之所及,手之所觸,宛若時光倒流。
年幼時的張愛玲在這裡生活的並不快樂,「有太陽的地方使人瞌睡,陰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涼」。在這個婆姨成堆的沒落大家族裡,人如薄棉,裹在黑暗裡,湧動的卻是顆倔強之心。
在老宅裡產生的記憶也深刻影響了她日後的作品。據說,《傾城之戀》和《半生緣》這兩部巔峰之作的靈感,不少源自這座老宅。
這幢往昔的幽深老宅現已被改建成石門二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一樓的空間還特意開闢有「張愛玲書屋」,迎接「張迷」們的探訪。
本文來源:岙廬 作者: 責任編輯: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