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庭銘 丁寧
「今天中午我們準備吃紅燒豆腐。」8月6日10時45分,當記者來到涼山州越西縣普雄鎮呷古村一組貧困戶曲木五日木家時,曲木五日木的小女兒阿加秀花,正在院子裡和嫂子一起做午飯。看到客人到來,阿加秀花趕緊放下手中的菜刀,在圍裙上擦了擦雙手,招呼我們到客廳坐下。
距阿加秀花和嫂子切豆腐地方不遠處,是她家的衛生間。與以前不同,衛生間裡乾淨衛生,再也沒有成群結隊的蒼蠅。「旱廁變成了水衝式廁所。」阿加秀花說,「現在我們這裡的廁所和你們大城市一樣了,乾淨衛生。」
18歲的阿加秀花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趁著暑假,在樂山上學的她返鄉回家幫助家人做點家務。阿加秀花的父親去世,媽媽曲木五日木帶著他們5兄妹。由於缺乏勞動力和技術,一家人的日子過得艱苦。2013年,曲木五日木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幫扶單位和當地幹部的幫扶下,2017年曲木五日木家養上了豬,蓋起了新房。「媽媽和哥哥們在外地打工,再加上養豬的收入,今年全家脫貧沒問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衛生條件也要跟上。去年,村裡進行農村衛生間改造時,阿加秀花和哥哥們說服媽媽,也把家裡的旱廁改為水衝式廁所。
「以前的旱廁,其實就是在豬圈旁邊架幾塊木板。」阿加秀花說,廁所味道特別大,「由於在豬圈旁邊,一到夏天,廁所附近全是蒼蠅和蚊子。現在,一切都好了。」
呷古村村主任阿候熱曲介紹,當初村裡對農村衛生間進行改造時,實施起來困難不小。「一是資金問題,二是水源問題」。沒有水,村上請來縣水務局幫忙勘查水源,建起2個60立方米的蓄水池;沒有錢,貧困戶用農村人居功能提升改造資金,然後自己在補貼一點,非貧困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改建。「一年下來,全村95%的村民家中都用上衝水式廁所。」
走進曲木五日木家的衛生間,7平方米的空間內,三面牆都貼上白色瓷磚,洗衣機、洗漱臺、抽水式蹲便器一應俱全。阿加秀花說:「家裡乾淨衛生,心情都變好了。」
在貧困戶阿洛伍牛莫家的衛生間內,還安裝了浴霸和太陽能熱水器。按下電源開關,浴霸燈光將衛生間照得透亮。
2019年,涼山州先後印發《涼山州推進「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涼山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按照規劃,到今年底,涼山州將新建、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8.58萬戶,力爭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
【來源:四川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