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私人花園,莫奈畫中的世界

2021-02-07 良倉

吉維尼位於法國西岸的一個小山坡上,和緩的坡地一直延伸到塞納河邊,傍晚時分,暮色染上了幾分蒼翠。遠方的群山隱沒在陰影裡,一家家燈火亮起,整個鎮子籠罩在土灰色的煙霧中,即將陷入酣睡。


小鎮的另一頭有座花園,人們只能遠遠地看見它的圍牆,還有光影流動的幾叢樹葉。一片雲飄過來,隨即又飄走,從陰影中射出了燦爛的顏色。只一縷微露的光亮,就使人充滿了一種模糊的、昏昏然的快樂。

人們後來稱它為莫奈花園,從始至終,這座花園都只有一個主人。


有趣的是,一位非園藝師設計的花園,一位將要失明的人所設計的花園,竟然在一個世紀後成為了全人類的財富。




闖入另一個世界


1883年,莫奈43歲,正是身心俱疲的時候。妻子一年前患病離世,事業也毫無起色,儘管已經在藝術界嶄露頭角,但因為不被主流認可,生活上仍十分窘迫。他曾在給好友左拉的信中寫道:家中無法生火,兩個孩子餓得整夜整夜睡不著。昨天我跑了一天也未借到錢,如果明晚我付不出600法郎,我們將被趕到街上。


一個平常的日子裡,苦悶的莫奈乘火車外出散心,偶然發現了隱藏在爛漫中的吉維尼,瞬間被擊中了,仿佛這座小鎮就是在等待他的到來而佇立在此。幾乎是電光火石間,他決定接下來的人生要在此度過。


往後的幾十年,再沒長久地離開過這裡,正如一篇小說中寫的那樣:「在離開庸碌複雜的城市後,我遇見了一個寧靜的小鎮,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也許這是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因為經濟拮据,初到吉維尼時莫奈只能帶著孩子租住在當地一戶人家裡,小鎮不大,有新面孔到來第一時間就會傳遍,起初大家紛紛對莫奈表示好奇,當聽說莫奈是個畫家後對他沒有了好臉色。


對吉維尼的農民來說,他們原本生在一個封閉如牢籠的環境,其中只有一種話語,只有一種思想,只有一種生活方式,只有一條道路通往未來,畫家意味著不務正業。


於是人們試圖將這個闖入者驅逐,莫奈對著柳樹寫生,人們就把柳樹砍了,莫奈對著草堆寫生,人們一把火將草堆燒了,氣得莫奈抓耳撓腮卻又無可奈何。

▲ 花/莫奈/1885/佳士得拍出4,167,500美元

正當莫奈絕望之際,命運卻似乎從這時開始眷顧他,在吉維尼生活的這幾年,印象派逐漸聲名鵲起,作為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價格也一路攀升。終於在1890年他買下鎮上一間農舍,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或許是不安全感作祟,他緊接著又買下不遠處一塊土地,想要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景。





打造自己的風景


被莫奈買下的農舍經過歲月腐蝕早已辨不出最初的模樣,院子裡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莫奈首先改造的便是這棟二層小破樓。


外觀上,所有的門窗均被重新染上明亮的綠色,綠色是莫奈最愛的顏色,搭配淺粉色的外牆顯得活潑又不失莊重,原先附著在牆壁上自由生長的藤蔓並沒有被除去,而是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混合著老樹和頹牆別有一番韻味。

▲ 門窗都被染上明亮的綠

就連最著名的建築設計師都得承認,莫奈設計的每一個門、窗、布局,都好像是優雅的精密儀器,並有著永不倦怠的能量,在確保每件事的完成度上,所有細節都落實得無可挑剔。


室內則充滿明快氣息,將色彩運用到了極致。一樓廚房被布置成藍色,牆壁、桌椅、裝飾皆為藍色,古銅色的器皿和餐具放置在櫥柜上,與這片藍色海洋形成和諧的畫面。


同廚房相鄰的餐廳是明晃晃的黃,並非是典雅復古的棕黃,而是耀眼的正黃。繽紛色調使得餐區變得明快起來,不難想像,客人在這裡用餐時心情一定是愉快而又輕盈的。

▲ 餐廳是純正的明黃色


牆上掛滿了日本浮世繪作品,這些都是莫奈的心頭摯愛,他曾坦言,浮世繪對他的藝術啟發非常大,不僅在作品中能看到浮世繪的影子,在整個環境設計中,也透露著日式元素。


客廳並無太多裝飾,牆壁上主人的畫作掛得滿滿當當,布局隨意舒適,沙發、桌子、藤椅均是最樸素的樣式,似乎在告訴人們:只需認真觀賞作品就夠了。


當然,光線是必須要充足的,朝南的窗戶幾乎佔據了一整面牆,用窗戶來展示力量而不是牆,窗外是被陽光碾碎的風景,窗內是談笑的人們。

▲ 光透進來,照得牆上的畫也有了光輝


莫奈極愛閱讀,平日裡手中拿的不是畫筆就是書本,書房採用了簡潔的風格,主色調依然是藍色,只是不再大面積使用,暖色燈光搭配簡潔的藍色線條,置身其中,外界的喧囂仿佛自動被隔離了,只剩下一片寂靜。


坐在書桌前,哪怕什麼也不做,靜靜沉思也是莫大的享受。



穿過淡藍色的門廊,就是整棟房子中最為溫馨的臥室,明黃色的船搭配米色牆壁,淡雅宜人,寬大的落地窗使屋內光線充足,躺在溫暖的房間,也許就能忘掉一天的疲憊,忘掉黑夜,以及比黑夜更黑的東西。 


莫奈花園的四季



在莫奈的觀念裡,環境不是孤立存在的,春天屋頂上漂浮著鴿子的哨音,夏天有冗長的蟬歌,秋天風鈴在屋簷底下呼呼作響,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隻羽毛蓬鬆的老麻雀。為了能仔細觀賞大自然,莫奈決定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四季。

買下房子後,莫奈僱了5個園丁來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花園,因為這座花園,莫奈晚年時常感恩命運,「除了畫畫和園藝,我一無是處」,他曾如是說。


莫奈花園總共分為兩部分,緊挨著居所的是陸園,不遠處被煙柳和霧氣纏繞的則是水園,兩座園子風格不一,卻同樣生機勃發。

▲ 陸園


漫步在莫奈花園中,貪婪地呼吸著園中空氣,所有情緒都化作一股溫柔和激情在胸膛中澎湃,試圖從自我中解脫出來,融入這用草木打造的感動中。

▲ 莫奈在園中


綠色鋪滿了整座園子,但比起水園的綠,陸園的綠似乎成為了襯託,主角是那些紅的、紫的、黃的花朵以及各式各樣的樹木。陸園還有一個名稱「諾曼第花園」,只因這園裡種的並非是普通植物,絕大多數都是莫奈從日本引進的稀有品種。
莫奈深愛日本浮世繪,園子的設計也以東方美學為標榜,崇尚「野生花園」精神——讓植物在花園中按照自己的天性恣意生長。

▲ 園中野蠻生長的鮮花


在色彩布局上卻暗藏玄機,假如仔細觀察可以看出,莫奈用綠色植物做背景,視覺上看起來遙遠而深邃,其他顏色則無序排列,營造一種逼仄感。

與陸園的熱烈不同,水園是靜謐的。池塘的水緩慢流動,這是從塞納河引入的水流,在池中短暫停留片刻,最終變成隱蔽的清溪,流回塞納河裡去。一道日式拱橋橫跨在水面,橋上纏滿了紫藤,橋下是一叢叢的花團。

蔥鬱的柳樹和竹子將水園層層包裹,水面鋪了睡蓮,這些神秘的睡蓮後來佔據了莫奈大部分繪畫主題。

▲ 莫奈花園的睡蓮

▲ 睡蓮/莫奈/1914/佳士得拍賣價格為84,687,500美元▲ 睡蓮/1919/佳士得拍賣價格為40,921,250英鎊

莫奈每天三點鐘起床,在池塘邊支起畫架,仔細記錄著園裡不同時分的變化。「我曾以為留住光,就可以留住你」,清透冰涼的水園是上帝開的方子,治癒了莫奈前半生所有苦楚。

▲ 莫奈與法國總理克雷蒙索在橋上


花園初步形成的時候,莫奈長子不幸離世,邁入花甲之年的莫奈更顯孤獨,在老友勸說下,莫奈在庭院中重新建造了一個長23米、寬20米、高15米的大畫室,寬闊明亮的畫室催生了《睡蓮》系列大型畫作。

▲ 睡蓮系列局部/莫奈/1926

老友們時常造訪新畫室,室內塞滿了畫架和工具,常春藤已經在屋頂上生長。你會覺得莫奈的好朋友雷諾瓦曾經來這裡喝過一瓶葡萄酒,並會在任何時候回來完成他的畫作,那些泛泛的悽惶在顏料和笑聲中被悄悄抹了去。

作畫間隙,莫奈喜歡時而在種滿綠色植物、立有灰石圓柱的花園裡駐足。此時的莫奈患上了嚴重的眼疾,從遠處看去,景物已經變得如此陌生。於是他想,索性隨它去吧,就算瞎了也還是要畫的。


沒有了顧及以後莫奈畫風自由到了極致,經常隨性而作,任由顏料和畫筆揮灑開去。


▲ 莫奈潦草的畫筆


莫奈對生活的全部熱愛都藏於此:這是對於世間求而不得之物默然不語的激情,是隱藏在熾烈之下的苦澀。聽見的只不過是自己腳下的步履聲,或者是空中飛過的鳥群,身影在眼前牆上仍有日光處掠過。




「我曾以為留住光,就可以留住你」



二戰時期,這座陪伴了莫奈40年時光的花園被毀於一旦,滿園的珍稀花草就像打翻的顏料盒散落一地,池塘漂浮著昏黃汙灰的泡沫,全無平日裡的清澈。


戰爭結束後,政府出錢修復整個園子,吉維尼小鎮來了更多外界的人,他們急切地闖入這座神秘花園,就像當年莫奈急切地想要留在吉維尼一樣。

真正能理解這座花園的人少之又少,我們只是朦朧地覺得這是一座非同尋常的花園,大部分人來這裡也只是為了視覺上的滿足,而那些不可言說的東西,早已在一百多年前隨主人永遠消失。

遠方的群山仍隱沒在陰影裡,一隻燕子飛過上空,吉維尼小鎮響起了第一聲晨鐘,仿佛在問:假如當年莫奈乘坐的火車沒有經過這裡,會不會一切都不一樣?





[ 感謝今日作者 ]

LicorneUnique

ID_LU-Paris







相關焦點

  • 最美的私人花園,莫奈畫中的世界
    往後的幾十年,再沒長久地離開過這裡,正如一篇小說中寫的那樣:「在離開庸碌複雜的城市後,我遇見了一個寧靜的小鎮,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也許這是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陸園▲ 水園漫步在莫奈花園中,貪婪地呼吸著園中空氣,所有情緒都化作一股溫柔和激情在胸膛中澎湃,試圖從自我中解脫出來,融入這用草木打造的感動中。
  • 世界十大最美花園,全球最美的花園
    儘管其實私家花園,但是它通過蘇格蘭花園計劃每年開放一天以為慈善團體麥琪癌症中心籌款,被評為世界十大花園之首,是世界最美花園之一。整個花園,蘊藏的是博大宇宙的奧秘。花園內花花草草的建造設計都源自科學圖形和數學的靈感,給人一種非常奇幻美妙的感覺。這座私人花園每年只開放一天,為慈善團體麥琪癌症中心籌款,要去的寶寶們查好時間,別撲空哦。
  • 旅行:吉維尼包括莫奈花園,巴黎香檳區私人一日遊
    吉維尼包括莫奈花園和墓址小團體半日遊如果你是克勞德·莫奈的粉絲,那麼從巴黎到吉維尼花園的導覽遊是一項必做的活動。看看這位偉大的印象派藝術家在那裡生活了40年,在漫步日本花園和觀賞睡蓮時欣賞熟悉的風景。從莫奈的生活工作及其家人的信息指南中學習。這個小團體旅遊僅限八人,確保個性化的關注。
  • 旅行:吉維尼包括莫奈花園,巴黎香檳區私人一日遊
    吉維尼包括莫奈花園和墓址小團體半日遊如果你是克勞德·莫奈的粉絲,那麼從巴黎到吉維尼花園的導覽遊是一項必做的活動。看看這位偉大的印象派藝術家在那裡生活了40年,在漫步日本花園和觀賞睡蓮時欣賞熟悉的風景。從莫奈的生活工作及其家人的信息指南中學習。這個小團體旅遊僅限八人,確保個性化的關注。
  • 藝術目的地 | 世界上最美的睡蓮:莫奈的花園故居
    通過莫奈基金會的幫助,莫奈的房子和花園在1980年復原,之後便向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開放參觀。       如今,莫奈的花園故居已經成為了最能夠觸及到這位大師的地方。這裡如同一處沉浸式體驗的藝術現場,處處重演著莫奈筆下的畫面。房屋內除了展示莫奈的紀念品和他一生中的其他事物外,房子中還留存了他收集的日本木刻版畫,而這座花園、池塘和房子,也成為了不少人心中不得不去的法國景點之一。
  • 莫奈花園:曾經最美的私家花園,如今每年接待60多萬遊客
    提到莫奈,即便是很多沒有學過美術的人也知道他的大名。這位傑出的畫家是法國印象派之父,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具影響力的一位。如果說莫奈在繪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麼他的花園則是這一筆中非常絢麗的色彩。莫奈的花園是莫奈從1883年到1926年逝世在法國吉維尼(Giverny)一直居住和創作的地方。當時莫奈坐火車經過吉維尼的時候,就被這裡寧靜的氛圍和秀麗的景色所吸引,於是決定搬到這裡居住。此後40幾年的時光,莫奈都在這裡居住和創作。莫奈花園由莫奈自己設計完成,他自己也表示「花園是我最美的作品」。
  • FLOWER NINE 私人高級定製 「莫奈的花園」 主題發布會
    2019年7月21日,FLOWER NINE 私人高級定製 「莫奈的花園」 主題發布會攜手儀式家於中國油畫院華麗亮相,一場關於時尚與文化共融共生的盛宴正在進行。眾星齊聚,來自全國各地數十位千伶百俐的小天使們在旖旎虹光中演繹了藝術的新形式,服裝美學的新力量。紅毯仿佛鋪開的畫軸,亦或一條連接藝術時空的傳送帶。
  • 世界十大最美花園,全球最美的花園
    儘管其實私家花園,但是它通過蘇格蘭花園計劃每年開放一天以為慈善團體麥琪癌症中心籌款,被評為世界十大花園之首,是世界最美花園之一。整個花園,蘊藏的是博大宇宙的奧秘。花園內花花草草的建造設計都源自科學圖形和數學的靈感,給人一種非常奇幻美妙的感覺。這座私人花園每年只開放一天,為慈善團體麥琪癌症中心籌款,要去的寶寶們查好時間,別撲空哦。
  • 她是莫奈畫中最美的女人——莫奈生命中的三位女性(上)
    印象派大師莫奈不僅如此,莫奈還是一位植物學家、園藝大師,他在莫奈花園中的幾百種植物很多都是他親自培植的。這位大師之所以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把一生投身於最美的事業——畫與花,而沒有被世俗生活侵擾,這,跟身邊的女性密不可分。
  • 為什麼莫奈那麼喜歡畫花園?
    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是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在吉維尼的花園,這個美麗的花園是他500多幅繪畫作品的主題。莫奈把花園不斷變換的風景看作是畫廊裡的畫,一年四季用不同的作品進行展出。其他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如馬奈、雷諾瓦、卡薩特、卡耶博特和巴齊耶等都擁有自己的花園,而莫裡索、西斯萊和凡·高等則實地考察並描繪了許多花園。
  • 它分為花園和水園兩部,樓前是莫奈自稱「是我最美的作品」的花園
    莫奈花園位於巴黎西北方向88公裡,屬於上諾曼第省。1883年,莫奈坐火車經過這裡時被這裡所吸引,於是搬來此居住。43年的時間,莫奈一半的人生在這裡度過,創作了無數著作。莫奈自稱「花園是我最美的作品」。莫奈花園分為花園和水園兩部,樓前是莫奈自稱「是我最美的作品」的花園,佔地約一公頃。據說還和當年一樣的布置,滿園絢麗多彩,百花爭豔。 莫奈喜歡花草,崇尚自然,所以沒有按 法國 傳統的方式按幾何圖案修剪的整整齊齊,花草都自然生長!莫奈花園我是大愛的,繁華似錦,小屋色調清新,起居便捷,當你真切的站在日本橋上,看一眼池裡恬靜的睡蓮,也許給你一支筆,你也想畫出眼前的燦爛。
  • 莫奈:花園是我最美的作品
    尋訪莫奈花園  仲夏時節,最適合去位於巴黎西北部吉維尼(Giverny)小鎮的莫奈花園尋訪,各樣的綠在眼波裡暈開,歡愉在淺藍的天空中浮蕩。  置身於花園中央的玫瑰花廊下,那塗抹在綠意間的,是盡極夏之榮華的色彩:虞美人的石榴紅裙、鳶尾的紫藍角帽、藤蘿的淡紫長紗、牡丹的妃色步搖……還有番紅花、風信子、玫瑰、繡球花、歐石楠……色彩之多,你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都錯落其間,融合在光影中,緩緩凝成一幅幅畫作。正是這花廊,向北連接莫奈故居,往南通向那著名的睡蓮塘。
  • 文靜鏡頭裡的莫奈花園
    Le jardin est ma plus belleœuvre 花園是我最美的作品 ——(法)莫奈 提起莫奈,第一反應便是油畫《日出·印象》——橙紅的太陽,淡紫色的海水,與天邊交際,近處的船似乎在搖曳前行……
  • 莫奈:花園是我最美的作品
    ,是普遍的知名,「印象派」、「日出」、「睡蓮」……記不起從什麼時候,這些關於他的最初印象就不自知地種在腦海中,直到在他居住了半生的吉維尼花園裡綻放開來。  尋訪莫奈花園  仲夏時節,最適合去位於巴黎西北部吉維尼(Giverny)小鎮的莫奈花園尋訪,各樣的綠在眼波裡暈開,歡愉在淺藍的天空中浮蕩。
  • 世界名畫莫奈的《花園中的女人》
    莫奈是印象主義運動中最具光芒和貫穿整個過程的代表人物,1840年,他出生於巴黎一戶小資產階級家庭,在勒阿弗爾度過了青少年時期。就是在那裡他碰巧結識了尤金.布丹,後者說服他放棄能賺取零用錢的諷刺漫畫而轉向戶外風景繪畫。
  • 每日一畫|克勞德·莫奈《阿讓特伊藝術家的花園》
    克勞德·莫奈《阿讓特伊藝術家的花園》《阿讓特伊藝術家的花園》描繪的是莫奈位於阿讓特伊的花園,一對情侶在藝術家花園散步的場景。他們可能是莫奈的朋友或者是親戚,親暱的樣子不由得使我們聯想到他們的關係。這樣一個美妙的柔柔軟軟的好天氣,可能在晨間,也可能是午後,總之一切都令人陶醉不已。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裡蹦跳著走來了。初夏的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銅錢大小的粼粼光斑。 這幅畫向我們展示了藝術家花園的奇妙。也證明了克勞德·莫奈是一位狂熱的園藝家。
  • 世界名畫莫奈的《花園中的女人》
    莫奈是印象主義運動中最具光芒和貫穿整個過程的代表人物,1840年,他出生於巴黎一戶小資產階級家庭,在勒阿弗爾度過了青少年時期。就是在那裡他碰巧結識了尤金.布丹,後者說服他放棄能賺取零用錢的諷刺漫畫而轉向戶外風景繪畫。
  • 定格花園庭院最美的瞬間,就是把它畫下來!
    花園庭院是大自然的一個小縮影,這種自然的美吸引無數藝術家以花園景色為題材,留下無數名作,甚至因為繪畫的需求還促進了園藝的發展。莫奈就曾說過「如果他不是個畫家,那他一定是個園藝家或植物學家」,他聞名世界的「莫奈花園」你一定聽說過,莫奈一生用了500多幅畫來描繪它。
  • 桃園觀音鄉「莫奈的花園」(圖)
    莫奈花園美景之一 莫奈花園美景之二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臺灣媒體介紹,桃園觀音鄉有個「莫奈的花園」,整個庭園景致依著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名畫1890年間,莫奈買下此地,並在此建起房舍、搭起拱橋、種起睡蓮、柳樹與多樣植栽,並依著這些如夢似幻的庭園景致、配合每天不同的光影變化,創作出諸如睡蓮、日本橋等名畫,這個花園場景至今依然存在,是巴黎的旅遊勝地。   不過,類似的庭園景致也在臺灣桃園觀音鄉莫奈的花園真實重現。
  • 她用16年時間把自己的庭院打造成「中國的莫奈花園」!
    畫家莫奈在世界上是眾所周知的,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畫家,也是一位偉大的園藝家。莫奈花了數十年時間致力於莫奈花園的創建和翻新。創造了一個風景如畫的花園在中國的安徽,也有一個美麗的花園,就像天堂一樣。被稱為「中國的莫奈花園」。花園的女主人是一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