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虹分享的第124個親子教育方案
幫助更多的家庭,解決家庭教育問題
在進行收費5萬/月的一對一智慧媽媽家庭教育指導時,我發現家長在檢查孩子背誦的時候,全程都在「糾細節」,最後的結果是家長很氣憤,孩子很緊張,背誦的效果差,孩子對背誦的感受是特別的不喜歡。
一、為什麼「糾細節」檢查孩子的背誦,家長生氣孩子還特別的緊張不喜歡呢?
原因一:背誦過程中,孩子一出現錯誤家長就直接打斷糾正
孩子剛進入小學那會,我在檢查孩子背誦的時候,孩子背的斷斷續續,某句話怎麼也想不起的時候,我就準備提醒他,孩子都會急急的說「媽媽,你別說,我馬上就想起來了!」
連續幾次後,我發現孩子特別的不喜歡被打斷思路,在他卡頓的時候,我就耐心的等待,孩子努力的想出來後,這個卡頓點,再背誦的時候就會卡頓的時間越來越短。
在張彩虹新書內測群裡,有位家長反映,她每次檢查孩子背誦時,孩子在背誦的過程中,只要有錯,她就會直接打斷孩子,告訴孩子錯在哪裡了。
孩子在背誦時,本來是一邊努力的想著是什麼然後說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正高度集中、緊張的思考下一句是什麼來?下個詞是什麼來?這個時候冷不丁的被家長打斷:你這個地方背誦錯了,應該是這樣的......
被家長打斷糾正後,孩子很費力才找到感覺,想起下一句是什麼,接著繼續剛背出兩句,又被家長打斷並告訴哪裡又錯了。
等孩子被家長連續三次的打斷後,孩子本來繃緊的神經就會崩潰煩躁,後面的就會有了應付完任務之心,再也沒有了背誦的興致。如此這樣一次兩次,一年半載下來,孩子對背誦的感受就是極度的不喜歡了。
原因二:不允許有「錯字錯詞、丟字填字」,要求過於嚴格
有位家長說,在檢查孩子背誦的過程中,本著為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對於孩子背誦過程中的丟字填字,錯字錯詞是堅決不允許有的,一定要求孩子背誦的跟課文上一模一樣。
這樣要求孩子的後果是,孩子對書寫的作業完成的很好,但是只要有背誦的作業,就會感覺很痛苦,背誦起來特別的費力氣,甚至有時候,孩子會很反感的對抗家長:我就是背不過。養成消極對待背誦的習慣。
二、家長這樣「糾細節」檢查孩子背誦的壞處
壞處一:破壞了孩子對背誦的感受,孩子對背誦產生抗拒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感覺好,才會喜歡,才會有把事情做好的可能。家長在「糾細節」的檢查孩子的背誦過程中,孩子感受到的都是糾正指責,激發的是孩子的煩躁和抗拒。
久而久之,孩子背誦時耗費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他就對背誦這件事產生了抗拒排斥。當孩子對一件事產生抗拒排斥的時候,這件事就很難再做好了。
壞處二:沒有長遠的格局
背誦的本質是訓練孩子的口頭流利性,讓孩子口腔肌肉習慣去說優美的詞句,這樣才可能變的流利,自然而然的能出口成章的說出優美的詞句。
孩子習慣並積累了背誦過的大量優美詞句後,才能在寫作的過程中演講的過程中使用出來;孩子養成輕鬆背誦的能力後,才能在初中高中面對更長更難懂的文言文時,不會把這些背誦當成困難去對待。
當家長稍微把目光放的遠一點,就會抓大放小,不會因為「糾細節」而去破壞孩子對背誦的基礎感受,而是努力讓孩子喜歡上背誦愛上背誦。
壞處三:不能給孩子塑造「循序漸進越來越好的理念」
家長檢查背誦,總容易以一個錯誤也沒有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當孩子達不到這個標準就會焦慮煩躁,然後強迫孩子去做好。
這個時候家長忘記了,做任何事,都是循序漸進一步步來的,背誦也是。孩子的記憶特點是,今天晚上背誦熟練準確度能達到70%。
第二天到學校晨讀的時候,再讀幾遍後,孩子對同一個背誦內容的熟練準確度就能達到80%~90%,當老師上課檢查時再給孩子留出的熟悉準備時間,孩子熟練準確度就會更高。
家長看不到這個動態的發展,或者是不相信孩子能變好的動態的發展,就跟抓住最後一根稻草一樣,拼命的讓孩子在那個背誦作業的當下,一定要達到100%的要求。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感受到「循序漸進越來越好的理念」。當孩子有一天想去變好的時候,孩子的大腦裡就沒有這個思維認知理念,一下子成功不了或者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後,孩子就會容易放棄,而不是秉承著「循序漸進越來越好的理念」繼續努力,讓自己越來越好。
三、怎樣檢查背誦,才能讓孩子喜歡上背誦呢?
在家長檢查孩子背誦的時候,家長最不耐煩的就是,孩子剛熟讀了幾分鐘就來告訴家長他背過了。等家長檢查的時候,發現孩子根本就沒有背過,這個時候家長就有了情緒基礎,對孩子已經有了成見。
這個時候,家長如果理解了孩子短時記憶的特點,以及孩子對自己還不能有正確的評估能力後,就對孩子不會有那麼怨怒了,也不會動不動因為孩子背誦的丟三落四,而讓孩子先背誦10分鐘再檢查。
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讓孩子背誦10分鐘後再檢查,那麼孩子會用3分鐘的時間真正的背誦,但是剩餘的7分鐘基本在走神發呆的狀態。
孩子的記憶特點是,他感覺自己已經背過了,就不會再繼續專心去背誦。直至家長檢查的時候,孩子才意識到自己還有沒記住漏掉的點,再去背誦。
因為孩子的這個特點,在檢查孩子背誦的時候,就要緊湊而循環的多次重複:
第一步:先讓孩子熟讀記憶
給孩子自己熟讀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記憶背誦。
第二步:只要孩子說背過了,就開始檢查
孩子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告訴家長他記住了,要家長檢查。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明確一點就是,孩子這個時候基本沒有記住,只是熟練了一下而已。
哪怕知道孩子記不住,這個時候,也一定不要說:你再繼續熟練一會,過會再檢查。你如果這樣說這樣做了,給孩子熟練的幾分鐘,就會浪費幾分鐘,因為孩子的認知是自己已經記住了,根本不需要繼續背了,但是不能反抗家長的孩子就會在那發呆走神,白白的浪費掉那幾分鐘。
當家長有了這個基礎認知,就不會因為才剛背誦了幾分鐘,並沒有如孩子說的那樣記住了而生氣。
第三步:不打斷的讓孩子連續背誦再糾正
檢查的過程中,無論孩子背誦的多麼慢,多麼的丟句錯詞,都不要停下打斷,等孩子背誦結束再告訴孩子哪裡不對。如果家長記不住,拿張白紙夾在背誦頁,用鉛筆粗略記錄下。
第四步:給孩子再鞏固的機會
第一遍的背誦,孩子會出錯很多,家長會讓孩子繼續熟讀,這個時候不要模糊的說,再熟讀一會,而是要精準到幾遍。比如:
漏掉的句子,熟讀6-10遍只有錯字錯詞、添字丟字時,整段熟讀5遍
你只有這樣的精準要求,孩子才能全神貫注的去按照要求熟讀,否則還是會出現熟讀2分鐘,剩餘全走神的狀態。不是孩子不專注,而是孩子的記憶認知特點,讓他覺得他已經記熟練了。
第五步:繼續檢查,如果還有錯,再繼續讀3~5遍
熟讀後繼續檢查,還是全程秉承不打斷的原則,背誦結束後再一起糾正。並且再次告訴孩子,針對這幾個錯誤,繼續讀3~5遍。還有漏掉的句子,單獨拿出來,額外讀5遍這個句子。
這個「第五步」可以多次循環,針對孩子的實際背誦情況,可以重複兩到三次不等。這個過程期間,一定要在孩子身邊不離開,節奏緊湊的進行。
第六步:接著檢查,背誦的差不多後,告訴孩子再讀3遍一加深,檢查最後一遍就過關
這一遍檢查完,孩子記憶的差不多,就不要揪著細節不放,告訴孩子你再讀3遍,我檢查最後一遍,然後今天的背誦就驗收過關了。
無論前面重複幾遍,最後檢查這個3遍鞏固,一定要加深,這個時候的最後一遍的輕鬆感,會讓孩子記憶效果大增。
第七步:最後一次「收尾背誦」檢查
有的孩子前面背誦的很好,因為最後一次驗收,孩子過早的放鬆後出錯,這個時候不是孩子沒記住,而是孩子惦記心事太多。
無論孩子這次出多少錯,都要遵守約定,最後收尾。不要因為孩子一激動又漏了一句話,就跟孩子繼續再背誦,這樣後續的背誦就是不走心了,孩子的背誦效果就會很差。
如果孩子真的出現漏句錯詞,實在不放心的家長,可以在「收尾背誦」結束後,告訴孩子: 你一激動又漏掉了一句話,要不這樣吧,明天早上起來你讀2遍,然後背誦給媽媽聽好不好?看看你是不是就記住這句話了。
等孩子第二天早上讀2遍再背誦的時候,根據孩子的睡眠記憶特點,孩子第二天早上記住的熟練程度和準確度,都比前一天晚上高很多。
案例:
我在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服務時,家長在檢查四年級的孩子背誦《觀潮》的時候,孩子因為媽媽的頻繁打斷糾正,而焦急的在那懇求「媽媽,媽媽你別打斷.......」
一段課文背誦,用了二十多分鐘,並且全程家長都很氣憤,覺得孩子那麼簡單的地方也會出錯,感覺特別的生氣。孩子的感受是,很緊張很不喜歡,甚至在收拾書包的時候都是愁眉苦臉的。
第二天晚上背誦最後兩段的時候,我帶著孩子檢查背誦。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有點很緊張,每次背誦的時候,孩子特別擔心的頻頻看我的表情。
等我持續沒有打斷的檢查了孩子三次,每次都找到讚美點,狠狠的讚美孩子,並精準的告訴孩子再熟讀幾遍。
感受到我真的沒有丁點指責,只有認可鼓勵後,完全放鬆的孩子,背誦最後一段的時候,只用了3分鐘,就達到熟練的效果。然後又循環三次的重複熟讀3遍再檢查後,孩子很精準很熟練的記住這一段。
整個過程,孩子的感受都是非常輕鬆愉悅,最後興奮的跟媽媽分享,自己只用了三分鐘就背過了最後一段。
四、孩子背誦的古詩考級內容,怎樣保持孩子容易忘的長久記憶呢?
針對孩子古詩考級的故事,孩子集中背誦熟練了20首故事後,等到考級的時候又都忘記了,再重新開始,會增加記憶過程。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把已經背熟的古詩,每天讓孩子,讀一首,讀一遍。
每天一首詩,只讀一遍,循環讀。
看似不起眼的一個行為動作,卻能幫助孩子鞏固記住已經背誦過的古詩,避免孩子因為時間久而產生遺忘。這個就利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原理。
信息輸入大腦後,遺忘也就隨之開始了。信息遺忘率隨時間的流逝而先快後慢,特別是在剛剛識記的短時間裡,遺忘最快,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揭示的記憶規律,對所背誦的古詩,每天讀一首,哪怕只讀一遍,孩子也能及時進行複習鞏固,再配合學校老師給的複習背誦時間,孩子對古詩的記憶就會形成長久記憶了。
這個利用起來,一定也要針對部分內容,保證孩子很輕鬆的沒有負擔的完成。
只有保護好了孩子對背誦的基礎感受,在背誦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建立愉悅感,孩子才能真正的喜歡上背誦,愛好背誦,才能更好的面對未來初高中的教學大綱要求的大量背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