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航空公司在開通其第七條大中華地區直飛航線不久,即在6月1日慶祝了其開通中國航線三十周年的紀念日。慶典在北京達美中心隆重舉行,來自全球300餘位嘉賓相聚在此,共慶這一歷史時刻。
芬蘭航空在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並持續重視對中國市場的承諾。1988年芬航開通了赫爾辛基直飛北京的航線,這是第一個直飛北京航線的西歐地區航空公司,目前芬航在中國一共開通了包括北京、上海、重慶、西安、南京、廣州和香港在內七個航點的航線,也是目前為止在中國開通最多航點的歐洲航空公司之一。在中國運營30周年對於芬蘭航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裡程碑,同時也彰顯了中國市場在芬蘭航空亞洲戰略中的關鍵性地位。值此之際,芬蘭航空感恩過往,展望未來,將開啟嶄新而振奮人心的新篇章。自通航以來,芬蘭航空北京和赫爾辛基之間的航線共運載旅客約265萬人次。
芬蘭航空在中國市場的30年間經歷了許多令人難忘的「第一次」,這些也印證了芬蘭航空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
1988年,首家開通直飛航線的西歐航空公司。2012年,芬蘭航空開通直飛重慶的航線,成為首家開通重慶至歐洲直航航線的航空公司。2013年,芬蘭航空成為首家開通西安直航歐洲航線的歐洲航空公司。2015年,芬蘭航空接收新一代高效節能A350寬體客機,成為世界第一家執飛A350機型往返中國航線的航空公司。2017年,芬蘭航空在數位化服務上邁出重要一步,成為全球首家啟用支付寶為機上支付手段的航空公司,這一服務升級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乘客的旅行體驗。芬蘭航空持續為中國乘客提供優質的客戶服務,包括本地化服務和含有北歐元素的機上服務。具體而言,芬蘭航空邀請名廚劉一帆為商務艙乘客定製特色餐食「當東方遇上西方」,所有洲際航班均支持支付寶雲支付並配備Wi-Fi連接。為了給中國乘客提供便利,芬蘭航空在大中華地區的洲際航線上配有中國籍機組服務人員,在赫爾辛基機場也有中文標識和中文服務人員,隨時為乘客提供服務。
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時刻,芬蘭航空總裁兼執行長Pekka Vauramo先生表示:「今天我們相聚在此,共慶芬蘭航空在中國運營30周年。這是芬蘭航空的重要裡程碑。在此,對30年來一直支持我們的客戶、政府、合作夥伴及業者致以最誠摯的感謝,正是每一份精誠合作,才使芬蘭航空擁有今天的成績。作為芬蘭的國家航空公司,芬蘭航空希望促進和鞏固中芬之間的良好友誼,進一步拓展在中國的航線網絡,並一如既往地為乘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芬航近年來在中國的市場擴張加速與中國遊客越來越多選擇前往北歐地區旅遊以及通過赫爾辛基中轉歐洲其他目的地有直接的關係,其執行長Pekka Vauramo此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就透露說,芬航可以通過赫爾辛基連接歐洲超過一百個目的地,在設置航班時刻的時候也充分為中轉考慮,比如從中國出發的航線大部分都可以做到早上出發,當天晚上就可以到達歐洲目的地,赫爾辛基機場在中轉體驗上非常順暢。
如果說出境遊乃至昂貴的北歐地區旅遊早幾年還只是少數中國遊客可以體驗,而前往北歐地區的亞洲遊客更多來自像日本和韓國等地區,那麼隨著中國出境遊市場的充分釋放,以及伴隨著聖誕、極光等概念被炒熱的北歐遊客量的增長,中國遊客開始逐漸成為中歐航線的重要客源。在6月1日舉行的芬航中歐旅遊峰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透露,目前中國每年有30萬中國遊客到訪北歐五國。而根據歐洲旅遊委員會會長Eduardo.Santander透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有360萬中國遊客前往歐洲歐洲,是僅次於美國的客源國,而這一數據還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由此可見目前的遊客數量還仍有相當的潛力,這也是全球航空公司都在通過各種方式爭奪中歐客源的重要原因。但一直以來籤證問題是中國遊客前往歐洲的最大阻礙,芬蘭則一直致力於改善這種狀況,芬蘭國家就業與經濟部常任秘書長Jari Gustafsson在北京透露,芬蘭一直致力於釋放中歐旅遊合作的潛能,並在籤證程序上進行簡化,同時已經在中國設立了15個籤證中心,去年來自中國的遊客增加了30%。
芬航也得益於這樣的增長,在公司規模和樞紐地位都不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基礎上充分獲益。芬航全球銷售副總裁Mikko Turtiainen在6月1日接受包括翼旅網在內的記者採訪時透露:「芬航是一家專注於亞洲航線成長型的航空公司,我們在去年的承載乘客人次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200萬人次,在2030年之前要實現每年承載旅客2000萬的目標。現在中國和亞洲是我們戰略的重點,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把主要的這些長途的運力都放在了這個地區。現在我們飛往亞洲的航班數量達到了37個,其中包括了亞洲的19個目的地。」實際上從相關的市場戰略也可以看出芬航在逐漸向中國市場傾斜重要資源,比如2012年和2013年分別成為首家開通重慶和西安到歐洲直航航線的航空公司,在2015年開始接收空中巴士公司最新型的遠程寬體客機A350-900之後,又率先將其投放至中國的航線上,這也是全球首家用該機型執飛中國航線的航空公司。「我們搭載著中國和亞洲的旅客前往一百多個在歐洲目的地。事實上,我們成長的戰略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在地理上的優勢位置。芬蘭航空公司有很多從中國和亞洲飛往歐洲的直飛的航線,因為赫爾辛基這樣一個樞紐航站,它是連接中國和歐洲最短的直線距離,也是我們所依賴的獨特的地理優勢。」Mikko Turtiainen表示。在加大力度投入中歐航線之外,芬航還對其在歐洲地區的運力和航線網絡方面進行調整,「我們在增加運力方面,非常專注於北歐航線的運力提升和增加。比如受到北歐市場歡迎的目的地,裡斯本、斯圖加特、特羅姆瑟,這是挪威的一個海岸城市,也是吸引很多亞洲休閒旅遊遊客的目的地。另外我們也在芬蘭的拉普蘭地區增加了通往歐洲各地的運力和航班次數,可以看到我們把運力的增長基本上都放在了北歐和北極的這些地區。」
「目前來自中國的遊客有一半是通過赫爾辛基中轉到歐洲其他目的地,還有一半是留在本地或前往周邊其他地區,」Pekka Vauramo對本報記者表示,「從赫爾辛基中轉到歐洲其他目的地,最受歡迎的城市是哪些呢?在以前,巴黎和羅馬是最受歡迎歐洲的目的地。但是在兩年前開始,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根據我們整個網絡的數據表現,最受歡迎的是羅瓦涅米,聖誕老人的故鄉,現在是比任何其他歐洲國家更受歡迎、大家更願意去的目的地。」市場已經開始展現出更多的機遇,對航空公司而言就需要去爭取更多的份額,是否能夠從中國獲得更多客源的直接因素,一方面是機票價格,另一方面則是是否可以更符合中國旅行者的口味。芬航首席商務官Juha Jrvinen向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媒體透露,芬航目前除了在機上配備中國籍機組成員以及邀請中國廚師設計餐食之外,還全球首家開通了機上支付寶支付服務。這一舉措使機上免稅品銷售規模翻番,因此芬航目前也正在計劃開通微信支付服務。同時還與中國的合作夥伴合作開通了包括飛豬旗艦店、京東旅遊旗艦店等渠道。在歐洲航空業處在變化的關口,很多中小型航空公司被併購或是停業,因此芬航這樣中等規模的航空公司未來將如何調整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Mikko Turtiainen表示公司目前的戰略包括幾大支柱,比如向數位化轉型,提升客戶體驗,同時也要保持業務能夠持續增長。
「芬蘭整個國內市場比較小,我們只有幾百萬人口,所以中轉旅客的增長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趨勢,這也使得我們必須在運力的配備上有一個平衡,」Pekka Vauramo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運力增長的重點將會放在遠程寬體機上,同時也持續更新機隊和機上設施,目前最重要的投資都在A350機隊,兩年內19架遠程寬體機將全部採用A350。」按照公開的數據顯示,芬航目前一共有79架飛機,其中19架遠程寬體機中有11架是A350-900。同時還運營著36架空中巴士A320系列和24架E190和ATR72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