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喜歡養多肉的人是逐年增多,近幾年更是有增無減,因為這種植物的顏值高,甚至一些不常見的品種還能夠開出美麗的花朵,引人入勝,成為很多人裝飾家居環境的首選。而多肉植物總是一副胖嘟嘟的可愛模樣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與眾不同,葉子始終是單薄的觀音蓮同樣受到人們的偏愛。
主要是由於這種多肉植物輕易的就能爆滿盆,養護簡單省心,只要是避開夏季的強光直射就能安然過夏,如今正是秋老虎天氣,雖然溫度不低,但是已經對其造不成不可逆的傷害,趕快搬到室外曬太陽吧。
觀音蓮"爆頭"了(觀音蓮長出很多的蓮花頭),有些花友嫌棄其太多了,分散出大量的營養物質,會給予植株造成根基上的傷害,因此就不得不忍痛將其捨棄,剪乾淨。
其實沒有必要,只要我們事先就將這些枝頭使用乾淨的剪子等斜剪掉,這樣就能分株移栽成為新生的株苗,剪掉一個就插一個,這些枝頭是沾土就活。再跟著學一招就能順利地完成分株的過程,得到滿意的結果,一顆觀音蓮就能一下子冒出10個苗。
對於多肉植物來說,太陽是讓它們順利獲取足量養分的一種途徑,並不是一定要太陽光,一旦外界的光照過於強烈人,會灼傷枝葉的情況下,就不用曬太陽,而是使用可調式的補光燈,既能補充足夠的光照還能一定程度上驅走蚊蟲。
注意:每天保證觀音蓮4到6個小時的光照最好。春秋時節直接採取全日照。而剛剛修剪下來的,還是要遮陰防曬,降低新陳代謝,置於陰涼通風處插到溼潤肥沃的土壤中,等到生根長出健壯的新葉後方可移到室外。
另外,我們在栽種的過程中,還是要注意造型,可以搭配上其他的多肉植物或者配飾做成好看的景觀,打造成獨一無二的多肉盆景。而土壤的消耗也是多年種植多肉植物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春秋時節溫度適宜,也不會太冷太熱,等到過了秋老虎天氣就可以著手準備換盆事宜。需要我麼自配土壤,使用上大顆粒蛭石、珍珠巖等鋪墊在花盆的底部和上方,這樣下方促進排水透氣,上方就能有效地緩解水分揮發。
中間的土壤層可以使用普通的園土和腐葉土,對半摻雜,這樣混合均勻後即能鎖水,還能增添營養,同時半個月施加一次的液態肥,刺激觀音蓮茁壯成長。而具體的使用劑量可以根據短時間內觀音蓮的生長狀況隨時調整。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