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牛雜、陳添記魚皮、恩寧劉福記雲吞麵……這些「老廣們」耳熟能詳、四散在廣州各地的市井美食,如今都能「一站式」品嘗。
7月11日夜間,位於天河路商圈的超級文和友廣州太古匯店正式揭幕。該店位於太古匯·匯坊,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經過團隊兩年的努力,以阿婆牛雜、陳添記魚皮、恩寧劉福記雲吞麵、炒螺明等為代表的25家廣州市井美食陸續進駐。
霓虹廣告牌、復古小物件、鐵柵欄陽臺……行走在超級文和友廣州太古匯店中,仿佛瞬間穿越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廣州。沉浸式的用餐體驗,也讓超級文和友在試業階段便成為全城「新晉網紅」,吸引眾多食客前來拍照打卡,一度排隊近3000桌。
來自恩寧路劉福記雲吞麵的創始人劉叔笑著說,「結識超級文和友,讓我這位年過七旬的人感覺年輕了三十歲。」
在開幕儀式上,文和友創始人文賓分享了他和廣州的故事。在他六歲時,曾跟隨姨媽生活過一段時間,暑假便被姨媽帶到廣州做生意,「那時還是完全不懂事的小孩子。對廣州,我既敬畏又感謝,因為他讓我看見了城市。」
時隔多年再來到廣州,文賓帶著他的誠意之作而來。他說,「今天,我們在廣州最貴的地段,說服了最好的合作夥伴,在這裡賣最平價的美食,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需要鼓足勇氣,花了很多時間組建團隊做城市文化、拍城市宣傳片,為街頭美食匠人拍攝紀錄片,這些並不掙錢,只是單純的希望讓這個城市變得更美好。」
在文賓看來,超級文和友登陸廣州,是希望「促進廣州街坊文化的人間煙火,可以讓忙碌的城市人有了逃離現實的空間。」
現場,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翁東華還公布了以廣州為主題的城市TVC紀錄片《ONE DAY廣州》。這部耗時兩年時間拍攝出來的紀錄片,濃縮了廣州人最日常的生活,從老城區的恬靜到新城區的快節奏運轉,新舊交替間,美食和語言成為了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紐帶,正如超級文和友所追求的老廣州生活的真實、飽滿。
作為超級文和友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表達對攤販們的敬意,超級文和友還拍攝了以街頭美食匠人們為主角的52集美食紀錄片《街頭大廚》記錄下了廣州街頭美食的另一面。
當晚,廣州文投控股也與廣州文和友餐飲文化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文化、城市建設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此外,由超級文和友和太古匯聯合主辦的《講什麼——廣州語言觀察展》也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展覽開幕儀式上,翁東華表示,食物和語言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起點,也是一個地方文化繁衍生長的根,「我們從觀察本地的食物、語言開始嘗試,花了兩年的時間,努力將廣州的市井煙火與本地食物結合在一起,讓人們可以一邊體驗場地一邊觀看展覽。」其中,太古匯展區為一個月,超級文和友展區將長達三個月。
超級文和友裡藏了哪些地道美食?
這份攻略請收好!
1A:風筒輝燒烤、御手信、信行豐燉品皇、八珍煎餃、沙灣奶牛皇后、阿婆牛雜、恩寧劉福記、荔銀腸粉、盲公丸、五羊雪糕;
1A-M:阿一豬扒、來回咖啡;
1B:永利飯店、友友檸檬水;
2A:新鬥記、姐妹美容美髮、蛇猴文具店;
2B:陳添記魚皮、鴛鴦王奶茶、炒螺明、唐氏秘制烤雞翅、得閒文身;
3A:廟前三酉;
3B:文和友臭豆腐、肥糕缽仔糕。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賓紅霞
圖片由受訪企業提供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