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在後疫情時期,如何推動旅遊經濟的發展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問題。
在這一背景下為精準有序推動北京市鄉村旅遊復商復市,北京消費季重要板塊——暢遊京郊·北京鄉村旅遊季於8月18日在懷柔區蘆莊村拉開帷幕。旅遊季以暢遊京郊為龍頭,以精品民宿為核心,以新線路、新玩法、新體驗為突破,打出活市場、扶主體、強推廣的組合拳。當天一檔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與北京廣播電視臺合作全國首檔大型文旅探訪體驗節目《我的桃花源》在北京衛視頻道迎來了首播。
節目圍繞新版北京市整體規劃的相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結合「逛京城 遊京郊」的工作重點,以民宿為切入點,通過對民宿周邊的特色文化、美食美景、風土人情的發掘和體驗,在「一宿一事一味」的打卡中帶領觀眾一起感受桃花源般的美好旅行。
《我的桃花源》非常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節目中由北京電視臺10位主持人作為北京郊區10個區的推介官邀請自己的好友一同構成的兩天一夜的「桃花源記」,不僅要為嘉賓和觀眾種草自己代言區縣的美食、美宿、美景,以爭奪「年度北京十大最美桃花源的稱號」,更想用一段段發生在旅途中的故事告訴觀眾:旅行,從來都不只是欣賞沿途風景這麼簡單。
本期將探訪北京的西南門戶房山區 帶您邂逅五十萬年的「桃花源」
文化旅遊體驗節目《我的桃花源》第二期將在8月25日21時50分在北京衛視頻道播出,房山區推介官劉婧和明星體驗官苗圃,將通過完成「桃花密令」的任務和尋找探訪線索的形式,帶領大家入住隱藏在山水間的「姥姥家」,近距離感受山水畫廊的勇氣挑戰,探尋五十萬年前的記憶,用輕鬆有趣的方式探秘京郊桃花源。
據了解,推介官劉婧和體驗官苗圃入住的「姥姥家」位於房山區周口店鎮西部一個叫做黃山店的古老村落。這裡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了兩次大的產業升級終於將它建設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2008年,黃山店村開始全力發展旅遊新產業,村民們從山澗險片中搬遷到了山腳下新建的樓房裡。村子便利用空著的老房子搞起了民宿經濟。遊客們來到這裡,享受村子中的田園生活。這裡也形成了一片精美古樸的民宿聚落群,而隱匿在山水間的「姥姥家」在經過設計師簡單改造後,保留了原有的農舍建築和院落外觀,留下了時間的脈絡與青春的痕跡。
入住民宿「姥姥家」後,兩人來到位於房山區西南,有著中國北方唯一一處大規模喀斯特巖溶地貌的十渡風景區。這裡有獨特的風景和險峻的地勢,使十渡成為了京郊休閒旅遊的好去處。許多富有挑戰的娛樂項目也出現在這片山水之間。
首先兩人來到的是「樂谷銀灘」,樂谷銀灘地處北京房山區張坊鎮三渡,依託十渡世界地質公園太行山脈和拒馬河的秀美山水,已成為以戶外山水運動,休閒養生,旅遊度假為主題的綜合旅遊景區。劉婧和苗圃將在這裡體驗到驚險刺激的樂谷銀灘高山峽谷漂流,這是首家引入北京的山水運動項目。與京郊其它漂流不同的是,樂谷銀灘的高山峽谷漂流,充分利用了景區內南方大峽谷古河道的天然山勢,經漂流河道設計專家精心規劃設計,3.8公裡長的漂流河道從起點到終點落差竟達180米,沿途布滿急灣和洄漩,水流擊石拍崖,浪花飛濺,豔陽下卻是與水共舞,"搏擊天地,縱情山水"的此等豪情,歡樂,讓喧囂節奏下的劉婧和苗圃切底放鬆了一把!
隨後推介官劉婧和體驗官苗圃來到位於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十渡園區十五渡的東湖港,這裡有一座與眾不同的玻璃棧道。東湖港的玻璃棧道全長1200米,其中有360米的距離由七彩玻璃製成,距離地面的高差600餘米。猶如一道彩虹橋通向雲端,在雲霧中若隱若現,行走之上如雲中漫步,置身於仙境。還可以最佳視角將整個東湖港景區群峰競秀的萬丈峭壁、翠綠的檀林、蜿蜒的千年古藤盡收眼底。
接受了勇氣挑戰後的兩人,來到十渡鎮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鱘魚宴。作為具有北京的二級飲用水質的拒馬河,在房山不僅為遊客提供了好的自然環境,也為房山十渡鎮的百姓帶來了新的產業。由於拒馬河的水質硬朗,非常適合飼養水中活化石——鱘魚,當地百姓因此開始了鱘魚的養殖,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型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早就有「龍的化身為鱘龍魚的頓悟」一說。如果飼養的好,鱘魚的壽命可以達到100歲!而自古以來,鱘魚就是皇室美食,現在鎮上的民俗戶又根據鱘魚特有的營養價值,做出了特色鱘魚宴,魚肉口感細膩、肉質鮮美。
飯後劉婧與苗圃來到房山區周口店的龍骨山腳下,這裡坐落著一座人類化石的寶庫。陳列著距今數百萬年到數萬年間的化石標本,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它就是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系統地向我們介紹了60萬年前的「北京人」、10萬年前的「新洞人」、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的生活環境、生活狀況。同時這裡展出的周口店地區從4億年前到1億年前的各種巖石標本,也反映了房山地區滄海桑田的地質變化過程。而在猿人洞的頂端一座南北跨度77.5米,東西跨度54.5米,最大高度達35.7米的保護棚,由內外兩層屋面的疊合設計隔絕雨、雪、冰雹、陽光等自然因素對遺址本體的直接作用,在對猿人洞進行有效保護的同時,確保了建築設計與遺址環境相協調。劉婧與苗圃兩人將在這裡追尋先祖的足跡,去邂逅一段埋藏在50萬年前的記憶。
房山素來有「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的美譽,為何從幾十萬年前的人類就選擇生活在房山?劉婧與苗圃在周口店遺址經歷了怎樣與眾不同的體驗?在「姥姥家」又出現了哪位神秘的到訪者?盡在今日21:50北京衛視播出的《我的桃花源》中,讓我們跟著劉婧和苗圃一起探尋京郊桃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