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智慧多虎爸狼媽式教育不利孩子成長

2020-12-23 山東頻道

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場所,而對於大多數只有一個孩子的中國父母來說,孩子的教育沒有經驗可言,要實現他們的夢,就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因此,當家長的要善於學習、及時總結,掌握家庭教育的智慧。

智慧1、家長是孩子最忠實的老師。

美國人赫伯特說過:「一位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教師」,事實正是如此。著名美籍華人趙小蘭在談到她為什麼能成功時說:我身後有一位成功的男人,我的父親趙錫成。他有6個女兒,4個哈佛,一個哥倫比亞大學,還有一個瑪麗女子學院。趙錫成有一句話,什麼是成功人士?自己事業的成功,只成功了一半,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很欣賞這句話,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理智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所以,我的理念是:孩子的事沒有小事,有些事會影響他的一生。孩子的成長機會只有一次,能伴隨孩子的成長,為他傾心付出的時間可能就那麼一段,機會失去了,再也找不回。因此,我期待我們所有的家長成為孩子的知音,成為孩子親密的朋友。

 

智慧2、虎爸狼媽式的教育不利於孩子成長。

中國的家長,大多沒受過專門訓練。即使有,也只是長輩們說的「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離方向。一本叫《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書賣了幾百萬冊,正是父母們這種心理的反應。過度關心,過度照顧會剝奪孩子成長的空間。《揚子晚報》的記者調查發現,現在的不少大學生不知道怎麼安排生活。你想,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不考慮任何事,不明白管理自己,怎麼會成長呢?

而走向另一個極端的過多限制、過多幹涉也會阻礙孩子潛能的釋放。我們常常居高臨下:「你是我生的,我讓你聽,你不聽,找揍!」幾年前,在美國,有個華裔提出家長要做「虎爸狼媽」,我當時就不贊成,即使孩子上了好大學,那大學以後呢?即使成功,也只能是個案。因為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那些宣傳在誤導父母。

智慧3、有道德的人更聰明是教育的常識。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築人格長城。而家長容易陷入一俊遮百醜的誤區。只要分數高成績好,父母就放心了。事實上,知識只能管某個階段,而道德影響人的一生,我的教育生涯中,感受最深的是德者智。知識的缺陷可以彌補,而道德出了問題,不可挽救。

 

智慧4、無限地相信孩子發展的潛力。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愛孩子每一次的成長機會,欣賞他們的成長,欣賞他們的言行。孩子的潛力是無法估量的。現代科學的研究早已證明,正常人大腦的能量只用了25%左右。現在中、美、俄,都在進行腦科學的研究,想了解人的潛能到底有多大。有個事實:一個9歲的孩子隨父親出去旅遊。路上車胎爆了。父子二人下車,準備換車胎。結果這時千斤頂壞了,一下把父親的腿壓在車下,情急之中,這9歲的孩子居然用雙手把車抬起來。事後,人們又讓孩子抬汽車,他怎麼也抬不起來了。所以,不管怎麼說,我們要相信孩子有無限的潛力。殘疾人周舟不也成為很棒的指揮嗎?聾啞女孩周婷成長為美國著名大學的高材生,正是其父周洪賞識教育的傑作。

智慧5、培養孩子的特長。

家庭教育中切不可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應該讓孩子具有遠大的目標、廣泛的興趣、熱烈的情感、堅強的意志、獨立的性格。人最幸福的事是讓他喜歡一件事情,哪怕是種花、養小動物,使業餘時間、精力有所寄託。

那麼,什麼愛好最好?特色最重要。有了愛好的孩子,即使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名牌,也會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我欣喜地發現,現在的90後、00後不少孩子有特長,有的愛音樂,有的愛繪畫,有的愛好文學,有的愛運動、喜歡各種球類,有的重史學研究,有的愛數理分析,還有的注重環境考察,這多棒!很多偉人、名人、優秀人才,用特長豐富了自己的生活(李嵐清的篆刻、鄧小平的橋牌、普京的武術、錢學森的小提琴,還有李肇星的詩歌等等)。

每個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長道路,但他(她)的愛好,會提升孩子一生的生活質量。

 

智慧6、讀書,是孩子們淨化靈魂,升華人格的重要途徑。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讀書是主要任務。但現在學生除了讀教科書之外恰恰很少讀書。凡是讀書多的孩子,一般來說,其視野必然開闊,其精神必然充實,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愛讀書的民族,如猶太人。近代史上三個最偉大的人物均來自猶太民族:馬克思以唯物辯證法改變了人類對社會的看法,愛因斯坦以相對論確立了嶄新的宇宙觀,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讓人更準確地了解自身。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猶太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最多的也是猶太人。他們讀書的態度近乎宗教。孩子剛生下來,就用蜂蜜塗在書上,讓孩子舔,意思是讀書才能甜蜜。他們也絕不允許把書踩在腳下。他們每人年均讀書60本。

一個不讀書的人是走不遠的。是否讀書跟他是否大學畢業沒有關係,書才是真正的大學,才是讓人精神成長的樂園。

智慧7、寫日記是個好習慣。

通過寫日記,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和深化思考;可以鍛鍊他們觀察生活的能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可以讓子女傾訴自己的情感,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培養他獨立的個性和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可以鍛鍊他的意志,開闊他的心胸,淨化他的心靈。

不僅孩子寫、老師寫、父母也可以寫,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有的甚至徹底改變了一個孩子,一位家長,一個學校的狀態。因為要想寫得精彩,就必須活得精彩,做得精彩。如:美籍華人作家、畫家劉墉,「一個很認真生活,總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最終,父子合著一本書《創造雙贏的溝通》。

 

智慧8、等待花開,每個孩子都有他燦爛的季節。

教育是開發生命的事業,每一粒種子都有適合自己的土地;每一棵草都會開放自己的花朵;每一個人都有其存在的獨特價值,各有所長,都是優秀的。

但是,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裡綻開!每個孩子都有開花的季節,有他屬於自己的燦爛的日子!美國女科學家麥克琳·託克81歲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她說:「我是一朵秋天裡的雛菊。」

那麼,我們是否尊重了孩子成長發展的規律,是否做到了耐心地等待他的綻放?中國的差生王楠子到美國成了繪畫的天才獲得全美動畫比賽冠軍,被譽為天才學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是否應該讓我們深思?

相關焦點

  • 北大學霸:每一位優秀孩子的背後,都藏著一位「虎爸狼媽」!
    北大學霸:每一位優秀孩子的背後,都藏著一位「虎爸狼媽」!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孩子優不優秀,未來是否成才,很大情況下取決於父母從小的家庭教育。而每一位優秀孩子的背後,一定藏著一位「虎爸狼媽」!我能夠考上北京大學,一半來源於我自己的堅持與努力,另一半則來源於父母從小的「虎爸狼媽」式的家庭教育。出生於農村家庭的我,父母從來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們卻有著普通父母沒有的格局與遠見。他們,從小對我的要求就特別嚴格,甚至於近乎苛刻,有時我都懷疑我是否與他們沒有血緣關係。
  • 家庭教育微課堂——「虎爸狼媽」對孩子的性格影響有多大
    家庭教育微課堂——「虎爸狼媽」對孩子的性格影響有多大 2020-08-28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虎媽虎爸」的打罵式教育真的管用嗎?你支持虎爸虎媽的教育嘛!
    在中國,孩子是整個家庭的中心,《虎媽貓爸》這樣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家庭中,所有動物家長几乎都在圍繞兔妞一個人轉,孩子承載了整個家庭的希望。 教育部門不提倡「虎媽」、「虎爸」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們來說,父母是自己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的監護人。家長們必須明確自己的主體責任,不能隨隨便便就打孩子甚至是責罰孩子。
  • 朱軍:不贊成狼媽虎爸教育模式
    討論結束後朱軍委員對於教育問題接受了本網記者採訪。  記者:對於現在社會上這種狼媽虎爸教育現象您怎麼評價?  朱軍:我認為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不能代表全部,如果只關注這種極個別的現象會讓我們自己的眼界變窄。  記者:您會這樣教育您的子女麼?  朱軍:我不會,這只是一種現象而已。
  • 「虎媽虎爸」的打罵式教育真的管用嗎?又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從古至今,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教育始於一個人的出生直至生命的結束,對人所產生的意義是深刻而永久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教育方式更為重要。近年來,「虎媽虎爸」一詞漸漸出現在社會大眾的視野,一位「虎爸」用打罵式的教育將女兒培養考入清華大學的新聞,引起社會熱議,更有父母紛紛效仿。到底打罵式教育是否管用,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尤其是兒童時期,孩子是最為容易犯錯的時期。
  • 「虎爸狼媽」的教育真的合適嗎?孩子自卑的產生,這可能就是源頭
    當我聽到這些的時候,我其實想到了我自己的成長,我爸媽對我的教育類似於放養式,他們除了對我的「人品」問題進行指點,其他的事情,他們更多是讓我自己去判斷,很少會幹涉我的日常生活。我們不能說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是好的,但是我想寫下這種教育的利與弊,讓家長們自己去評判。
  • 抑鬱焦躁低齡化 「虎爸狼媽」需警惕
    這些低齡化的病患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都有著極其嚴厲的父母,俗稱「虎爸狼媽」,他們認為孩子做得好是應該的,一有瑕疵就糟透了。劉晏華說,當家長對孩子的關注點不是你做成了什麼,而是你沒做成什麼時,那麼孩子怎麼會快樂呢?  [實況]你能相信嗎?這樣的父母說我們對孩子是沒有要求的,我們只希望他快樂。他們認為快樂就是任何東西要爭先,能夠不被淘汰。
  • 學生VS家長 辯出家庭教育好方法_中國婦女報<20201214期>第6版:家教
    照片為辯論會現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許真學 文/攝「嚴厲是虎爸狼媽式教育的特徵而非全部,虎爸狼媽式教育可以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制定明確的目標……虎爸狼媽式教育有利於孩子成長。「孩子需要以朋友身份相處的父母,他們考慮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在愛與自然的環境中成長……虎爸狼媽式教育不利於孩子成長。」12月4日下午,一場「劍拔擄張」的共商新時代家庭教育觀辯論賽在四川省自貢市匯東實驗學校展開,4名初二學生和4名家長就「虎爸狼媽式教育是否有利於孩子成長」展開辯論。
  • 家庭教育:家長應多鼓勵孩子 摒棄「虎爸狼媽」教育
    據美國媒體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助理教授周慶發現:由「獨裁型」的父母養育的孩子(如《虎媽戰歌》中的父母),其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由「虎媽狼爸」教育出來的孩子容易表現出對外界環境的適應不良,如抑鬱症、焦慮症和社交技能差。
  • 家庭教育中,虎媽和貓爸,哪一種管教對孩子有益,如何平衡教育
    但是在我們的傳統思維中,爸爸作為一家之長,就是要挑起一個家的重任,媽媽就需要在家照顧孩子,教育孩子。以前的觀念中,爸爸就像狼一樣,充滿血性,讓人心生畏懼,媽媽就像小白兔,溫順,討人喜歡,而現在兩個人身份互換,讓很多人難以置信。
  • 梁啓超家訓當為虎爸狼媽借鑑
    梁思禮是梁啓超最小的兒子,梁家九個孩子個個成才,其中三位是院士。梁啓超順其自然、「憂患」為樂等家訓,當給如今的虎爸狼媽以借鑑。  近日,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之一梁思禮逝世。關於梁思禮,人們或許還不知道他的另一重身份——他是梁啓超最小的兒子。而在梁家,九個孩子個個成才,其中三位是院士。梁思禮院士的逝世,也讓人們開始討論起梁氏家訓與梁家群彥。
  • 金庸的教育信條:要想孩子成才,必須虎媽虎爸!
    國人教育流行虎媽虎爸的教育方式,相信嚴師才會出高徒,在金庸武俠世界中,好像也是如此。像楊康、慕容復等出身在豪門世家中,雖然從小衣食無缺,但過度安逸的環境,卻使得兩人抗壓性不足,造就後來悲劇的命運。相對的郭靖、喬峰等則都有著惡劣的童年經驗,在苦難與磨難中成長,最後發展為一代大俠。
  • 「鬥媽」激戰「虎媽狼爸」拷問中國式家庭教育
    近期,繼「虎媽」、「狼爸」之後,一部《鬥媽大全》將中國的家庭教育再次推向前臺,有人說,或許它是對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一次小顛覆,也有人說,它只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往前走了一小步。就此,本報記者分別採訪了幾個孩子和家長,他們對「鬥媽」各有所想,而教育界專業人士也對此各有所思。
  • 虎媽貓爸式教育,是最常見的,也是最糟糕的家庭教育!
    文丨木棉媽媽家裡有小孩兒,必須讓他怕一個人,要不孩子管不住啊!這貌似是很多父母都比較同意的觀點,在家庭教育中,這種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虎媽貓爸式教育越來越流行。這就是家庭教育中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法,用時尚一點的說法是「虎媽貓爸」搭檔法。為什麼這麼多父母熱衷於這類教育呢?有寶媽說:你看兩個人管孩子,你要兩個人都嚴厲吧,看著孩子也挺可憐的,但是如果兩個人都對孩子寬容,那是不是會把孩子慣壞呢?這種方式挺好,一個嚴,一個松,對孩子挺好的。
  • 家庭教育中,虎媽和貓爸,哪一種管教對孩子有益,如何平衡教育
    但是在我們的傳統思維中,爸爸作為一家之長,就是要挑起一個家的重任,媽媽就需要在家照顧孩子,教育孩子。以前的觀念中,爸爸就像狼一樣,充滿血性,讓人心生畏懼,媽媽就像小白兔,溫順,討人喜歡,而現在兩個人身份互換,讓很多人難以置信。
  • 《虎媽貓爸》虎媽趙薇很強勢,貓爸佟大為對女兒比較溫柔!
    ,講真的,女主的這種虎媽式的教育,她的方法有點太過了,孩子都快讓她逼瘋了,有必要嗎,自己的童年就不快樂,為什麼要讓孩子也如此的痛苦呢,希望廣大觀眾能吸取教訓,正確的對待孩子的成長問題!《虎媽貓爸》聚焦教育問題,「虎媽」畢勝男很強勢,對孩子要求極高,「貓爸」羅素對女兒則十分順從,經常聯合女兒騙媽媽,夫妻二人在教育上產生了分歧,再加上羅素前女友唐琳的加入,讓夫妻二人產生了更多的摩擦。
  • 「虎媽貓爸」與「貓媽虎爸」,哪種家庭孩子更有出息:差距明顯
    一次孩子犯錯了,寶爸和兒子一起被罰跪,事後閨蜜認為很正常。不過,在我看來有些過了,再怎麼說奶爸也是兒子的父親,應該和媽媽一起教育孩子,而不是一起被罰跪。這樣下去兒子很容易變成「媽寶男」,長此以往男孩子會越來越娘,懲罰可以用別的方法,妻子在孩子面前要和老公一起教育孩子,而不是讓他下跪,否則這男孩長大以後天天跪媳婦去了。
  • 孩子學習,一定需要家長「逼迫」嗎,虎爸狼媽的做法是否正確?
    孩子學習,一定需要家長「逼迫」嗎,虎爸狼媽的做法是否正確?經常可以聽到一些家長的抱怨,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也有些家長表示有些年齡段的孩子就是過於貪玩,很正常,家長誘導慢慢就會好了。緊箍咒總是有唐僧的念叨,小編的爸爸可不是唐僧,脾氣非常非常暴躁,只要在他的視線以內,小編沒有出現,沒有學習,輕則一頓罵,重則一頓皮鞭(當然棍棒教育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小編皮糙肉厚出於逆反心理,越挨打越不屑,甚至對學習更加不上心。其實你看,有時候強迫孩子學習並不會起到多大作用,甚至會起到反向作用,使孩子逐漸覺得學習就是自己的一種負擔。
  • 6場唇槍舌戰激辯家庭教育 四川自貢舉辦共商新時代家庭教育觀辯論賽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攝影報導「只有虎爸狼媽式的教育才可以明確地有目標地給予孩子引導,助他成長成才」「我們不贊成虎爸狼媽的教育方式,因為孩子需要更多的愛與陪伴」……12月4日下午,一場關於「虎爸狼媽式教育是否有利於孩子成長
  • 「全家總動員,和諧共成長」家庭教育辯論賽集結號吹響了!!!
    「全家總動員,和諧共成長」家庭教育辯論賽集結號吹響了!!!,幫助青少年學生懂感恩、知回報,由自貢市婦兒工委辦、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體局、市民政局、市婦聯主辦,自貢市心靈花園婚姻家庭教育諮詢中心承辦的「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共享新時代家庭觀」家庭教育辯論賽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