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國企牽引 鄉村振興

2020-12-19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莆田:國企牽引 鄉村振興

  使用手機APP,打開「壺蘭鄉村」服務平臺,點擊「名優產品」選項,即可在線購買各種農副產品。這些產品大都來自莆田欠發達地區,品類多樣,包裝新穎。

  「既助力脫貧攻堅,也使國企進一步做大做強。」近日,在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倪成威如是說。

  整合資源,組建新國企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2月,莆田市委常委會議定,在南日海洋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打造全省首家以鄉村振興為主旨的地方國企。

  南日海洋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主要在南日島從事漁港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架構重置,資源整合,縣區聯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產業、鄉村文旅產業發展,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農民增收。」倪成威說。

  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後,整合了全市涉農資源,下設12家一級全資公司,並以1縣4區為單位,組建了5個振興鄉村子公司,總公司佔51%股權,子公司佔49%股權。2018年至今,已累計歸集「破殼消薄」資金2.6億多元,涉及294個鄉村。

  「這些資金有各級政府下撥的,也有村裡自有的,全部投入到公司現有的項目和產業中。」倪成威介紹說。

  2018年底,294個「空殼薄弱村」的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萬元。2019年底,助推近千個村(社區)集體收入全部超過10萬元。

  源頭介入,塑造新品牌

  鳳山村位於仙遊縣西苑鄉,過去經濟薄弱,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村、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過去,這裡樓房破舊、道路不通、髒亂無序,如今,新村樓房拔地而起,水泥村道四通八達,村容村貌整潔乾淨。

  「特色農業方興未艾,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提升。」陳青山是鳳山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據他介紹,相較於市場上的同類產品,「仙水鳳山」品牌系列農產品的附加值高了20%左右,種植戶每畝可增收3000多元。

  鳳山村雖然先天薄弱,但地處北部山區,生態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該村發動農戶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形成一定的種植規模,但缺乏品牌,後續發展遇到了瓶頸。

  為此,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從源頭介入,組織專業運營團隊,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和文化元素,設計手繪產品包裝形象,註冊了「仙水鳳山」系列農產品商標,在村裡建立農產品基地,實行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然後在平臺上售賣。

  作為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之一,福建省莆洋食品有限公司與鳳山村等鄉村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以高於市場的平均價格,對其出產的農產品進行收購,供應給當地單位或企業食堂。

  項目帶動,打開新局面

  「目前,已有1127口環保型塑膠漁排投入使用,2臺大型深水抗風浪網箱建設完成。」莆田市南日海洋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捷說,與當地100多家養殖戶和企業達成合作,共同發展生態養殖、休閒漁業、海島特色文化旅遊產業鏈。

  秀嶼區南日鎮是個海島鄉鎮,島民以漁業捕撈和養殖為生。在東岱灣海域,有個漁業養殖區,周邊村民長期在此養殖鮑魚。近年來,整個鮑魚市場低迷,加上傳統養殖技術和模式已經落伍,產品競爭力下降,銷售渠道不暢,影響了當地村民的收入,許多年輕人選擇出外謀生。

  作為傳統養殖區,生產方式比較粗放,當地村民密集養殖,大量投放餌料,水質不斷惡化,導致鮑魚存活率下降。漁排多採用木頭、泡沫和浮球,容易產生白色海漂垃圾,汙染海域環境。

  林捷介紹說,依託東岱灣海域,公司打造了一個鄉村振興項目,即南日島東部現代海洋漁業綜合開發示範區。從生態養殖入手,該項目對養殖區進行統一規劃,科學評估養殖容量,採用鮑藻混養技術,多層級立體養殖,引導漁民環保養殖。

  據估算,隨著養殖新模式的推廣,鮑魚的存活率將提高20%左右。眼下,正在試行的「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分配方式,既可以保證漁民的穩定收入,又可以從今後的休閒旅遊中分得一份收益。

(責編:陳藍燕、吳舟)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即墨: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 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鄉村振興】即墨: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 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山東鑫誠恆業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中的獨特優勢,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助力鄉村振興。 立冬過後,農村逐漸進入農閒模式。
  • 莆田鄉村振興:2018年第一朵花開南日島
    近日,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旅發公司相關領導帶領有關人員,深入秀嶼區南日島港南村、浮葉村和東岱村實地調研鄉村旅遊項目。調研中,調研組詳細了解各村的優勢資源、民俗文化、產業基礎,並廣泛收集了村集體和村民資源共同參與發展鄉村旅遊的意願。
  • 弘揚國企責任擔當精神 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實踐
    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 弘揚國企責任擔當精神 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實踐 近日,南宮市被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命名為2020年「四好農村路」省示範縣。近年來,邢臺路橋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發揮國企責任擔當,助力公司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由標準的建築施工企業向建投企業全產業服務商轉變的探索之路。 該公司總經理馬驊說:「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 農行莆田秀嶼支行:打通服務鄉村振興「最後一公裡」
    東南網莆田12月24日訊 農行莆田秀嶼支行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充分發揮農行網點點多面廣的優勢,以惠農e貸、金融扶貧為抓手,解決農戶融資難、融資貴難題,打通服務鄉村振興「最後一公裡」。
  • 莆田鄉村振興:村有一「老」 如有一寶
    莆田鹽場風光 張杰山 攝東南網5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陳峰 朱崇飛 黃群峰)日前,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在基層調研工作時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五個振興」要求,結合莆田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部署,加強頂層設計,統籌美麗鄉村建設、村莊整治、產業布局等,注重彰顯地域文化特色,探索莆田鄉村振興的特色之道。
  • 山東國企故事:解開五個「錦囊」 鄉村振興的「水發力量」
    小蒜頭「綻放」大產業,是水發集團在縣域探索以產業集群為核心,推動鄉村振興「水發模式」全面落地的實踐縮影。加快推動產業集群化、實施全域化、作用平臺化、運作市場化與企地融合化,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探索出新路徑、注入了新活力、形成了新模式。
  • 莆田烏石村的「鄉村振興」路:建好「美麗家園」迎客來
    新華網發(程徵 攝)新華網福州1月30日電(程立葳)你若迷戀陶淵明詩中「復得返自然」的田園生活,卻又捨棄不了城市裡物質豐富的便捷生活,那麼,偶爾到莆田大濟鎮烏石村來小住,定是不錯的選擇。可若在四年前,不但不會有人這樣告訴你,甚至連本地外出打工的人,都甚少回來住。
  • 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超雄一行到北岸調研
    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超雄一行到北岸調研東南網莆田3月21日訊 3月15日上午,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超雄一行到北岸調研林超雄一行邊走邊看邊聽,並就如何盤活東仙社區自然景觀資源、旅遊資源、生態資源與文化資源,全面發展鄉村旅遊產業進行深入探討。林超雄表示,紫霄景區景觀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旅遊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振興鄉村集團下一步將深入對接,共謀發展,促進農業產業、鄉村旅遊發展,帶動村財壯大,農民增收。
  • 國宏集團與容縣籤署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
    12月4日,國宏集團、智鴻環保集團、容縣人民政府舉行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子項目城鄉供排水一體化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國宏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董家政,副總經理李靖和容縣副縣長王緝春等出席儀式並見證籤約。
  • 有關鄉村振興戰略的心得體會
    產業旺,才有鄉村振興的底氣。要實現產業興旺,首先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通過培育農業品牌、加強科技創新、強化城鄉融合,補齊農業發展短板,促進農村產業集聚。人才振興是支撐。「人才興,事業方興」。發展離不開人,鄉村振興自當不例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要解決人的間題。
  • 濮陽市委副書記邵景良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12月17日,市委副書記邵景良赴開發區、濮陽縣、華龍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調研中,邵景良先後深入開發區新習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方和惠科生態農場、濮陽縣五星鄉安寨村和天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華龍區世紀盈通蜂箱養鴿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地,實地調研美麗鄉村建設、特色現代農業、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詳細了解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就業增收、村集體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等情況。  邵景良強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 豐年·廈門篇:國企助力「泛旅遊」開闢鄉村發展新天地
    豐年》系列報導廈門篇,我們帶您走進兩個別具特色的鄉村,那裡傳統與現代交織,住在古厝裡也能享受到星級酒店的條件設施。近年來,廈門的國有企業按照市場化運營機制,持續投身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國企+村(居)」的合作建設發展模式,不僅發揮國有資本的帶動效應,還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 無中生有:義烏鄉村振興帶來的啟示
    分水塘村有紅色旅遊資源,有國企的大手筆投入;七一村毗鄰中心城區,黨建工作做得好;何斯路村資源優勢相對不足,更像是「自然長出來」的美麗鄉村。    12年前,何允輝回村擔任村幹部,當年,何斯路村人員流失嚴重,人均純收入也低。現在的何斯路村,不僅外出謀生的村民回來了,村民收入大幅增加,而且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 探索具有睢寧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
    睢寧是傳統農業大縣,擁有80萬農業人口和155萬畝耕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鄉村。結合對十九大精神的學習理解,就如何實現鄉村振興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建立系統性思維。鄉村振興首先是一個全面振興的概念,必須強化系統性思維,把關乎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納入「總盤子」,統籌布局、整體推進,確保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睢寧在系統性推進鄉村振興上已經做了一些探索,初步建立了「縣鎮村戶」四級農業經營、「1+18+400」網格化治理、多規融合的「5+10+232」鎮村布局等系列體系,達到了互為支撐、互為促進的良好成效。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調查與思考
    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山東省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區域,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近期,為進一步探尋財政在鄉村振興中應發揮的支撐作用,財政部山東監管局從山東省東、中、西部選擇了濰坊、泰安、菏澤三個有代表性的城市開展深入調查。
  • 「國企擔當」助力脫貧攻堅 「老窖情懷」融入鄉村振興
    在瀘州,有這麼一家國有企業,相當厲害,今年榮登2020年中國企業500強,除了本身做大做強,它還勇擔國企責任,回報桑梓。近年來,在瀘州脫貧攻堅主戰場,它累計投入扶貧資金5億元,修路引水建產業,探索創新扶貧新機制,為烏蒙山區的合江、敘永脫貧摘帽貢獻力量,它就是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 16家國企與大豐籤約
    大批國企「牽手」大豐背後,是江蘇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全面開啟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徵程而開展的「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在鐘山賓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銀生看來,鐘山賓館集團「牽手」大豐,將以「酒店主業、輕資產管理和汽車配套服務」三大主業優勢,在產銷合作打通「供應鏈」、項目對接優化「產業鏈」、培訓輸出激活「創新鏈」、黨建引領搭建「服務鏈」,從而為鄉村振興搭臺添彩,助推地方經濟社會建設。
  • 湖北仙桃鄉村振興發展實踐與啟示
    ||作者:任明濤 和君國有資本有國企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和君助理諮詢師自2018年以來,湖北仙桃採取了多項措施,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執行與落地。2018年2月,仙桃市與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合作,在全省率先啟動《仙桃市鄉村振興規劃》的編制工作。
  • 鄉村振興包括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振興包括鄉村文化振興     文化建設□本報記者吳曉鈴  「最難得是《決定》從文化角度,對大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行動提出明確要求。」李明泉說,鄉村振興不光是過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還包括鄉村文化的振興,也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村落、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和鄉村文明建設等全方位的文化建設。
  • 廈門同安軍營村白交祠村專業化運作 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原標題:同安軍營村白交祠村專業化運作 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發展鄉村旅遊,讓村民受益。(本組圖/何東方攝) 昨日下午,同安區蓮花鎮白交祠村委會前的戲臺上,村民們第一次拿到了合作社的分紅款,每人100元,全村發放總額13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