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四五線城市的人到了一二線大城市,自然是帶著些興奮和新奇,買東西購物也要掂量一下錢包。畢竟差距明顯,高樓大廈就看得出來。到了七八線小城市,可就是另外一番心情了。消費起來少了負擔,大手大腳不是夢。
隨著近幾年朝鮮旅遊的興起,到朝鮮的遊客越來愈多,有老外也有國內人。這一心理,大媽們尤其明顯。到了歐洲少不了自帶乾糧,來一趟朝鮮,就很捨得消費了。
圖為2013年平壤街頭,自行車出行的母女。大人小孩兒,幸福滿滿。這樣的情形,在平壤司空見慣,自行車在出行交通中的作用尤其重要,遠遠超過私家車。
在導遊的講解中,平壤的私家車數量並不多,也就二三十萬輛的樣子。知道多數還是七八十年代的奔馳寶馬後,小夥子遊客就有些飄飄然了。如數家珍,講講自己的座駕,讓朝鮮導遊小姑娘羨慕不已。
至於會過日子的大媽大爺們,更是花起錢來倍兒有信心。開城高麗人參,一買幾大盒。二百多一碗的人參雞湯,不眨一下眉頭。一來二去,朝鮮導遊也有了些心得,原來都是來擺闊的啊。對症下藥,朝鮮旅行團也琢磨出了一些提高旅行消費的方法竅門,去年幾個億人民幣的消費就是例子。
按照城市分級,平壤算得上當地第一大城市,妥妥一線無疑。誠然,這裡的繁華程度不夠讓人眼前一亮,也有更多讓遊客消費的動力。可是幾天時間觀察下來,你會發現,這裡有些地方還是羨慕不來的。
設施完善交通多樣方便工作……這些國際大城市具備的共性優勢之外,平壤還兼具小城市的宜居長處。綠化面積,平壤有目共睹,處處有綠色,大同江穿行而過。80%綠化用地,20%市區建築,人均58平米的綠地面積,放眼世界都市也是可圈可點。
至於交通上下班,平壤市民也是淡定從容,沒有私家車的方便快捷,也少了堵車的煩惱。難得的是,車行道寬闊異常,帶來的也是一馬平川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
日常生活,朝鮮人習慣兩點一線的方式。家裡,單位,家裡,出去消費下館子的不多,餐廳裡常見的都是外國遊客。生活壓力大使然?那倒不是,朝鮮住房是分配的。需要的時候,交一張申請表就可以。結婚彩禮,女方要的也不多,嫁妝倒是要貼不少。生活節奏不快,壓力也不大,朝鮮人臉上也都感受得到幸福指數。
在平壤也有一些大型娛樂去處,比如凱旋青年公園。即使步入成年,朝鮮市民也可以在這裡享受得到童年的快樂。而伴隨朝鮮孩子多年的,也是少年宮裡的藝術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