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叛逆,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這趟開拓眼界的旅程
造就了一名舉世聞名的革命英雄!
1951年底,年輕的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爾貝託格拉納多一起騎一輛破舊的摩託車,開始了他們第二次漫遊拉丁美洲的旅行。在這次旅行中,切格瓦拉由一個理想主義者,成長為一個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革命戰士。《摩託日記》這部電影以切的旅行日記為線索,重現了他們當年艱苦而浪漫的旅程。
「這並不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而是兩個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切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爾貝託格拉納多,在那些時刻,他們為了共同的希望和夢想在他們的旅途中奮勇前行。」他們的目標是,在四個月的時間裡,以一種順其自然的方式,穿越他們在書本中認識的拉丁美洲。。。
「親愛的媽媽,布宜諾斯艾利斯在我們後面了,在我們後面的,還有可憐的生活,以及那些教師、考試和讓人犯困的論文。在我們前面的是整個的拉丁美洲,從現在開始我們只相信我們的摩託車。。。。我希望你能夠理解我們,我們象是冒險家一樣,四周充斥著激情、欽佩和羨慕。。。」
在那個國境線上的湖邊,切深情地說:「等我們老了,不再喜歡旅行了,我們就在這個湖邊開個門診部,給每個患者都進行最好的治療。。。」
阿爾貝託:「算上我,兄弟。」
在他們的摩託車報廢之後,阿爾貝託問道:「還要繼續嗎?」格瓦拉說:「當然,因為,人生只有一次30歲。」於是,他們就開始了徒步旅行,這種方式讓他們更加接近了大地和大地上的窮苦百姓。
在跟底層人民的接觸中,他們真的變了。在智利的庫斯科這個「美洲的心臟」,他們親眼目睹了西班牙殖民者對當地文明的破壞。
在曾經創造了偉大文明的山顛之城馬丘比丘,格瓦拉問:「印加人懂天文、腦部手術,數學,但西班牙入侵者有彈藥,若換個情形,美洲今天會如何?」
順著亞馬遜河漂流而下的時候,他們看到了現實的巨大差距,有錢人乘坐設施完善的大船,而窮人只能坐由大船拖動的小草船。小船上的人很擁擠,人畜混雜,人們無言地躺在吊床上,眼光迷茫而麻木。在有錢人的娛樂聲中,格瓦拉望著那些無助的窮人,顯得無比的孤獨。
在麻風病醫院為格瓦拉舉行的小小的生日晚會上,他深情地表達了這樣的願望,他說:「雖然我們是小人物,不足以提倡這麼崇高的運動,但我們相信,這場旅途也印證了這個信念,美洲分裂成不穩定的虛幻國家,完全是假的。從墨西哥到麥哲倫海峽,我們是一個民族,為了讓我們掙脫狹隘的地方主義,我要敬秘魯,還要敬團結的美洲。。。」
這次旅行終於走到了終點,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兩個好朋友最終分別了。阿爾貝託成為一個醫生,而格瓦拉則繼續他的生命旅行。
幾年後,恩內斯託·格瓦拉改名為切·格瓦拉,前往古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為一個偉大的革命家。
切·格瓦拉所騎車型是1939年款
Norton 500 m20
中文名:《摩託日記》
外文名:《機車環遊日記,哲古華拉少年日記》
片 長:128分鐘
對白語言 :國語
拍攝時間:2002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