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援手託起雷神山

2020-12-25 瀟湘晨報

2月8日晚上8時,武漢雷神山醫院收治第一批轉運過來的新冠肺炎患者,之前已經入駐的第一批醫療隊也將開展相關的救治工作。圖為武漢雷神山醫院全景。

荊楚,一場阻擊疫魔的決戰全面展開。

繼火神山醫院之後,雷神山醫院2月8日投用,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阻擊疫魔,增添新利器。

火神山醫院10天交付,體量更大的雷神山醫院,歷時10餘天投用。

新落成的雷神山醫院佔地328畝,是火神山醫院的3倍多;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是火神山醫院的2倍多;設置病床1600張,是火神山醫院的1.6倍……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個情節:被困的龍族取下各自身上最硬的龍鱗,為敖丙煉成萬龍甲,以圖解困全族。

雷神山建設期間,記者多次深入施工現場,零距離感受祖國四面八方力量源源匯入,演繹出現實版感人的「造鱗」故事。

跟時間賽跑——

兩座醫院「雙線作戰」

疫情來勢兇猛。

武漢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開建火神山醫院後,決定半個月之內再建一座「小湯山」,定名雷神山醫院,選址江夏區黃家湖畔。

戰時狀態,緊急動員,各方急行軍進場。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漢市城建局接到命令,立即組建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指揮部。

指揮部迅速敲定:由中南建築設計院設計,武漢地產集團作為建設期業主組織建設,中建三局以總承包方式承建。

1月26日,設計總體方案完成。

中南建築設計院接到任務後,迅速調集在漢精銳力量,組成40餘人的項目團隊,全力以赴投入戰鬥:現場踏勘、商討方案、完善修改……40個小時,拿出第一版施工圖。

疫情嚴峻。多一張病床,就多一分治病救人的希望!

被寄予厚望的雷神山醫院,圖紙不斷擴容,設計改了又改:建築面積從5萬平方米增加到7萬平方米,再到近8萬平方米;床位從1300張增加到1500張,再到1600張。總體規模,「雷神山」遠超「火神山」,工期卻與之相當。

1月27日,展開大規模施工。

武漢地產集團雷神山醫院建設指揮部成立,下設設計、工程、質量安全、財務審計、綜合協調等小組,並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突擊隊。中建三局旗下一公司、基建投公司、綠投公司紛紛集結,立下「軍令狀」,分別承擔各功能區施工任務。兵團作戰,分類施工,迅速打開局面。

黃家湖畔,寒風凜冽,施工現場卻熱火朝天。

長江以北,知音湖畔,火神山醫院也在跟時間賽跑。

兩座醫院同步建設,意味著「雙線作戰」,難度可想而知。

尤其不利的是,正值春節期間,工人返鄉,工廠休假,如何調集大批工人?如何調運物資材料?

武漢地產集團雷神山醫院建設指揮部現場指揮長馮偉說:「必須聯動作戰!必須集結力量!」

武漢市城建局介紹,現場成立武漢市城建局、武漢地產集團、中建三局以及分包單位多級指揮作戰系統。各參建單位高效聯動,無縫對接,市政配套單位全天候服務,為施工高效推進提供保障。

廣發「英雄帖」——

一呼百應八方來援

2月8日晚上8時,武漢雷神山醫院收治第一批轉運過來的新冠肺炎患者,之前已經入住的第一批醫療隊也將開展相關的救治工作。圖為醫護人員從醫院大門走過。

為解決人員不足,指揮部發動各參建單位廣發「英雄帖」,頃刻間,一呼百應、八方來援:

全國優秀農民工潘雲德來了。

潘雲德,湖北中能浩天建築工程公司副總經理,1月25日晚得到消息,逐個給工友及其家屬打電話,對於他們的擔心和顧慮,解釋了一遍又一遍。26日中午,他帶領40多人的隊伍,分乘一輛大巴2輛小車,趕到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隨即投入施工。

湖北省道德模範葛天才來了。

葛天才,武漢萬中宏業建設工程公司董事長,1月25日晚接到通知,火速組織70名砌築抹灰工趕來,連夜施工。當時的任務,是在運動員餐廳內緊急搭建貝雷梁支架,在此基礎上安裝板房。施工現場位於室內,機械設備有限,工人們站成一排,齊心協力抬起工字鋼。

武漢「大城工匠」劉軍安來了。

劉軍安先在火神山鏖戰,接到任務轉戰雷神山。作為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崗負責人,他帶領35名黨員奮戰一線,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3棟板房外牆拼裝,為後續作業面贏得寶貴時間。

紅安青年黨員詹時美來了。

「國家需要,我們就要出手!」2月3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見到詹時美時,他正在安裝板房。詹時美今年35歲,來自紅安縣永佳河鎮,1月26日接到通知後,當即聯繫另外5名工友,次日一大早結伴出發,中午趕到工地。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施工現場圖片,獲得70多個贊。「我和父親都是共產黨員,父親特別支持我,母親有點不放心,我沒有猶豫!」

截至2月4日,共有1025名建設管理人員、7906名施工人員參與會戰。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上人氣越來越旺,意味著在這場與疫魔的對戰中,人們的底氣越來越足。

搭建「安全島」——

緊缺物資全國總動員

隨著建設快速推進,物資供應捉襟見肘,多級指揮作戰系統高效運作,緊缺物資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運來。

板房拼裝材料組織困難,中建三局調動全國各地資源,3000多個貨櫃板房快速運到。工地外側的黃家湖大道上,拖著各種材料等待入場的運輸車綿延數公裡。

醫院建設需要提前埋設大量管件。接到供管需求當晚,新興際華集團旗下新興鑄管公司將近60種規格的各類管件運抵施工現場,公司也進入臨戰狀態,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

中國物資儲運漢口分公司保障鋼材供應,累計運送鋼材近千噸。武漢誠通鋼鐵貨場應湖北省交投集團要求,向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運送鋼材80噸。

經過兩天兩夜、近2000公裡長途跋涉,招商局集團所屬中國外運將價值2700萬元的CT機和線上醫療監護設備運抵武漢,設備安裝團隊克服現場簡陋卸貨條件,5小時內完成工程協調、設備就位、物理連接等任務。

為解決一線施工人員不定期用餐需求,中糧集團旗下大悅城控股黨員先鋒隊將方便食品運抵建設工地。蒙牛捐贈的牛奶等物資,也同時抵達。

截至雷神山醫院移交,共有1500餘臺挖掘機、吊車等機械設備投入施工,3000餘套箱式板房、3300套機電運抵安裝。

它們就像一顆顆螺絲釘、一個個零部件,緊密扣在一起,迅速搭建起一座阻擊疫魔的「安全島」。

增援「雷神山」——

央企送來「最硬的鱗」

2月7日下午,宜昌土城路4號,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六建設有限公司大院裡,18名突擊隊員在請戰書上簽名、摁手印,隨即登車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

這是該公司緊急派出的第二批馳援隊伍,均為基層單位經驗豐富的焊工,將參與雷神山醫院醫用管道安裝。從接到任務,到登車出發,只用了6個小時。

10餘個晝夜,雷神山醫院飛快生長,一個小時一個樣。

武漢市城建局負責人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得益於央企強大的動員能力與管理能力。

「全村的龍把最硬的鱗給你。」這是網友的評價。

中建商砼武昌廠、五裡界廠,負責雷神山醫院混凝土供應。大年初三中午12點,第一車混凝土發往雷神山。截至2月8日上午,澆築混凝土約1.24萬立方米。

中國中鐵鏖戰火神山後,繼續增援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們顧不上休息,重新組建一支突擊隊。

作為保電供電單位,國家電網、中國華電全力出擊。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組建18人的「雷神山供電保障專班」和22人的應急基幹隊伍,對醫院供電設施開展24小時巡查,及時處理各類突發狀況。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紛紛開展應急突擊,鋪設光纜、開通基站,實現信號全覆蓋、高清現場直播。

中國鐵塔「雷神山突擊隊」施工團隊連續作戰,與3家運營商聯合查勘,改造1座地面基站,新建1座樓面基站。

中國電科通過遠程技術支持調整任務命令,規劃高分七號衛星在軌測試,及時準確保障醫院建設中的遙感任務。

中國石化開始向雷神山醫院供氣,每天供應天然氣500-800立方米。

施工方中建三局一公司黨委書記吳紅濤介紹,與火神山醫院一樣,雷神山醫院採用行業最前沿的裝配式建築技術,採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最大限度地採用拼裝式工業化成品,大幅減少現場作業工作量,大大壓縮工期,實現效率最大化。

這個春節,不少網友通過網絡直播時刻關注火神山、雷神山施工現場,並自稱「監工」,最多時1億人在線。而這一盛況的實現則是基於5G直播技術的應用。

挖掘機大軍及建築工人晝夜不停,物資源源不斷輸送至武漢。有網友感嘆,「整個國家都為這場戰鬥做準備,速度不可思議!」

得知醫院建設速度之快,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1月31日曾在日內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種動員。」

【來源:湖北日報視頻】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九信中藥集團·上醫館緊急馳援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藥預防方
    2月2日上午,九州通旗下九信中藥集團•上醫館向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緊急捐贈一批中藥預防方。這些為加強雷神山醫院一線建設者的身體健康而準備的預防方,來源於《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中的兩個中藥預防方,其中,中藥預防方(二號方)藥液包和中藥預防方(一號方)中藥飲片,總價值13萬元。
  • 「八朵金花」轉戰雷神山
    「八朵金花」通過視頻連線醫院。王雁/攝3月20日,遼寧電力中心醫院馳援武漢的八名女護士都沒有任務,難得有時間聚齊的「八朵金花」,與家鄉瀋陽視頻連線。這也是她們完成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工作,轉戰雷神山醫院以後,首次集體向單位「報告」。
  • 火神山,雷神山,名字背後的奧秘
    在這半年時間裡,最讓國人記憶深刻的,除了全民禁足和八方馳援外,可能就是在十餘天內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這兩座臨時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快速建成,不但充分展示了基建狂魔的魔性,體現了以人為本、人命關天的治國理念,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火神山和雷神山這兩個名字也給中國的戰疫鬥爭平添了幾分神秘感。
  • 再戰雷神山!鑄造「生命安全島」
    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一直燈火通明,緊急調度會又作出一個重大決定:半個月之內在武漢市江夏區黃家湖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疫情如火,迫在眉睫。中建三局責無旁貸,再次請纓迎戰,牽頭再戰雷神山,開啟火神雷神「兩線作戰」。黃家湖畔,又一場家園保衛戰、疫情阻擊戰、建設大會戰打響。
  • 中建兵團決勝武漢雷神山
    來源:經濟日報圖片說明:1、2、雷神山醫院2月4日航拍 (經濟日報記者 高興貴)3、雷神山項目黨旗飄飄(中建集團供圖)4、5、6、雷神山項目施工現場(中建集團供圖)7、位於武漢雷神山醫院醫技樓的檢驗科室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解讀雷神山「砝碼」背後的故事
    2月8日,在千萬網友的"雲監工"之下,32個病區、1500張床位,借鑑"小湯山"模式的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並接收第一批患者。12天不舍晝夜的艱苦奮戰,又一座護佑人們生命健康的"安全島"建成,這無疑將極大緩解武漢疫情防控帶來的壓力。
  • 中國聯通聯合央視網開通火神山、雷神山實時直播
    在火速開通火神山、雷神山醫院3G、4G、5G網絡,全力保障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通信服務的同時,中國聯通技術團隊加班加點,在寒夜中,僅用了4個多小時就打通了火神山基站至央視平臺網絡線路。隨後,火神山、雷神山兩處工地現場同步部署,攝像頭調試、現場布線、視頻連線、直播測試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迅速實施。
  • 「兩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中建三局承擔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2月2日、6日,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先後交付以來,「兩山醫院」實現高效運轉。截至4月1日,火神山醫院累計治癒出院患者達2766名,截至4月4日,雷神山醫院患者不足70人。武漢疫情防控形勢一天天好轉,但在「兩山醫院」裡,忙碌的腳步從不曾停歇。
  • 鏖戰雷神山
    從接到通知到報名集結,再到抵達1800公裡之外的抗疫最前沿,來自大連醫科大學、錦州醫科大學和全省14個市醫療機構的遼寧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醫療隊,最快的僅用4個小時即完成集結;從命令發出到全員抵達武漢完成部署,僅用不到24小時;從踏進雷神山醫院,將空蕩蕩的A13病區建成達標並率先實現接診,不到72個小時;從第一個病區接診,再到接管的17個病區全面接收患者,只用7天時間。
  • 雷神山不眠夜:施工現場的「絕命後衛班」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4日電(付玉梅)2月14日,王英傑在雷神山施工現場經歷了一個特殊的情人節。他是雷神山醫院四區弱電安裝團隊安防協會三組和精一聯匠組的組長,正帶著40多名工人奮戰在雷神山的最後一個交付工程。投入使用已過8日,雷神山施工現場仍不眠。
  • 15張圖,15句話,中建集團建設者熱血鏖戰雷神山!
    面對突襲的疫情數千人在危難時刻挺身「國家使命」義無反顧衝鋒在前從1月27日正式開工到今天燈火不熄的雷神山工地上中建集團建設者晝夜鏖戰,與疫魔競速15張圖,15句話帶你走進他們的故事!
  • 揭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背後的「中國力量」
    2月20日,武漢雷神山醫院開放所有床位,全力收治病人。這是2月18日首批兩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之後,雷神山醫院迎來的重大節點。在此之前的2月13日,火神山醫院首批七名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已痊癒出院。目前,這兩座醫院已成為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戰場」。
  • 他們創造了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的奇蹟!
    「與雷神山醫院相伴,永生難忘!」4月15日晚,中建三局員工章幹抑制不住一整天激動的心情,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從建設到維保,他在雷神山醫院戰鬥了79天。當天上午,雷神山醫院舉行休艙儀式,站在建設者代表隊伍裡,驕傲和自豪從章幹的內心深處升騰:「時間作證,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 七個雷神山建設者的故事讓人淚目
    武漢雷神山醫院與2月8日正式交付使用,並將收治首批患者。雷神山醫院展現出的「中國速度」,令舉世矚目。令人震撼的奇蹟背後,是一批批可敬可愛、樸實擔當的逆行者,他們用奉獻搭造生命的橋梁,義無反顧投身到這場防疫大戰中。下面,讓我們通過7則「小事」,一起揭秘雷神山奇蹟的故事。與疫情賽跑,只為鞏固「生命防線」。
  • 雷神山,給我們留下的感動和力量!|雷神山|醫護人員|肖藝九|中建三...
    十天時間,緊急建成1月25日,中國鐵塔5天迅速完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基站建設,架設通信線,打通生命線。劉明明 攝1月30日,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來自中建三局的工人在加緊施工(無人機拍攝)。肖藝九 攝中建施工人員在雷神山醫院病房區進行排水管路施工。 李建國 攝1月30日,雷神山醫院HDPE膜鋪全面完成。
  • 安徽廣德:有一群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設者
    2月2日,當家人吃過午飯,圍著炭火,用手機關注著全國的疫情最新消息時,陳璐的手機接到了公司發的消息:「同志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公司亟需人員前往武漢雷神山醫院援建,有沒有願意一起去!」正在猶豫著要不要跟家人說這件事,和陳璐同在一個公司的堂哥陳文勝和陳文武便來到家裡,短短的幾分鐘會面,他們下定決心,「一起去武漢」。
  • 絲寶集團與雷神山——櫻花的約定
    絲寶集團與雷神山——櫻花的約定3月的武漢,櫻花依舊絢麗盛開,但這樣的美景也因為疫情而顯得格外珍貴與不同;美景背後,一線醫護人員仍在負重前行!在這個櫻花盛開的3.8婦女節裡,有千千萬萬個她們撐起了戰疫半邊天!面對疫情她們勇敢逆行,義無反顧;脫下戰衣,她們也是母親、妻子、女兒......口罩或壓痕,都阻擋不了她們的美!
  •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雷神山醫院,功成有我!
    又是一場與疫魔的極限競速,如果你在現場,就會看到,一呼百應、八方來援的施工現場,建設者們累了就靠在路邊睡會兒,餓了就隨便應付兩口,得知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急需用人,就想著一個人去,但另一個人肯定不放心,乾脆我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