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淡風輕,傍花隨柳」,大師筆下的春天,有著無窮的韻味

2020-12-24 詩詞與文學

北宋有這麼一位大咖,就連大名鼎鼎的朱熹,都繼承和發展了他的思想體系,他就是北宋的哲學家、教育家,也是北宋理學的奠基者——程顥。程顥有一個小他一歲的弟弟程頤,兄弟倆師承寫有《愛蓮說》的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

有著如此成就和深遠影響的程顥,還為後人留下了七十餘篇詩文,品讀他的詩作,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這位大咖淵博的學識,恬淡沉穩的性情,以及胸襟遠大的君子之風。

春日偶成宋代:程顥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程顥在陝西為官的某年,趁閒暇之時,去郊外春遊,寫了一首《春日偶成》,此時的程顥放下忙碌的工作和枯燥的理論研究,步入大自然春天的懷抱,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小詩。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雲彩淡淡的在天上遊走,春風若有若無的吹拂,此時已經快到正午了,作者欣賞著明媚的春光,傍著花,隨著柳,順著河岸漫步。作者終於可以離開案牘,輕鬆愉悅的享受一下春日的美景。

這兩句詩作者即景而作,「雲淡風輕」「傍花隨柳」,作者悠閒漫遊,用樸實的詞彙,寫出了春日的明媚色彩和勃勃生機,詩人行在畫中,自得其樂,優哉遊哉。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詩人觀賞著怡人的春色,自是會生發出些許感慨。這兩句中的「將謂」:指就以為。作者覺得,其他人是不了解我在這個時候,是有多麼的開心和快樂的,說不定以為我忙裡偷閒,去學貪玩的少年呢。

我們可以從最後這兩句詩中,感受到作者苦心研究學問之外,走進大自然,欣賞著春花綠柳,感受著春日暖陽的放鬆,但作者所處的時代是個閉塞而扼殺人性的封建社會,似乎一個長者就應該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不能如作者一樣去自在的踏青賞春。

程顥的《春日偶成》,前兩句寫風和日麗的春日美景,後兩句寫作者徜徉在大好春光裡分外愉悅的心情。詩句樸素流暢,情感真摯自然,出自一代理學大師筆下,自是暗含對人生的深刻理解,更添回味無窮的意蘊。

相關焦點

  • 詩詞攝影,如何還原「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的畫面?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出自於北宋教育家程顥的《春日偶成》。全文如下——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天將正午。天上飄著淡淡的雲,耳畔吹著輕輕的風。我在紅花綠柳之間穿行,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前面的河邊。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其他人並不能夠體會到我此時內心的歡愉,他們還以為我在學少年郎忙裡偷閒呢!
  • 程顥最著名的古詩,筆下有宋詩中最美的春天,開篇4個字神來之筆
    古典詩詞當中,人們對於春天都有一種特殊的讚美。因為春天消解了冬日的嚴寒,因為春天帶給這世間美好的景象。大地回春,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勃勃。對於詩人來講,這就是自然界所賦予的特殊的詩意。因為和大自然大地回春的景象相一致,人的身體和心靈都在這個春天得到的最大程度的釋放,這就是詩人們最常談到的詩意之境。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古詩,堪稱是宋詩中最有詩意的春天,開篇4個字調換一下順序就是一個成語,很是亮眼。
  • 雲淡風輕,武靈叢臺。
    > -悠悠歲月變遷,「邯鄲」作為地名,卻三千年沿用不改,這在華夏九州中獨一無二; 趁著假期,驅車去到邯鄲城,來探知千年歷史的痕跡; 紫山鬱郁,滏水涓涓,濃麗春日,漫步在記載了「將相和」的千古佳話的回車巷,徜徉於端莊巍峨的武靈叢臺; 此中恰有詩意:「雲淡風輕近午天
  • 紅得實在好看,三位畫家筆下的櫻桃,各有韻味
    紅得實在好看,三位畫家筆下的櫻桃,各有韻味。01胡絜青作為現代著名的女性國畫畫家,胡絜青筆下的櫻桃有著姿態周正、恬淡清雅的氣質,她用色較為謹慎,在色彩的利用上有著濃淡02齊白石齊白石作為我國近現代的國畫大師,其作品有著十足的個性韻味。他的畫作題材異常豐富,在展現櫻桃形象上也有著出眾的真實感。
  • 雲淡風輕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雲淡風輕,微風輕拂,浮雲淡薄。形容天氣晴好。亦作「風輕雲淡」。出自:宋 程灝《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近義詞有:風輕雲淨、風輕雲淡,雲淡風輕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天氣。
  • 《雲淡風輕》|不只是對天氣的描述;還蘊含「恬淡」的生活態度
    《春日偶成》是這樣描寫「雲淡風輕」的:「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雲淡、風輕、花紅、柳綠,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一幅多麼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處這宜人的景色,詩人完全陶醉了。可是誰知道我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我像年輕人一樣偷閒貪玩呢!
  • 國畫配詩,春天在大師筆下嫋嫋生香
    來源:國學魅力▲ 吳冠中《春》三月,是春天的季節,一息一動在人們眼中都擁有動人的詩意▲ 吳冠中《春》大師筆下的春天,鋪紙舒眉,落筆妍笑,希冀在這一份閒適的閱讀中,能尋獲一絲半縷的靈感,感受到盎然的春趣。
  • 理學大師程顥春日郊遊即景生情,寫下一首唯美的詩,無一字不抒情
    宋朝理學大師程顥的這首《春日偶成》,則又是以另一種方式來表達,通篇美得猶如一幅畫,沒有了以往的悲傷,寫得很唯美,並且無一定不抒情,同時還融入了理學思想,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如此唯美的詩作,其實是比較少見,只有像程顥這種理學大師,會有那種閒情逸緻。
  • 文化|且等春歸來,大師筆下的花
    文化|且等春歸來,大師筆下的花 2020-02-2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畫裡的春天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春天的江南,雲淡風輕,一名高士外出春遊,享受著「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的春景。高士的衣袖觸動了野花,野花輕揚飛舞,驚動了原本在鳴唱的鳥兒,這顯示出畫中的詩情是由南宋寧宗楊皇后的題詩轉化而來。鳥語花香春意盎然而又顯得閒適恬靜的畫面氣氛,是文人內在修養和心理活動的生動寫照,是對春天來臨所喚起的生命之美的讚嘆。《春夜洛城聞笛》這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或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遊洛城(即洛陽)時所作。
  • 臥龍崗沒有諸葛亮,卻有著雲淡風輕的冬日暖陽
    乘火車從雪梨到臥龍崗看海,享受雲淡風輕的冬日暖陽。此臥龍崗非彼臥龍崗,是距離雪梨不遠的一個海濱城市。接近中午,陽光燦爛千千暖陽,海鷗在淺水灣嘰嘰喳喳爭搶著食物。話說臥龍崗距離雪梨約80公裡車程,人口約30萬,是新南威爾斯州第三大城市,火車過來非常方便。
  • 油畫大師們筆下的女神,氣質迷人!
    油畫大師們筆下的女神,氣質迷人!色彩是藝術創作的生命力,也是藝術創作的主要載體和藝術表現形式。色彩在油畫作品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也是畫家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在油畫作品中,色彩能與觀賞者和藝術家產生情感的共鳴,也能給觀賞者帶來強有力的視覺享受和美的體驗。
  • 才發現,古人的春天 NB 在這兒
    春天,來了。萬物蠢蠢欲動。白居易曾在《春遊》一詩中就寫道:「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啥意思?當然,你以為古人春天只是寫幾句讓你背背嗎?其實,懂得享受的人,早已把春天「收藏」。不服不行!沒關係,一個人的春天,也很美。▼宋代,馬遠 《山徑春行圖》漫步於春日山徑間,尋一處鼓琴賞景。這樣的春景,不正是詩中所述:「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 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有多美?句句是名篇
    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有多美?句句是名篇春天在音樂家的眼中像一首美妙的樂曲,草長鶯飛、鶯歌燕舞、奼紫嫣紅,仿佛都是這首樂曲中律動的音符;春天在古代文學家的筆尖下,幻化成一首首動人的詩歌。一字一句仿佛都充滿了對萬物復甦的渴望,以及春回大地的生命活力。
  • 古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可謂是有人歡笑、有人愁
    品讀詩詞中的春天景象,「春雨」在唐詩中別有一番韻味春天在普通人的眼中就是一幅,花紅柳綠、五顏六色的風景畫。但是在古代文人的眼中卻別有一番韻味。當多愁善感的文人偶遇多姿多彩的春色,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就此如涓涓細流一般從詩人筆尖下流淌出來。
  • 「文物中的歷史」古畫裡的春天
    【文物中的歷史】古畫裡的春天草長鶯飛的春天,卸下沉重的冬裝,人們總想盡情地擁抱春天。今天,我們不妨通過古畫中的筆墨,穿越時空去欣賞「住在古畫裡的春天」。《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之二月踏青 清·郎世寧《雍正十二月行樂圖》是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所創作的一組表現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個月的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