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裡養豬,使用塑料大棚養殖是很常見的方法,其優點是又能擋風,又能保溫,投入的錢也少,但是使用的不好,還不如普通的圈養,那麼大棚養殖時會出現一些什麼問題呢?要怎麼解決呢?下面我就給大夥講講建造大棚的方法和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第一、養豬大棚的建造方法。
(1)、設置大棚:豬舍的長度需要10米-20米,寬度需要5米-6米,立柱的高度需要2米-2.5米,頂部的高度需要2.8米-3米。頂部需要有保溫設施和隔熱設施,這樣才可以在冬天保溫和夏天隔熱,頂上還要設置開關自如的窗戶,可以照射1/3面積養殖場的那種。南面牆和北面牆設大型窗或者設捲簾,陽光可以照射到整個養殖場地的那種。建造大棚的材料有鋼筋、水泥、塑料膜、草帘子、編織布、滑輪、空心磚等。
(2)、豬圈:每頭成年豬需要佔據1.5平方米-1.8平方米,每個豬圈的四周築造牆,牆的一面要設置一個門,牆的高度需要1.2米-1.5米。通常一個豬舍可以養成年豬90頭-100頭。
第二、常見問題。
(1)、溼度較大:在秋天或冬天,封閉棚子的時候,豬舍內的溫度差變化,會引起棚子上面結冰或者霜,在第2天溫度回升的時候,這些冰霜會化成水,掉下來,如果這個過程一直反覆,就會讓豬舍很潮溼,容易讓豬得病。
(2)、溫度差較大:每次封閉或者開啟大棚,都會讓豬舍溫度變化很大,這樣的溫差會讓幼崽們承受不了,而得病,普通豬的生長也會緩慢。
第三、解決方法。
(1)、低溫蓋草帘子:在白天的時候,依靠陽光取暖,在晚上溫度下降時,在塑料膜上面蓋1層草帘子保暖。那麼,建好的豬舍上怎麼蓋草帘子呢?不可能每次都搭著梯子來蓋草帘子吧,因此,就需要在屋頂上裝一些滑輪,讓人們可以在下面就能把草帘子升起來或者蓋起來。
(2)、棚子設通風孔:大棚屋簷和架子間留一定長度的縫隙,這樣就可以在白天捲起草簾的時候,可以換空氣,到了晚間草帘子放下以後,還可以換空氣。有了通風孔以後,會讓豬舍保持乾燥。
(3)、排水溝:把排水溝的坡度稍微加大,在坡度低的地方安裝一個大型桶,高的地方安裝一個水管,這樣在衝洗排水溝的時候,就很方便,還可以每天進行衝洗。這樣設置以後,豬舍內的空氣品質會很好,對豬的成長很有利。
(4)、吸潮:在豬舍內撒一些白灰,這樣可以消毒,還可以吸潮。但是要注意不要把白灰撒到豬圈裡面,以免燒傷圈裡的豬。
(5)、安裝火爐:有條件的人可以在豬舍內裝火爐,這樣可以一次性的解決低溫和潮溼。安裝火爐以後,要小心使用,千萬不要引起煤氣中毒。
大家在大棚養豬的時候,做好上面的這些,就會有很好的收穫的。那麼下期見了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