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晚上8時,武漢雷神山醫院收治第一批轉運過來的新冠肺炎患者,之前已經入駐的第一批醫療隊也將開展相關的救治工作。圖為武漢雷神山醫院全景。
荊楚,一場阻擊疫魔的決戰全面展開。
繼火神山醫院之後,雷神山醫院2月8日投用,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阻擊疫魔,增添新利器。
火神山醫院10天交付,體量更大的雷神山醫院,歷時10餘天投用。
新落成的雷神山醫院佔地328畝,是火神山醫院的3倍多;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是火神山醫院的2倍多;設置病床1600張,是火神山醫院的1.6倍……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個情節:被困的龍族取下各自身上最硬的龍鱗,為敖丙煉成萬龍甲,以圖解困全族。
雷神山建設期間,記者多次深入施工現場,零距離感受祖國四面八方力量源源匯入,演繹出現實版感人的「造鱗」故事。
跟時間賽跑——
兩座醫院「雙線作戰」
疫情來勢兇猛。
武漢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開建火神山醫院後,決定半個月之內再建一座「小湯山」,定名雷神山醫院,選址江夏區黃家湖畔。
戰時狀態,緊急動員,各方急行軍進場。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漢市城建局接到命令,立即組建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指揮部。
指揮部迅速敲定:由中南建築設計院設計,武漢地產集團作為建設期業主組織建設,中建三局以總承包方式承建。
1月26日,設計總體方案完成。
中南建築設計院接到任務後,迅速調集在漢精銳力量,組成40餘人的項目團隊,全力以赴投入戰鬥:現場踏勘、商討方案、完善修改……40個小時,拿出第一版施工圖。
疫情嚴峻。多一張病床,就多一分治病救人的希望!
被寄予厚望的雷神山醫院,圖紙不斷擴容,設計改了又改:建築面積從5萬平方米增加到7萬平方米,再到近8萬平方米;床位從1300張增加到1500張,再到1600張。總體規模,「雷神山」遠超「火神山」,工期卻與之相當。
1月27日,展開大規模施工。
武漢地產集團雷神山醫院建設指揮部成立,下設設計、工程、質量安全、財務審計、綜合協調等小組,並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突擊隊。中建三局旗下一公司、基建投公司、綠投公司紛紛集結,立下「軍令狀」,分別承擔各功能區施工任務。兵團作戰,分類施工,迅速打開局面。
黃家湖畔,寒風凜冽,施工現場卻熱火朝天。
長江以北,知音湖畔,火神山醫院也在跟時間賽跑。
兩座醫院同步建設,意味著「雙線作戰」,難度可想而知。
尤其不利的是,正值春節期間,工人返鄉,工廠休假,如何調集大批工人?如何調運物資材料?
武漢地產集團雷神山醫院建設指揮部現場指揮長馮偉說:「必須聯動作戰!必須集結力量!」
武漢市城建局介紹,現場成立武漢市城建局、武漢地產集團、中建三局以及分包單位多級指揮作戰系統。各參建單位高效聯動,無縫對接,市政配套單位全天候服務,為施工高效推進提供保障。
廣發「英雄帖」——
一呼百應八方來援
2月8日晚上8時,武漢雷神山醫院收治第一批轉運過來的新冠肺炎患者,之前已經入住的第一批醫療隊也將開展相關的救治工作。圖為醫護人員從醫院大門走過。
為解決人員不足,指揮部發動各參建單位廣發「英雄帖」,頃刻間,一呼百應、八方來援:
全國優秀農民工潘雲德來了。
潘雲德,湖北中能浩天建築工程公司副總經理,1月25日晚得到消息,逐個給工友及其家屬打電話,對於他們的擔心和顧慮,解釋了一遍又一遍。26日中午,他帶領40多人的隊伍,分乘一輛大巴2輛小車,趕到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隨即投入施工。
湖北省道德模範葛天才來了。
葛天才,武漢萬中宏業建設工程公司董事長,1月25日晚接到通知,火速組織70名砌築抹灰工趕來,連夜施工。當時的任務,是在運動員餐廳內緊急搭建貝雷梁支架,在此基礎上安裝板房。施工現場位於室內,機械設備有限,工人們站成一排,齊心協力抬起工字鋼。
武漢「大城工匠」劉軍安來了。
劉軍安先在火神山鏖戰,接到任務轉戰雷神山。作為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崗負責人,他帶領35名黨員奮戰一線,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3棟板房外牆拼裝,為後續作業面贏得寶貴時間。
紅安青年黨員詹時美來了。
「國家需要,我們就要出手!」2月3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見到詹時美時,他正在安裝板房。詹時美今年35歲,來自紅安縣永佳河鎮,1月26日接到通知後,當即聯繫另外5名工友,次日一大早結伴出發,中午趕到工地。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施工現場圖片,獲得70多個贊。「我和父親都是共產黨員,父親特別支持我,母親有點不放心,我沒有猶豫!」
截至2月4日,共有1025名建設管理人員、7906名施工人員參與會戰。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上人氣越來越旺,意味著在這場與疫魔的對戰中,人們的底氣越來越足。
搭建「安全島」——
緊缺物資全國總動員
隨著建設快速推進,物資供應捉襟見肘,多級指揮作戰系統高效運作,緊缺物資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運來。
板房拼裝材料組織困難,中建三局調動全國各地資源,3000多個貨櫃板房快速運到。工地外側的黃家湖大道上,拖著各種材料等待入場的運輸車綿延數公裡。
醫院建設需要提前埋設大量管件。接到供管需求當晚,新興際華集團旗下新興鑄管公司將近60種規格的各類管件運抵施工現場,公司也進入臨戰狀態,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
中國物資儲運漢口分公司保障鋼材供應,累計運送鋼材近千噸。武漢誠通鋼鐵貨場應湖北省交投集團要求,向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運送鋼材80噸。
經過兩天兩夜、近2000公裡長途跋涉,招商局集團所屬中國外運將價值2700萬元的CT機和線上醫療監護設備運抵武漢,設備安裝團隊克服現場簡陋卸貨條件,5小時內完成工程協調、設備就位、物理連接等任務。
為解決一線施工人員不定期用餐需求,中糧集團旗下大悅城控股黨員先鋒隊將方便食品運抵建設工地。蒙牛捐贈的牛奶等物資,也同時抵達。
截至雷神山醫院移交,共有1500餘臺挖掘機、吊車等機械設備投入施工,3000餘套箱式板房、3300套機電運抵安裝。
它們就像一顆顆螺絲釘、一個個零部件,緊密扣在一起,迅速搭建起一座阻擊疫魔的「安全島」。
增援「雷神山」——
央企送來「最硬的鱗」
2月7日下午,宜昌土城路4號,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六建設有限公司大院裡,18名突擊隊員在請戰書上簽名、摁手印,隨即登車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
這是該公司緊急派出的第二批馳援隊伍,均為基層單位經驗豐富的焊工,將參與雷神山醫院醫用管道安裝。從接到任務,到登車出發,只用了6個小時。
10餘個晝夜,雷神山醫院飛快生長,一個小時一個樣。
武漢市城建局負責人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得益於央企強大的動員能力與管理能力。
「全村的龍把最硬的鱗給你。」這是網友的評價。
中建商砼武昌廠、五裡界廠,負責雷神山醫院混凝土供應。大年初三中午12點,第一車混凝土發往雷神山。截至2月8日上午,澆築混凝土約1.24萬立方米。
中國中鐵鏖戰火神山後,繼續增援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們顧不上休息,重新組建一支突擊隊。
作為保電供電單位,國家電網、中國華電全力出擊。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組建18人的「雷神山供電保障專班」和22人的應急基幹隊伍,對醫院供電設施開展24小時巡查,及時處理各類突發狀況。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紛紛開展應急突擊,鋪設光纜、開通基站,實現信號全覆蓋、高清現場直播。
中國鐵塔「雷神山突擊隊」施工團隊連續作戰,與3家運營商聯合查勘,改造1座地面基站,新建1座樓面基站。
中國電科通過遠程技術支持調整任務命令,規劃高分七號衛星在軌測試,及時準確保障醫院建設中的遙感任務。
中國石化開始向雷神山醫院供氣,每天供應天然氣500-800立方米。
施工方中建三局一公司黨委書記吳紅濤介紹,與火神山醫院一樣,雷神山醫院採用行業最前沿的裝配式建築技術,採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最大限度地採用拼裝式工業化成品,大幅減少現場作業工作量,大大壓縮工期,實現效率最大化。
這個春節,不少網友通過網絡直播時刻關注火神山、雷神山施工現場,並自稱「監工」,最多時1億人在線。而這一盛況的實現則是基於5G直播技術的應用。
挖掘機大軍及建築工人晝夜不停,物資源源不斷輸送至武漢。有網友感嘆,「整個國家都為這場戰鬥做準備,速度不可思議!」
得知醫院建設速度之快,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1月31日曾在日內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種動員。」
【來源:湖北日報視頻】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