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的舞蹈語言,做的是她自己,內心呈現出來的天真與喜樂

2020-12-24 北小窗

藝術作品有豐富的「語言」,「語言」反映藝術家的意圖。想要懂得藝術作品,必須知道「藝術語言」是什麼。

什麼是藝術家作品的「語言」呢?先來看畫家,畫家的藝術作品「語言」,全部在色彩、空間、構圖等裡面。

你之所以認為,一個畫家或許沒有把「語言」反映到作品裡面,那是因為你沒有看懂畫而已。就像名畫「蒙拉麗莎」,一千個人看,就有一千個不一樣的見解。而藝術家達.芬奇的意圖就是全面貫注進了「蒙拉麗莎」裡面,形成的藝術「語言」,便是千人千面,各得體會。

再來看一個作家,作家寫作,可以一個月不說一句話,但內心相當豐富。作家的語言全在一個字,一個詞,一句文字裡面,而形成的一本書,折射的是這個作家內心世界的一種展示或思考。

作家的藝術「語言」體現的是作家內心世界的思考,這正是作家的意圖。若是一本書的藝術語言,反映不了這個作家的意圖,那這個作家便是失敗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哪一位作家會與自己意圖唱反調。

一位舞蹈家,則使用肢體語言來展示自己的意圖。正如楊麗萍的舞蹈,她一句話不說,不需要塗鴉,只需將身體擺動起來,配合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一種快樂。而非去迎合觀眾。她做的是自己。

於是,舞蹈的肢體語言正好反映了她內心的意圖。一般人看到的是她舞跳得好,尤其是孔雀舞,讓人驚嘆。

真正懂的人,看到的是她內心呈現出來的天真與喜樂,那才是楊麗萍的意圖。

諸如歌唱家,戲曲家,雕刻家等等,均是如此。沒有哪一個藝術家會傻的不把自己的意圖注入進自己的藝術作品裡。

藝術作品的「語言」問題,能夠回答的只能是藝術家本人,或者真正懂藝術家作品與藝術家本人的人,才能說的清楚。

外行或普通觀看者,只能是站在很遠的地方觀望,然後用一般性思維來解答,其結果可能只是一知半解罷了。

相關焦點

  • 致楊麗萍老師: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取悅自己,內心得到喜樂與幸福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有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這條批評知名舞蹈家楊麗萍老師的評論竟然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與附和,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某種意義上還要感謝網際網路,它讓我們以較低的成本來更全面、更立體的認識這個世界
  • 楊麗萍:孑然一身的她,與舞蹈和自然為伴,自在如我
    其實在90年代,她本人就曾對媒體說過:「我來這世上的使命,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一隻小螞蟻也是我的孩子,我的舞蹈作品也是我的女兒。」結婚生子只是人生的選擇題,束縛不了楊麗萍追求藝術的內心,她一生都在用舞蹈的方式尋求快樂。在大眾語境裡,楊麗萍是出世的。
  • 楊麗萍的「舞蹈劇場」是啥?
    據介紹,這是楊麗萍藝術生涯中的關鍵作品,她脫離了演員身份而擔任該劇總編導。7月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楊麗萍,她表示《十面埋伏》是自己藝術道路上的一次探索之作,《十面埋伏》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兩千多年前,但一點都不過時,「它能夠讓現代人得到很多啟發」。
  • 楊麗萍參加《天天向上》教學王一博舞蹈,並表揚王一博舞蹈曼妙
    楊麗萍是國家一級演員。為了使孔雀舞能夠繼承,她也是許多的弟子。他對自己的規矩很嚴格,他的弟子也是。其中小彩旗就是其中之一。在小彩旗春節聯歡晚會上跳了好幾個小時後,可以說一夜成名,但後來小彩旗又因為種種原因沒能跳孔雀舞,但他踏進演藝圈楊麗萍也很抱歉,才找到合適的人再傳下去!
  • 楊麗萍起訴餐廳侵權舞蹈索賠百萬?卻遭嘲諷:孔雀舞是你自己的?
    在我們國內有許多優秀的舞蹈家,她們都從小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來完成自己的夢想,她們為了舞蹈付出了一切。要說到楊麗萍相信大家都認識,她跳的孔雀舞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唯美的,她將孔雀舞發揚光大直接傳播到了國外,她幾乎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舞蹈。
  • 她從楊麗萍《雲南印象》走來,帶著白族《霸王鞭》走向國際
    作為舞蹈家楊麗萍的愛徒,董繼蘭被楊麗萍稱為「足夠特別」。她從《雲南映象》中走來。今年,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委約作品,董繼蘭帶著自編自演的現代舞《霸王鞭》來到上海的舞臺,於22日、23日兩晚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實驗劇場上演。
  • 難怪楊麗萍這麼多年一直戴著帽子,當她摘下的那刻,我終於理解了
    1958年的她出生於雲南,自身就帶有一種民族氣息的感覺,而她從小就喜歡跳舞,先天也很有舞蹈的天賦,因此後面就加入了當地的舞團,開始學習跳舞。 可以說楊麗萍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舞蹈身上,已經融入到她的骨子裡面了,終生都難捨難分。
  • 「舞蹈瘋子」楊麗萍,穿復古長裙機場走秀,5釐米長指甲惹人注目
    楊麗萍是中國舞蹈界數一數二的藝術家,一生都在為舞蹈事業付出和犧牲。為了自己深愛的舞蹈,她可以不吃米飯,不生孩子,不要愛情和婚姻,甚至為了跳孔雀舞十指指甲都得嚴格控制在5釐米的長度。似乎,只要能夠讓她繼續在舞臺上綻放光彩,她什麼都捨得放棄,她也什麼都可以堅持。
  • 楊麗萍!何訓田!葉錦添!大朱!《春之祭》!!!
    "神"因悲憫之心,自願墜入紅塵,變成了人"人"因為有了覺悟之意,甘心奉獻,又從「人」超越宿命成為「神」天真端坐於臺中冥想的「度母」們生於光之下,不知暗為何物於是走下凡塵不想剛在春天綻放自己的生機便在"神的代言人"獅子祭司的蹂躪下淪為了一件件玩物她掙扎、她瘋癲、她奉獻捨身求法、以身飼獅她渴望奉獻又掙扎著去附和佛法真言她捨棄自我又立地成佛「神的代言人」獅子祭司在前半部分他宛如正義的象徵
  • 楊麗萍親手捧紅的小彩旗,放棄舞蹈轉型做演員,身材發福到認不出
    楊麗萍親手捧紅的小彩旗,放棄舞蹈轉型做演員,身材發福到認不出娛樂圈裡會唱歌的人有很多,會跳舞的也不少,但是對孔雀舞造詣非常高就那麼幾個,而楊麗萍就是代表之一楊麗萍為了跳孔雀舞付出很多,為了保持身材堅持不生孩子,為了追求舞蹈事業到現在依然單身,在舞蹈界她是一個傳奇,但是在生活方面卻很貧乏,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了舞蹈,不僅精進自己的舞蹈功底還教會了一批熱愛孔雀舞的徒弟。因為年紀不小了,楊麗萍一直在傳承人,對她而言她不想讓孔雀舞就此消失,一開始她著重培養了小彩旗,甚至還把她帶上了春晚,可後來小彩旗卻去拍戲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62歲楊麗萍回應不婚:天倫之樂有很多種,我就是為舞蹈而來
    8月22日,楊麗萍在節目中首次回應了對結婚生子的看法。很大多數人想的不一樣,楊麗萍不覺得"女人要成家生孩子"的觀點是錯的,她認為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和想法都是不同的。楊麗萍說自己就是為了舞蹈而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跳舞的時候可以孕育一切,作品就是她的孩子。
  • 想活成楊麗萍的樣子
    其實啊,所有呈現在表面上的美,背後都有歲月積澱下來的智慧做支撐。比起美麗的外表,我最欣賞的,還是她的人生觀,通透而深刻,總能給我帶來很多啟發。看過很多楊麗萍的訪談,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生命觀。她說:「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只有內心足夠充盈的人,才會說出「我是生命的旁觀者」這樣的話吧。
  • 楊麗萍花3000萬造月亮宮,上廁所需助理淨身,61歲的她活成老佛爺
    說起楊麗萍,相信大家都知道,畢竟她在舞蹈界的成就非常高,憑藉著"孔雀舞"名聲大噪,如今的她更是從一名普通的舞蹈演員成為了萬眾矚目,德藝雙馨的舞蹈藝術家。她有著超高的知名度,不管走到哪都能引起不小的轟動,名氣與娛樂圈其他的明星相比,楊麗萍的名氣自然是完勝的。
  • 楊麗萍的文化傳播企業:全世界第一個上市的舞蹈公司(圖)
    「每次做作品都是本著創造和繼承,不單是傳承祖先的東西,還會有自己的東西。」楊麗萍這樣闡述她的藝術追求。  但四十年來,她始終堅持自己的東西,那個來自雲南的白族舞者,民族的就是最好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 雲海餚餐廳裝飾侵犯楊麗萍舞蹈作品
    在其餐廳內將舞蹈家楊麗萍《月光》舞蹈等系列作品複製在屏風、牆畫、隔斷中,並作為餐廳主體裝潢的一部分置於餐廳顯眼位置。同時在「雲海餚雲南菜」的官方網站及官方微博中擅自使用涉案作品進行信息網絡傳播侵害了楊麗萍公司享有的著作權,並構成了不正當競爭。
  • 楊麗萍談自己一日三餐:從不節食 但不吃米飯(圖)
    山西晚報:但是同一個舞蹈跳很多次,這種原生態的味道怎麼保證呢?  楊麗萍:沒關係,因為我有識別能力和編導能力。我們有很多演員沒有上過學,但是知道怎麼跳舞。我們的演員比專業(演員)更專業。我們從娘胎裡就開始學舞,我們跟雲、螞蟻學走路,然後我們把這些動作編成舞蹈。14歲的小演員,她的(舞蹈)學齡就有14年,比受過所謂專業訓練的長多了。
  • 楊麗萍和金星兩位舞蹈家,差別在哪?馮小剛一語道破
    楊麗萍是我國最有名的舞蹈家,她從深山裡走出來,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詮釋出一個又一個美麗的靈魂,不斷地努力讓她走上最高的領獎臺,也獲獎無數。對於一個神秘的舞蹈家來說,個人的生活狀態很少曝光在大家眼皮底下,而一向存有疑惑的觀眾卻對她背後的故事相當感興趣。
  • 楊麗萍在大理的家,世界上最美的房子
    每個人的居所都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外在體現,居住在心愛的屋子裡,其實是居住在自己心裡。自己的心裡是什麼模樣,居所大致就是什麼樣子。太陽宮的大部分都是楊麗萍自己精心設計,所以說,太陽宮就是舞蹈精靈楊麗萍內心的一扇門,從這裡你可以感受「一個用舞蹈書寫生命的詩人」的極美世界。/ 庭院·露臺 /
  • 62歲楊麗萍「下凡」吃火鍋被懟,李若彤、戚薇紛紛發聲力挺
    楊麗萍已經62歲,說她是仙女也不為過。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舞蹈事業,把自己的快樂當成最大的享受,這種女性才是新時代所推崇的女性。楊麗萍不是沒有戀愛可談,沒有婚可結,而是在權衡婚姻和事業之後,她最終忠於自己,選擇了舞蹈,她把自己一切都奉獻給了熱愛的舞蹈事業。普通人是難以感受到楊麗萍的那種與藝術相輔相成的快樂的。
  • 揭秘楊麗萍的成長曆程:用心跳舞 追求者甚多
    楊麗萍在雲南大理(攝於2010年夏)「雲南映象」歌舞團代表著楊麗萍的舞蹈觀:民族舞蹈是從地裡長出來的,不是訓練出來的。一個人的舞蹈團楊麗萍要求演員上臺一定要跳出汗,大汗淋漓最好。羅羅拔四他們偶爾也去看民族村裡招徠遊客的舞蹈,一概嘲笑:不出汗算什麼跳舞?邊笑邊學著軟綿綿地動動手腳。這是楊麗萍最基本的舞蹈觀:出力,每個動作要像從地裡長出來一樣。楊麗萍告訴我:「我們雲南,向日葵葉子都會跳舞。他們和我一樣,都從自然裡學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