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樓臺先得月 向陽花木易為春

2020-12-20 人民網

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朱保中心幼兒園是一所由義堂鎮政府投資創辦的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它是臨沂市市級一類幼兒園,山東省省級示範幼兒園。幼兒園佔地面積5389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戶外活動場地1670餘平方米。現擁有大、中、小15個教學班,在園幼兒400餘名,教職工52人。全體教職工秉承「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創設愛心、童心、創新的科學育人環境,為幼兒提供更多探索操作、交往合作、體驗成功、主動發展的平臺,採用集體、小組、個別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模式,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因園所80%的幼兒家長從事板材加工工作,幼兒的生活環境、社區環境都充斥著良好的地域特色;幼兒對板材的生產、加工製作以及原料物品,都有著豐富的基礎生活經驗。因此,幼兒園以本園實際為基礎,以滿足幼兒身心發展需求和園所發展特點為出發點,通過集體教研——實踐操作——總結經驗等一系列探討與研究,開發了「木頭及其衍生品在區域活動中的運用」這一原本課程,依託「板材之鄉」,打造「木文化」特色園所。

1. 原材料選擇:反覆甄選,層層把關。經過集體反覆研討,確定所選原料:安全衛生的原生態樹葉、枝條、原木、鋸末、刨花片、邊角塊木、皮子、小木棍(竹子)、3分環保板材、5分環保板材、木樁等。另外,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採購一批適宜幼兒發展的木質成品教玩具。

2. 環境創設:整體搭建,細節滲透。為了將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有效的引導與發掘,幼兒園老師拋磚引玉,協同幼兒進行幼兒園整體環境的創設,包括室內室外環境創設、幼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以及幼兒戶外活動的「木文化」創造性體驗。一方面,營造良好的園區環境渲染,將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美進行思維滲透。另一方面,探索經驗、實踐總結幼兒的可操作性,列出木材原料創作中自己遇到的困惑與需待解決的問題,集體教研中給予解決,方便後期對幼兒活動進行科學指導。

「木文化」渲染如下:一樓鋸末畫;二樓皮子畫;三樓木棍、木塊裝飾畫。整體上將園所環境進行美化的同時,園所也著重根據3-4歲、4-5歲、5-6歲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身心發育規律進行科學劃分,讓幼兒在力所能及的氛圍中使各項身體機能得到鍛鍊,體現「最近發展區」原則。

3. 材料投放和使用: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充實區角原材料,實現幼兒區域活動遊戲化操作的「六大解放」。

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探究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而且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等,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在科學益智區,幼兒利用木塊、木棍、木皮等原木載體,可以進行數量、顏色、大小、形狀的認知,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寓教於樂的遊戲環境中,數理能力得到提升。

如益智區:按照《指南》科學領域中,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係的要求,小班(3-4歲)幼兒,利用長短、粗細不同的木棍可以進行點數和簡單的排序,滿足「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長短等量方面的特點」的能力要求;中班(4-5歲)幼兒,利用木棍進行規律排序、點數等科學認知活動,滿足「能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的能力要求;大班(5-6歲)幼兒,利用木棍進行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活動,滿足「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的能力要求。

在美工區:同樣的木皮在不同年齡組,其功能用途的發揮,大有不同。小班(3-4歲)幼兒,喜歡在木皮上直接塗鴉,滿足「經常塗塗畫畫、粘粘貼貼並樂在其中」的要求;中班(4-5歲)幼兒,利用木皮可進行繪畫、裁剪、拼貼等不同功用的藝術創造,滿足「經常用繪畫、捏泥、手工製作等多種方式表現自己的所見所想」的要求;大班(5-6歲)幼兒,利用木皮可以進行更多層次的活動創造,進行有目的的繪畫,還可以自己製作拼圖等,滿足「藝術活動中能與他人相互配合和獨立表現」的能力要求。

此外,園所按照《指南》的要求,創造條件提供多種木製品大型玩具如:攀爬架、涼亭、鑽桶、雲梯架、鞦韆、攀爬繩索等,保證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小班(3-4歲)幼兒,通過走「木棍迷宮」走平衡木、等木棍材料遊戲,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中班(4-5歲)幼兒,通過玩跳竹竿、踩小高蹺等傳統體育遊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大班(5-6歲)幼兒,通過攀爬架、雲梯架,尤其是「木工坊」這一特色活動,結合錘頭、釘子、鋸板等操作用具的使用情況,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在實際操練活動中提升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與意識。

一方原木,百味童趣。朱保中心幼兒園堅持貫徹《綱要》《指南》中的環境創設與教育資源利用要求,通過依託「板材之鄉」的地域資源優勢,結合本園木製品及其衍生品的區域活動開展情況,總結了鄉鎮幼兒園自主研發玩教具的實踐經驗,走出了一條「家園互動、社區合作、專家引領」的特色發展模式,彰顯了「木文化」特色。(孟 佳)

來源:山東青年報·教育周刊

(責編:鄭浦麗、胡洪林)

相關焦點

  • 唐詩欣賞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範仲淹是宋朝時的一位政治家、文學家,他學問很好,能詩能文。他寫的《嶽陽樓記》十分著名,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範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擔任要職,也曾鎮守過地方。有一段時間,他鎮守杭州。任職期間對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薦,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晉升,大家對他都很滿意。這時候,有一個叫蘇麟的官員,因擔任巡檢,常常在外,卻一直沒有得到提拔。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清夜錄宋·俞文豹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於是蘇麟寫了一篇文章,詳細談了自己的抱負、學識以及對範仲淹的傾慕之情,同時又作了一首詩,其中兩句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範仲淹對這兩句詩十分欣賞,自然也明白了蘇麟的心思。 後來又了解到蘇麟的才華和人品都很優秀,便徵詢了他的意見和希望,終於滿足了他的要求,將他調來杭州擔任比較重要的工作。蘇麟不僅升了官,還因此而有了名氣。
  • 一天一個成語·近水樓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成語拼音】jìn shuǐ lóu tái【成語釋義】近水樓臺,漢語成語,意思是靠近水邊的樓臺能先見到月亮。【成語出處】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成語造句】1. 小明近水樓臺,頻獻殷勤,終於獲得小美的芳心。2.
  • 詭神詩話:七絕·續蘇麟斷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半生苦覓終如願,柳暗花明見海津。自註:1、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出自宋代蘇麟《斷句》,此詩因只寫二句而得名,原為蘇麟向範仲淹所獻詩,範仲淹明白其言外之意,最終將其提拔。2、斷句續寫最難,尤其是流傳千古之斷句,續寫時既要保留原斷句詩意,又要另有創新,若有升華則更佳。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對職場的我們有什麼啟示?
    詩有有兩句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表面上是寫自然現象,實際寓意是:在您身邊的人都先得到了提拔當機會,而我沒有得到重用。範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為他寫了一封推舉信,後來蘇麟也得到提升。仔細揣摩這則故事,「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如果想得到「升遷」,我想能夠得從兩個方面得到啟示:近水樓臺先得月。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憑藉此詩得以升遷
    近水樓臺先得月,下一句是「向陽花木易為春。」出自宋代蘇麟的《斷句》。這是流傳甚廣的詩句,因全詩僅此兩句,故稱為斷句。範仲淹長期在朝為官,並擔任要職,也曾鎮守過地方。在他鎮守杭州期間,對部下很寬厚。他舉賢不避親,對手下的人都根據其所長進行舉薦,不少人因而得以提拔或晉升,眾人對他都很感激。當時蘇麟因擔任巡檢,常常在外,一直未被範仲淹舉薦。也沒有機會得到提拔。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對職場的我們有什麼啟示?
    詩有有兩句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表面上是寫自然現象,實際寓意是:在您身邊的人都先得到了提拔當機會,而我沒有得到重用。範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為他寫了一封推舉信,後來蘇麟也得到提升。仔細揣摩這則故事,「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如果想得到「升遷」,我想能夠得從兩個方面得到啟示:近水樓臺先得月。
  • 詭神詩話:七絕·續蘇麟斷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半生苦覓終如願,柳暗花明見海津。自註:1、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出自宋代蘇麟《斷句》,此詩因只寫二句而得名,原為蘇麟向範仲淹所獻詩,範仲淹明白其言外之意,最終將其提拔。2、斷句續寫最難,尤其是流傳千古之斷句,續寫時既要保留原斷句詩意,又要另有創新,若有升華則更佳。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憑藉此詩得以升遷
    近水樓臺先得月,下一句是「向陽花木易為春。」出自宋代蘇麟的《斷句》。這是流傳甚廣的詩句,因全詩僅此兩句,故稱為斷句。範仲淹長期在朝為官,並擔任要職,也曾鎮守過地方。在他鎮守杭州期間,對部下很寬厚。他舉賢不避親,對手下的人都根據其所長進行舉薦,不少人因而得以提拔或晉升,眾人對他都很感激。當時蘇麟因擔任巡檢,常常在外,一直未被範仲淹舉薦。也沒有機會得到提拔。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為何能憑藉此詩升遷?
    蘇麟是範仲淹鎮守錢塘時的巡檢官,因為沒有得到範仲淹的舉薦提拔,所以寫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文早逢春」自薦,得到了升遷。皇祐元年(1049年),61歲的範仲淹由鄧州徙知杭州。這時他已是疾病纏身,但仍舊是事必躬親,薦才不倦。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為何能憑藉此詩升遷?
    蘇麟是範仲淹鎮守錢塘時的巡檢官,因為沒有得到範仲淹的舉薦提拔,所以寫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文早逢春」自薦,得到了升遷。皇祐元年(1049年),61歲的範仲淹由鄧州徙知杭州。這時他已是疾病纏身,但仍舊是事必躬親,薦才不倦。
  • 範仲淹與「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知遇之緣
    近水樓臺先得月,下一句是「向陽花木易逢春」。這句是詩人範仲淹的一位部下寫的一首《斷句》。這位部下叫蘇麟。這個寫《斷句》的蘇麟為何寫下了這樣兩句詩送給他的直屬上司範仲淹呢?這其中是有一段典故的。壹、因身居要職,擔任巡檢的蘇麟長期在外巡邏,得不到賞識。
  • 「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下半句是什麼,作者藉此加官進爵
    「近水樓臺先得月」,對於這句話我想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甚至經常會在嘴邊提到。當然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句話並不是什麼用來誇讚他人的話語,反而更多的是一種諷刺他人的話語,諷刺他人由於接近某些人或者事物而搶先獲得利益。
  • 「近水樓臺先得月」到底借問了什麼 結果又如何?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易)逢春」,這僅僅二句話的斷句詩在民間流傳,得到很多人會意的贊同。後來有人把「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為謎底,以「望江亭度中秋」為主句作成一句歇後語,即成:「望江亭度中秋」——近水樓臺先得月。
  • 範仲淹與「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知遇之緣
    近水樓臺先得月,下一句是「向陽花木易逢春」。這句是詩人範仲淹的一位部下寫的一首《斷句》。這位部下叫蘇麟。這個寫《斷句》的蘇麟為何寫下了這樣兩句詩送給他的直屬上司範仲淹呢?這其中是有一段典故的。壹、因身居要職,擔任巡檢的蘇麟長期在外巡邏,得不到賞識。
  • 人人都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可你知道它的出處嗎?
    斷句 蘇麟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想必人人都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詩,確實,這句詩在生活中已經被用爛了,我們經常能聽見有人說什麼「近水樓臺」之類的話,可是你知道這句家喻戶曉的詩的出處嗎?他反覆吟誦著詩中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的詩句,很快就懂得了蘇麟的言外之意,也為自己對他的疏漏有點懊悔,是呀!怎麼能把他忘了呢?於是很快蘇麟就在範仲淹的幫助下得到了提拔。如今看來,蘇麟的這個辦法實在是巧妙,既避開了直接向上司要求官位的尷尬,不顯得他這個人過分追求名利,而且有趣還富有詩意,所以他能夠很快再次得到升遷。
  • 「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下半句是什麼,作者藉此加官進爵
    「近水樓臺先得月」,對於這句話我想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甚至經常會在嘴邊提到。當然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句話並不是什麼用來誇讚他人的話語,反而更多的是一種諷刺他人的話語,諷刺他人由於接近某些人或者事物而搶先獲得利益。
  • 「近水樓臺先得月」到底借問了什麼 結果又如何?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易)逢春」,這僅僅二句話的斷句詩在民間流傳,得到很多人會意的贊同。後來有人把「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為謎底,以「望江亭度中秋」為主句作成一句歇後語,即成:「望江亭度中秋」——近水樓臺先得月。
  • 俗語:「近水樓臺先得月」,其實還有下半句,出處你可知道?
    俗語:「近水樓臺先得月」,其實還有下半句,出處你可知道?範仲淹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嶽陽樓記》相信大家都背過,他所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也是相當令人敬佩的。然後他就開始動筆,詩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那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下一句則是「向陽花木易為春」。表面上說的是「靠近水邊的樓臺最先被月光所照到,朝著太陽的花草樹木更容易發芽」,但是暗地裡是在向範仲淹表達另外一層意思,不要光顧著提拔眼前的官員,我蘇麟也是個人才,也要記得關注啊!範仲淹收到這首詩,看到「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立馬就明白了他想要傳達的意思了。
  • 詩人一句:「近水樓臺先得月」,你知道下一句嗎?你可以接一接!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近水樓臺先得月,卻很少去說它的下一句。這句話出自宋代的蘇麟,原句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靠近水邊的樓臺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能夠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陽光的花木,因為得到的陽光更多,因此更容易顯得生機勃勃。
  • 若不是詩詞大會,恐怕90%的人都不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下句?
    也許還能有人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讀書不覺春已深」。但是對於「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下一句可能就鮮為人知了。宋代·蘇麟《斷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詩文出自於俞文豹的《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唐,兵官皆被薦, 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公即薦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範仲淹範仲淹被朝廷重用後,對於以前跟著他的下屬,有能力的都提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