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位核心資產又回來了,最近不乏有唱空高位股的聲音,我認為在指數走壞之前,最好不要過早下結論。
首先,市場成交非常活躍,連續7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北向資金也加速流入,說明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入市,這是牛市該有的氛圍。
不過今天成交量有所下降,後市關注成交量是否繼續縮減。
其次,新基金非常火爆,1月份剛過去三分之一,就募集了2000億資金,還有3000億資金在路上,說明市場不差錢。
市場還會繼續抱團大票,除非哪天監管層真的窗口指導,限制一部分新基金髮行,比如消費類、新能源類等,到那時有可能會出現抱團鬆動。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來講一個漲價概念——鈦白粉。
一、鈦白粉掀起新一輪漲價潮
由於鈦精礦成本上升,最近多家鈦白粉企業宣布提價,提價幅度在500元/噸左右。
2015-2019年,全球鈦白粉產量增速已降至2%,需求增速中樞為4%,供需缺口持續擴大。
目前部分廠商鈦白粉價格已超過18000元/噸,相比2020年7月,漲價幅度超過40%,已經連續7個月上漲,行業處於高景氣期。
供給端,國內鈦礦企業於12月陸續開始檢修,導致鈦礦供應減少。國內鈦白粉新增產能約40萬噸,產能爬坡有限,同時海外鈦礦產量下滑,未來產量和需求主要市場在中國。
需求端,國內鈦白粉市場進入淡季,但海外需求較好,國內廠商在手訂單較為充裕,2021年鈦白粉價格有望延續上行趨勢。
鈦白粉主要應用於建築、工業等領域塗料,塗料下遊需求主要為建築與汽車,長期保持低增速增長,短期由於疫情後經濟復甦,進入量價齊升周期。
目前主要有硫酸法及氯化法兩種製作方法,氯化法技術壁壘高,僅少數廠商掌握製造技術,新增產能有限;硫酸法主要偏向於低端市場,國內大多數企業以硫酸法為主。
二、全球鈦白粉龍頭:龍蟒佰利
國內鈦白粉核心上市資產有:龍蟒佰利、中核鈦白等,鈦精礦核心上市資產有:安寧股份、攀鋼釩鈦。
重點講一下全球鈦白粉龍頭龍蟒佰利,形成了鈦礦開採、精礦加工、鈦渣冶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鈦白粉技術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在行業低景氣的時候,公司業績和盈利能力並沒有下降,反而維持在穩定水平,體現出行業龍頭逆周期的屬性。
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9.4億元,同比增長19.52%;實現歸母淨利潤19.5億元,同比小幅下滑5.62%。
近三年毛利率維持在40%以上,淨利率維持在20%以上,遠高於行業平均值。
首先公司具備成本優勢,2019 年單噸鈦白粉毛利潤達6032元/噸,比中核鈦白歷年高約 2000 元/噸,比其他企業高約4000元/噸。
其次,具備規模優勢,目前鈦白粉產能約89萬噸(硫酸法57萬噸,氯化法32萬噸),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2021年總產能預計達到101萬噸。
同時上遊配套100萬噸鈦精礦產能,原料自給率超70%,降低鈦精礦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
國內氯化法現有產能僅54.5萬噸,產能佔比僅14%,相比海外65%的比例有很大提升空間。龍蟒佰利佔據國內氯化法近60%的產能,是國內唯一掌握大型沸騰氯化法技術的企業,具備先發優勢。
氯化法二期項目將於2021年全面達產,加上收購雲南新立鈦業,總產能達到36萬噸/年。另外,2022 年公司 20 萬噸/年氯化法產能預計投產,預計2022年產能達到56萬噸/年。
假設公司氯化法鈦白粉價格維持18000元/噸,滿產情況下可新增約15億元淨利潤,未來隨著成本的下降,盈利空間有望進一步拓展。
此外,機構預計未來公司氯化法鈦白粉對標海外價格有50%上漲空間。
龍蟒佰利2020年股價上漲114%,2021年截止到目前為止漲超20%,目前動態市盈率約30倍,作為鈦白粉龍頭,對標萬華化學,未來估值有望進一步上升,市值突破千億大關。
參考研報:國金證券《成本優勢構築護城河,鈦白粉行業未來航母》、華創證券《鈦白粉龍頭一體化擴張,憑成本優勢不懼周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作者主要是羅列上市公司的核心邏輯供投資者參考,而不是讓大家直接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