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農村的種地積極性,減少農村土地資源的浪費,國家給農民發放各種農業補貼,糧食補貼就是其中的一種。
作為領取門檻最低的一種補貼,現在的糧食補貼已經改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即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三合一。這項補貼會在每年年中發放到農民手中,從明年開始,不是每個人都能領取到了,有三種農民不能領取,有你嗎?
這五類人是一定會有補貼的
1、施行種養分離與輪作的農民
種養循環和輪作,可以有效起到維護土壤肥力,促進農業可持續開展的作用,近些年來被國度鼎力倡導。糧豆輪作的補貼面積已到達一千萬畝,糧改飼試點區域已擴展到400個縣,這些都是以後我國農業開展的方向。
2、直接種植者可取得補貼
截止目前,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補以及農資綜合補貼兼併統稱農業支持維護補貼,望文生義是為了維護我國種糧農民的利益,因而包括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以及協作社等都將成為補貼受益者。
3、開展秸稈綜合應用者
秸稈綜合應用關於促進農民增收、環境維護、資源節約以及農業經濟可持續開展都具有嚴重意義,所以堅持開展秸稈綜合應用的人國度怎會遺忘,因而這類人也一定會有補貼。
4、畜禽糞汙資源化應用者
取得的理由大致跟以上的相同,農業農村部早在2017年就印發了《畜禽糞汙資源化應用行動計劃 (2017—2020年)》,目前我國正在推進五十一個奶牛、肉牛、生豬的畜禽糞汙資源化應用項目補貼整縣試點。
5、置辦農機的運營者
利於農業範圍化和綠色化開展的農業機械化消費,國度必定是鼓舞與支持的,而支持的詳細方式自然也少不了農機置辦的相關補貼。
這三種農民就不能領取農業補貼
1、開荒的農民
大家都知道,農村的土地只有村集體根據家庭人口進行分配的,我國在土地承包期間,實行的是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也就是說在土地分配以後,只有承包期還沒有到期,即使家裡新增人口,土地的承包面積也不會有變化,之前由於國家隊農村土地管理不嚴,於是一些農民嫌自家土地不夠,就私自開給一些荒地用來種植。這種行為是不合法的,而且在土地確權的時候不能確認,土地確權以後,國家會對農村的土地進行嚴格的管理,對農村土地的使用亂象也將進行整治,私自開墾的荒地,有可能被村集體收回,自然就領取不到補貼了。
2、將土地承包出去的農民
現在不少農民都選擇出門打工掙錢,所以就選擇吧,農村的土地承包給別人種,之前發放補貼的時候,是發放給土地的所有人,但是從明天開始,農業補貼發放該土地的使用人,也就是發放給承包土地的農民,如果農民把土地承包出去,將不能領取到補貼。
3、土地撂荒的農民
前面說到有些農民,因為嫌家裡面土地不夠用,去開墾一些荒地用來種植,近年來因為很多人長期在外面打工,家裡面的土地就沒有人耕種,也不願意承包出去給別人種,這樣一來,土地就被閒置拋荒了,之前只要家裡面擁有土地發放補貼,很多人想到即使不用種地,也能夠拿到補貼,因此擱荒的現象更嚴重,完全沒有達到發放農業補貼的目的,因此在2019年農業補貼調整以後,土地更換的農民將不能領取補貼。
之前只要有土地的農民,就可以領到農業補貼,明年起,即使擁有土地,但沒有參與種植,是不能領取補貼的。種多少地,領多少補貼,對於進行規模種植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來源:新浪、惠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