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6年周曉光全家福
周曉光、虞雲新家庭是一個有35名家庭成員組成的獨特的大家庭,是當今普遍以小家庭為單元社會形態中一道特別的風景。
1985年,虞雲新、周曉光夫婦結束流動行商的顛沛生活,定居義烏從事飾品等小商品經營。其後,父母、姐妹、兄弟等家人不斷溶入其中,合力經營生意,規模不斷擴大。至1995年,創辦新光公司,後又組建新光集團。十餘年發展壯大,讓新光這個家族企業成為當地行業龍頭及全國知名企業,讓虞雲新、周曉光夫婦為核心的這個小家庭繁衍成為三十餘人口的大家庭。這個由三代同堂及諸多姓氏小家庭組成的大家庭,同鍋吃飯、同心創業、休戚與共,形成了一個源於傳統而又區別於傳統的新型家族體系。
現在,周曉光虞雲新家庭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典型代表,入選2010年世博會浙江省六個「最浙江」家庭之一,在世博會浙江館專題展出,併入選央視關於「家風」的系列報導。從一個貧困小山村發軔,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聚合,從篳路藍縷到蔚然大觀,這個特殊家庭的形成源於良好的家風。
勤儉持家。虞雲新、周曉光從小就懂得父母的艱辛,上學之餘,努力幫助父母幹活、照顧諸多弟妹。年少時的虞雲新、周曉光初嘗盡了生活的艱辛,也磨鍊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性格。在以後從商的日子裡,支撐他們的精神動力唯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寧願自己辛苦,也要換來家裡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如今,隨著創業的成功,財富的集聚,他們依然保持了勤儉的作風,不奢侈、不浪費,始終保持簡樸的生活方式;
孝悌傳家。家庭成員之間相處得十分和樂,彼此恭敬有禮,謙和孝順。虞雲新、周曉光要求家庭成員不但晚輩對長輩要「至孝」,儘可能百依百順,體貼周到,夫妻、兄弟姐妹也都要互敬互愛,懂得容讓。
助人為樂。在家境貧寒時,家裡的老人仍然是把不多的糧食拿給別人吃,自己的孩子都經常吃不飽飯,但如果碰到上門要飯的,總會裝上點吃的東西給人家。老家裡有鰥寡老人,他們都會去看望,更是經常捐錢捐物給需要幫助的人。
吃虧是福。周曉光虞雲新一家秉承「與人為善,吃虧是福」的處事理念,凡事都用積極的、正面的態度去判斷去思維,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要撕破臉皮,不去和人家臉紅脖子粗地去爭,更不必任何事情都斤斤計較地和人爭個沒完扯個不清,相信「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吃了虧也就吃一點虧,能讓利也就讓一點利。這一風格和理念,甚至成為新光集團的經營管理核心理念,使得他們終身受益。
知恩報恩。事業成功之後,他們卻不忘追根溯源,要求家裡每個人都要學會保持平和謙遜的心態,學會感恩。周曉光說:無論怎樣的成就和輝煌,都不是無源之水、無因之果。所以,人要懂得敬畏,要懂得感恩,不能自以為是、忘乎所以。這樣,才會得道多助,才會走得更長遠。
致富之後,虞雲新周曉光一家不忘回報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為解決就業、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些年,這個家庭捐助慈善和公益事業總額達到5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