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綿區:義務教育有保障 阻斷貧困靠知識

2020-12-25 央廣網

央廣網玉林12月22日消息(記者劉發丁 張壘 通訊員梁宇)12月的氣溫逐漸降低。又到了周一的早晨,福綿區福綿鎮良表小學的全體師生都會來到操場上舉行升國旗儀式。「一年級遲到0人、二年級遲到0人......」各年級班長清點完人數之後傳來了響亮的報告聲音。雖然天氣寒冷,但是每一位學生都按時參加了升國旗儀式。

「前段時間,我們學校組織老師家訪123個家庭,共141名學生,讓學生和家長明白孩子上學受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們學校0輟學率!」福綿區福綿鎮良表小學校長李承明說。

今年以來,福綿區深入踐行解放思想再出發「大學習、深調研、強服務、敢擔當」活動精神,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大局,始終堅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工作底線,聚焦控輟保學堵點難點,為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提供了有力保障。

福綿區通過建立健全部門聯動、動態監測、即輟即勸等工作機制,切實摸清底數,全面展開勸返。深入排查摸底,強化學籍管理制度,與公安等部門協同發力,通過與公安戶籍、扶貧辦等部門的大數據比對分析,逐村逐戶核查,逐人追溯去向,全面摸清適齡兒童少年底數和入學情況,建立各級臺帳,確保失輟學學生「找得準」。目前,福綿區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身體正常應上學的適齡(6-16周歲)兒童、少年有4695人,均全部在校就讀。

健全長效機制,確保失輟學學生「留得住」。福綿區足額落實政策,以建檔立卡學生為重點,建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覆蓋、無縫銜接」的資助長效機制,足額落實學前教育「一免一補」、義務教育補助等教育資助政策,福綿區2020年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8173人,發放義務教育貧困生生活補助資金325.625萬元。

相關焦點

  • 義務教育有保障 阻斷貧困靠知識
    教育既是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也是斬斷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教育扶貧成效顯著,「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工作紮實推進,「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成為可能。  教育周刊今起推出「教育扶貧攻堅克難」系列策劃,敬請關注。  8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說:「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讓孩子們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
  • 義務教育有保障 阻斷貧困靠知識(深聚焦·教育扶貧攻堅克難①)
    教育既是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也是斬斷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教育扶貧成效顯著,「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工作紮實推進,「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成為可能。教育周刊今起推出「教育扶貧攻堅克難」系列策劃,敬請關注。
  • 廣西:義務教育有保障 貧困孩子上好學
    原標題:【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義務教育有保障 貧困孩子上好學  今年,廣西4406所義務教育保障學校建設全部完成,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不僅「有學上」,還能「上好學」。  【同期聲 百色市田陽區南山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寧雅思:這裡的老師們讓我吸取了更多的知識,在這裡學習我感到很幸運,很開心。】  為有效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周邊村屯適齡兒童學生入園入學問題,從2012年至今,百色市田陽區累計投入4.8億元,用於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和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等工程項目108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5所。
  • 商洛市召開複查驗收山陽縣貧困退出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反饋會
    11月5日至7日,市教育局抽調專人組成五個市級複查工作組,對山陽縣貧困退出「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進行了複查驗收。隨機抽查了縣科教局及高壩店鎮、天竺山鎮、小河口鎮、戶家塬鎮4個鎮,牛家坪村等8個計劃退出村,80戶貧困家庭,戶家塬初級中學等8所學校。
  • 濟源:以「活水源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正當他們為上大學的費用發愁時,濟源一中帶來的好消息,讓老許一家心裡頓時樂開了花:從2018年秋季起,對濟源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每年給予5000元生活補貼。同時,考上大學還可以享受生源地貸款、交通補貼、獎學金、助學金等多種資助。  同時傳來的好消息還有,從2018年8月起,濟源市全面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學生學費,實現了從九年義務教育向十二年免學費教育的提升。
  • 廣西賀州市鐘山縣:落實教育精準扶貧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廣西賀州市鐘山縣:落實教育精準扶貧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2018-10-17 來源:規劃司   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為深入開展教育扶貧,實現教育扶貧「精準滴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鐘山縣教育系統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科學謀劃,多措並舉,堅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將解決「大班額」問題和「全面改薄」工作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努力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延安市安塞區:脫貧有保障 未來有希望
    原標題:脫貧有保障 未來有希望——安塞區推進教育扶貧工作紀實7月8日,參加完高考的小兒子回到了家裡,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徐清村貧困群眾張廷娥激動不已——孩子即將跳出「農門」了。張廷娥腿部有殘疾,全家人的生活全指望丈夫打零工的收入。
  • 西峰義務教育有保障 衝刺清零顯成效
    通訊員 李娜、張莞佩今年以來,西峰區深入推進義務教育有保障衝刺清零後續行動,全面實施控輟保學「雙線三包」工作機制,逐級明確責任,逐人分解任務,形成了全方位、全鏈條的控輟保學責任體系。組織、宣傳、人社、財政、公安等部門協調聯動,合力解決教育項目建設、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師資力量補充等問題,全力保障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堅持強化教育硬體建設,積極推進「全面改薄」工程,全力改善辦學條件。2014至2018年,西峰區累計投資3.78億元,實施校舍建設單體項目173個,設備購置類項目931個。
  • TEDx盧邁 |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我們能做什麼?
    他演講的主題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這裡的「我們」不僅指教育部門、地方政府,也不僅指基金會和其他公益機構。盧邁認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需要你、我、他,需要全社會每個人。盧邁說,自己的兒子兒媳會從網絡上他們學習育兒知識,會給孩子在睡前讀書,也會和孩子一起遊戲。現在,他的孫女在幼兒園以外還有四個補習班。涼山州的三姐妹的境遇則完全不同。三姐妹的父親年紀已經比較大、文化程度不高,母親有精神疾病,孩子沒法得到很好的照顧。盧邁看到,三姐妹的表情是呆滯的,和人的互動交流很少。
  • 構建「五個機制」有效統籌相對貧困治理與鄉村振興
    為此,必須建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長效機制,有效統籌相對貧困治理與鄉村振興。建立「後貧困」時代保障治理長效機制中國特色反貧困體制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2020年實現絕對脫貧全面「清零」後應堅持反貧困工作常態化。堅持各項扶貧制度。
  • 河北曲周縣「三網」為義務教育提供保障
    2020年底,穩定實現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脫貧攻堅目標,也是鞏固脫貧攻堅質量的關鍵之策。曲周縣教體局從政策宣傳、扶貧資助、送教上門三方面入手,為每一名貧困家庭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提供了堅實保障。
  • 義務教育精準扶貧成效顯著
    (四)貧困家庭學生生活有保障參與調查的義務教育學校學生輟學率平均值為0.37%,最高輟學率達5%。在校學生中特困家庭子女比例平均值為22.26%,在校學生生源地平均來自9.37個村,最多來自近100個村社,學生距學校最遠距離均值為15.24公裡。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清水: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和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清水縣聚焦薄弱短板,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確保全縣貧困群眾吃穿不愁,適齡少年兒童全部接受義務教育,貧困人口都參加基本醫保並落實了繳費補助政策,都住上了安全房
  • 「兩不愁 三保障」!聽習近平對貧困人口的殷殷關切
    習近平強調,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係攻堅戰質量。《中國習觀》為您梳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兩不愁 三保障」的重要論述。1、「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 阻斷代際貧困傳遞,教育扶貧全覆蓋
    這個家庭也因為貧困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到了孩子需要上學的年紀,膽小敏感的母親依然將兒子關在屋子裡,不願意送其上學。江頭村村兩委幹部及駐村幫扶工作隊在摸排中得知這一情況後,心憂不已。義務教育的路上,誰也不能少啊!教育扶貧政策一個也不能落下。
  • 酒泉:施教育之術 除貧困之根
    酒泉市奮力發展教育事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工作綜述 近年來,酒泉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重要位置,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 江蘇省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平提升工作現場會在射陽召開
    12月4日,全省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平提升工作現場會在江蘇射陽召開。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若干措施》,全面落實《全省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平提升行動方案》任務要求,確保如期完成義務教育資源供給、兩類學校建設、大班額消除、控輟保學等收官交帳任務,大力推動我省農村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會上,江蘇省十三市教育局局長、副局長針對各市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平提升工作進行報告。
  • 雲南:揮別千年貧困,雲嶺大地盡開顏
    因為整鄉幫扶項目,孔當娜搬離四處漏風的木楞房,告別照明靠煤油、通訊靠吼的日子。「現在每天都能吃上肉,但最喜歡吃米飯。」孔當娜說,家裡各類電器一應俱全,有了草果等產業,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獨龍江是我們的母親河,現在是她最好看的時候。」孔當娜感慨道。江水依舊,但生活已換了人間。
  • 「智」拔窮根——河北省阜平縣教育脫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新華社石家莊6月15日電  題:「智」拔窮根——河北省阜平縣教育脫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新華社記者 王洪峰、任麗穎、範世輝  用高小紅的話說,她如今在家中有了話語權,過去坐等被指揮的日子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