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系博物館與你相約「線上」 |
國際博物館日活動舉行 |
5月17日,「學在交大 | 我們一起來看館」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本次活動在話匣子、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多個平臺同步直播,超過20萬人次的觀眾跟隨科學家族主播的腳步,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董浩雲航運博物館和錢學森圖書館,感受大學博物館的多元與包容。
本次直播是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董浩雲航運博物館和錢學森圖書館三館首次在直播平臺合體亮相。上海交通大學檔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錢學森圖書館執行館長張凱,錢學森圖書館館長助理、學術研究部部長張現民,徵集保管部部長呂成冬,上海交通大學檔案文博管理中心研究館員、副主任歐七斤,董浩雲航運博物館執行館長劉岸冰等資深專家現身直播平臺,為觀眾解讀三座交大系博物館基本陳展的亮點與特色,講述博物館籌建運行中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並回答了網友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兩彈結合」試驗同型號的東風二號甲型飛彈、交通大學的出生證明、90年前的老交大校慶紀錄片、沙船模型等交大系博物館鎮館之寶和館藏珍品的集中亮相,使觀眾在直播間大飽眼福,體會「學在交大」的人文氛圍。值得注意的是,從未公開展出的藏品「麻省理工通知錢學森增加工資的信」「錢均夫的帳本」也首次走出錢館珍品庫房,在直播間與觀眾相見,使觀眾了解到更生活化的錢學森。本次活動還邀請了積極參加預熱互動的網友,跟隨主播與專家一起漫步交大徐匯校園,感受不一樣的文化底蘊。
上海交通大學歷來重視文化建設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籌備多年的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正式建成開館。未來,上海交通大學將形成由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程及美術館、董浩雲航運博物館、錢學森圖書館、李政道圖書館共同組成的交大博物館群落,涵蓋人文、歷史、科技、藝術等不同博物館類型,依託藏品與研究,通過展覽與教育,在立德樹人、社會服務、學術研究以及文化傳承等各個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助推一流大學建設向前邁進,成為城市歷史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