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地。1月9日午間,中信股份(0998.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和美國私募股權公司凱雷以約161.41億港元的總對價收購麥當勞中國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當勞中國」)全部已發行股本。收購對價將部分以現金及部分以發售新股給麥當勞附屬公司GAIL的方式結算。
收購交割後,麥當勞中國將由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該公司由中信和中信資本分別間接持有約61.54%和38.46%的股權)、凱雷和麥當勞附屬公司GAIL分別持有52%、28%和 20%股權。麥當勞中國將在交割後成為中信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中信股份掌握控股權。
中信股份是恒生指數成分股之一,系央企中信集團旗下公司。其中國和海外的業務涵蓋金融、資源、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及其他領域。雖然中信交割後將掌握麥當勞中國的控股權,但剔除中信資本股權對應的經濟利益,中信在麥當勞中國中的應佔經濟利益為32%(在考慮全部少數股東權益後),中信面對的應付收購對價約51.65億港元。
以本次交割為前提,麥當勞中國將獲得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經營麥當勞餐廳的主特許經營協議,期限二十年。新公司的管理層保持不變,而董事會將由中信、中信資本、凱雷和麥當勞四方代表構成。
麥當勞出售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股權的背景是這幾年洋快餐在中國得到的利益越來越少。以麥當勞與A股上市公司三元股份合資的北京麥當勞為例,該公司由麥當勞與三元股份各持一半股份。根據財報數據,2011年該公司營收約22.47億,淨利潤超過2.16億。但到了2015年,營業收入雖然增長到28.27億,利潤卻僅有1352萬,只剩下一個零頭;2014年還因為「福禧」變質肉事件的衝擊陷入虧損。2016年上半年麥當勞母公司將持有北京麥當勞股份全部轉讓給香港麥當勞。
人民幣匯率下跌也對麥當勞的業績造成影響。麥當勞公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匯率變動使中國和俄羅斯事業部銷售額減少約7%。截至2017年1月9日收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9355,較2014年1月末貶值14.81%。麥當勞中國地區收入壓力增加。
根據此前資料顯示,麥當勞曾在2015年5月宣布,將在2018年底之前把4000家餐廳轉為特許經營餐廳,官方數據顯示,在中國境內麥當勞就有2200家門店。下圖是麥當勞中國官網顯示的門店分布圖:
麥當勞的老對手肯德基同樣在處理中國資產,其母公司百勝中國去年9月2日,宣布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向百勝中國投資4.6億美元,與此同時,百盛中國從母公司拆分,獨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