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背後透露了什麼玄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抵達靖國神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背後透露了什麼玄機?
南方網綜合 據中國新聞網援引日本共同社報導,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據法新社消息,安倍當天身著黑色正裝,系銀色領帶,在當地時間11時30分左右進入靖國神社。
這將是繼2006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後,再次有在任首相前往參拜。安倍在第二次上臺執政滿一年時決定參拜靖國神社。
據報導,在完成參拜之後,安倍晉三召開記者發布會。他解釋道,「我選擇今天參拜,是要(向神社裡的靈魂)匯報我就任一年以來的工作,並永遠不讓人民承受戰爭之苦的承諾」,「我的參拜是要開創一個時代,讓人們永遠不用遭受戰爭的苦難」,「我無意傷害中國和韓國人民。」
* 概要
·安倍拜鬼引發中韓強烈不滿
·安倍「拜鬼」因擔憂保守派失望迎合右翼選民
·為何選擇參拜時機選擇其上任一周年之際?
·資料:靖國神社裡都供著些什麼「鬼」?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抵達靖國神社
安倍拜鬼引發中韓強烈不滿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6日就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表示,中國政府對日本領導人粗暴踐踏中國和其他亞洲戰爭受害國人民感情、公然挑戰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行徑表示強烈憤慨,向日方提出強烈抗議和嚴厲譴責。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政府26日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失望和憤怒。稍早時韓聯社報導稱,韓國政府一名官員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發表評論,稱此舉將產生巨大外交反響。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26日)參拜靖國神社,臺灣地區外事部門負責人林永樂表示,非常遺憾,無法接受,盼日本正視歷史事實,並以負責任態度和周邊發展友好關係。
靖國神社
為何選擇參拜時機選擇其上任一周年之際?
安倍此次參拜正值其上任一周年之際。對於這一時機的選擇,中國社科院日本問題專家高洪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說,「這不僅是對過去一年內政外交的總結,也是昭示明年政策部署的一個標誌性動作。」高洪指出,安倍的參拜暴露出其極端民族主義和極端保守主義主張,以及與鄰國全面對抗的醜惡嘴臉。
「安倍在執政一周年的日子裡公然參拜靖國神社,充分暴露出其開歷史倒車、秉持皇國史觀的政治訴求。他將這種政治訴求付諸到與鄰國對抗的政治實踐中,這是是非危險的。」高洪指出,安倍此舉一方面在國內煽動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毒化日本國內政治環境,推進所謂的「強權強國」目標,另一方面,還把本來就複雜的東北亞地緣政治環境推向了引發全面對抗、衝突的危險境地。
靖國神社
安倍「拜鬼」因擔憂保守派失望迎合右翼選民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日本共同社當天刊文分析稱,安倍之所以決定參拜靖國神社,是擔憂繼續推遲將令支持自己的保守派失望,或將對政權根基造成影響。
此外,共同社還分析稱,安倍認為即使不參拜,從現狀來看也難以在短期內改善同一直反對參拜的中韓兩國的關係。
安倍為在7月的參院選舉中獲得廣泛支持,沒有在4月的春季例行大祭之際進行參拜。而選舉後的終戰紀念日和秋季例行大祭也為恢復同中韓兩國的首腦交流而放棄參拜。
對此,安倍周圍積壓了很多不滿,其中尤以期待其參拜的保守派為甚。安倍曾於上任前的去年10月進行參拜,上任後也有意堅持每年一次的參拜,如果年末再次放棄,到明年春季例行大祭前將沒有適當的時機,因此周圍對其參拜的期望值升高。
據鳳凰網連線報導,日本問題學者、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梁雲祥教授,他表示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本來就是中日關係中比較消極的因素,安倍被認為比較右,但對于靖國神社這個問題,他從06年第一次做首相時還比較克制,梁雲祥分析。「安倍第二次上臺以來,從具體事情上不讓步,但是從宏觀上來說他一再表示願意改善中日關係。現在他覺得反正不去中日關係也好不了,還不如實現他的政治理念,同時又能取悅那些支持參拜靖國神社的選民。」
另據中國日報網報導,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在接受專訪時指出,安倍是在迎合右翼選民。周永生教授說,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事實上是讓日本「右傾化」滑向更加危險的邊緣。安倍在執政期間提出「侵略未定論」,事實上是對侵略戰爭的懷念,模糊了對中國和韓國犯下戰爭罪行的事實。他是在為自己辯護,迎合右翼選民,進而推動修憲。
資料:靖國神社裡都供著些什麼「鬼」?
靖國神社
1978年起,靖國神社中供奉的14個甲級戰犯
東條英機(日本戰時首相)
土肥原賢二(陸軍大將,策劃建立偽滿洲國)
松井石根(曾任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南京大屠殺首惡)
木村兵太郎(曾任日軍緬甸方面軍司令官,製造仰光大屠殺)
廣田弘毅(曾任日本首相,確立法西斯體制)
板垣徵四郎(曾任關東軍參謀長,策劃了「九一八」事變)
武藤章(曾任日軍華中方面軍副參謀長,南京大屠殺主謀之一)
松岡洋右(曾任日本外相,參與締結與德、意的同盟)
永野修身(曾任海軍軍令部總長,策劃偷襲珍珠港)
白鳥敏夫(曾任日本駐義大利大使,促成三國同盟)
平沼騏一郎(曾短期任日本首相,捍衛「國體論」)
小磯國昭(曾任日本首相,推動日美決戰)
梅津美治郎(曾任關東軍司令,創建七三一部隊)
東鄉茂德(曾任日本外相)
靖國神社大事記
1869年,為紀念犧牲的倒幕武士,修建東京招魂社。
1874年,明治天皇參拜了招魂社。
1879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為靖國神社,「靖國」兩個字出自《左傳》,意為「使國家安定」。神社背後是日本的神道信仰。
1945年,聯合國佔領軍計劃廢除靖國神社,日本將其變為宗教機構才得以保留。從戰後第一屆東久邇宮稔彥王內閣開始,歷屆首相幾乎都曾以私人身份到靖國神社參拜。如幣原喜重郎、吉田茂、岸信介、池田勇人、佐藤榮作等都曾多次參拜。
1975年,首相三木武夫首次在「終戰紀念日」8月15日以私人身份參拜。
1978年,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的名字被列入靖國神社合祭。此後昭和天皇再沒有參拜過靖國神社。
1982年,福田赳夫首次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前往靖國神社祭祀和參拜。中曾根康弘、橋本龍太郎、小泉純一郎等都曾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祭祀人數
截至2006年,靖國神社祭祀著約246.65萬名在戊辰戰爭以來歷次戰爭中為日本政府(或者天皇)戰死的人(不包含幕府、西鄉隆盛勢力的戰死者)。在被祭祀者中也包括一些臺灣人和韓國人。
戊辰戰爭:7751
西南戰爭:6971
甲午戰爭:13619
攻佔臺灣:1130
義和團事變:1256
日俄戰爭:88429
第一次世界大戰:4850
濟南慘案:185
九一八事變:17176
中日戰爭(1937—1941):191250
中日戰爭(1941—1945)及太平洋戰爭:2133915
其他:41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