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金秋之五:金秋墨石山
11月1日,欽利約著出去逛逛,桃花村方向。桃花村在墨石山東邊,幾面都是山。以前跟馬哥、欽利去過幾次,感覺不錯。
一路騎行到渭河莊,倒也無事。村民在街頭閒聊,喇叭裡唱著戲曲,遠處的墨石山五彩斑斕,一幅恬淡的秋日鄉村圖。
出村北行,至紅花峪水庫。我正前面騎行呢,欽利背後喊我。停車回看,見欽利手指東方。金鬥山半山腰以下,鑲金錯彩,鋪滿耀眼的明黃;層層疊疊,全是潑金的楊樹。我倆欣喜,忙將車停於路邊,跑下數層梯田,前去拍照。
秋風真是神奇,呼啦啦一刮,片片綠葉便成金黃。原本不起眼的楊樹林,高低錯落,蔚成風景。打眼一看,像給金鬥山穿了一條美裙。遇此美景,人不免興奮。我倆邊說邊拍,愜意非常。
至桃花村,見一條水泥路清新可愛,便拐而上行。誰知水泥路盡頭,卻是崎嶇的山道。不避岐路,緩緩上行。
行不多遠,便見坡下的院子外,閃閃爍爍,掛著一樹柿子;樹靜柿紅,映照樸實農家。我趕緊停下車,下去拍照。欽利眼光獨具,想找尋遠古遺蹟。
拍完此樹,向北走了幾十米,忽見一棵粗大的柿子樹,樹幹高挺,枝條虯曲,金果亂墜。往年我曾拍過它,近村卻把它忘了。邊看邊拍,不免心生慚愧。
站在高處,柿子樹自然美豔。此情滿卻,不免又多拍了幾張。
回身西望,墨石山高處,驚現一奇觀。是兩塊巨石,南面看,高者像男根,矮者若女乳。轉到東面看,兩塊石頭疊加,則像極了一隻大豬,扭頭看天,若相詰問。真是惟妙惟肖!
於是抬腳上山,近前觀賞。山高坡陡,自是小心翼翼;越石攀樹,難免氣喘籲籲。到一最佳觀賞點,兩人擇石而坐,細細觀瞻。那大豬,
扭擺肥臀怒奮蹄,
翹嘴望天若喘息。
只因豬肉價上天,
躲進深山避苦役。
今年豬肉價格升天,成為人們打趣的話題。見了此豬,也免不了與欽利談論一番。
2日,見天氣晴好。不想錯過美景,只身前往墨石山。拍完紅花峪水庫的楊樹林,又騎車前往墨石山水庫。水庫碧波輕蕩,山上秋色斑斕。水映山色山照水,山水共吟秋色賦。真是秋色勝畫圖。
拍完墨石山水,又騎車到了山前。那裡,德高望重的王成謨老先生主持修建了臺階,方便遊人上山看景。這些年,我不知爬過多少次。或孤家寡人,或呼朋喚友,每次都是興致盎然。
站上山頭,山下秋色一覽無餘。灰色的是土地,金黃的是樹林,深綠的是菜園。那金黃的樹林,若畫筆塗染,縱橫山野,貫穿村莊,如詩如畫,絢爛無比。這片樸實的鄉村啊,正奏響一曲生命的壯美之歌。
那一刻,坐在山巔,我如痴如醉。眺望山野,只想就此歸去!沉睡在這樣的大自然中,足慰此心;能沐浴在天地的光輝中,夫復何求!
(文、圖 / 向秋)
向秋,本名張永田,山東新泰人,《泰安日報今日新泰》副刊編輯,愛好攝影,喜歡文學創作,醉心鄉野山川。
向秋散文|蕩金秋之一:壯美松子山
向秋散文|蕩金秋之二:龍山探秘
向秋散文丨蕩金秋之松山古寨
向秋散文|蕩金秋之四:金秋拾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