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好,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山裡風光好,山裡人家門口掛著紅紅的尖辣椒。
我們嚮往大山,追求的是身心的休憩和內在的寧靜。
換一種生活方式,換一種生存環境,放慢腳步,親近自然,感悟生命。
到了秋實的季節,最能體現大秦嶺的地大物博和物產豐富。
山上有野核桃、野板慄、八月炸、野酸棗等等,各種野果掛滿枝頭,放開吃。
還有漫山遍野正開放的花,比如秋牡丹,一個花開的很精緻的小可愛。
秋牡丹開花很是小巧精緻,原產自我國。
也有人叫它野棉花、土牡丹、秋明菊。
秋牡丹可不是秋天的牡丹,雖然花名為秋牡丹,但是與牡丹卻相差很遠。
牡丹的花瓣非常的大,但這種花的花瓣非常的小巧可愛,讓人看著就會不由自主的喜歡。
也許是因為它的花和牡丹一樣漂亮惹人愛,又是在秋天開放,所以這麼叫的吧。
秋牡丹的花語是淡淡的愛。
據說有一對相互喜歡的情侶,在一段相遇時光之後,快速的就墜入了愛河。
但男生身上有著很多的責任需要去擔,但是他又捨不得自己的女孩。
後來,因為面子和矜持,這個女孩告訴這個男生,其實自己也沒那麼愛他,即使有,也是淡淡的。
最後,這個青澀男孩默默選擇離開了……
其實這個女孩很愛他的。
可是為了面子,為了試探那個男孩,她自我保護才如此說的。
換一個角度說,不一定淡淡的愛,就是不愛,或許是很愛。
感情經歷豐富的情場老手或許能深刻體會這句話。
看著這漫山遍野小小的精緻花朵,寄託這悽美的愛情,真恨不得全部摘回家好好憐愛。
據說秋牡丹有一個很土氣且具有地域特色的叫法——打破碗花花。
這跟我們平時說的打碗花可不是一種花。
打碗花是喇叭花的一種,有些地方叫打碗碗花。
我一直也困惑,這個打碗碗花和打破碗花花的疊詞叫法都這麼可愛,是一個地方的人起的名字嗎?
打碗碗花
打破碗花花
追溯歷史,毛主席曾經也對這個名字感到好奇。
據資料,1958年毛主席在四川視察「除四害」工作時,當地人說用「打破碗花花」滅蠅,效果非常好。
毛主席對這個名字很好奇,在場的同志就解釋說:「以前為了防止孩子們去摘這種花,農民們就對孩子們說摘了這種花就要打破碗,打破了碗就吃不成飯。這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為什麼摘了會打破碗?
因為打破碗花花的汁液有一定的毒性,會使皮膚潰爛。
所以人們就用這個名字來嚇唬小朋友,叫他們不要去摘。
也是因為這種毒性,把它植物的根、莖、葉搗碎,就可以用來做殺蟲藥。
我們小時候都不信邪的摘過打碗花,記憶中也確實打過碗,不過不清楚兩者之間是不是存在必然聯繫了。
至於另外一個比較接地氣的叫法——野棉花,
是因為它結果時,會先長出一個白草莓似的聚合果,等到一月前後,果實突然膨脹,像棉團棉絮一樣散開了。
到時遠遠看去,漫山遍野就跟棉花地一樣。
都說秦嶺百草即百藥,是不假的。
秋牡丹也可供藥用,能治重感冒、股癬、體癬等症,又能殺蛔蟲。
該植物所含的黃酮類成分有杭菌、杭病毒活性,對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和扁桃體炎有較好的療效。
現在秋牡丹的觀賞價值已經被很好地開發了,在城市綠化中也能經常見到。
它的花朵美麗別致,顏色多是粉紅色或者白色,適合用來布置花境。
這種原本生長在野外的花朵,在養殖的時候不需要太過於小心的照料,給它提供基本的生存環境,它會用盡全力去開花。
有些物種,生而驚豔。
有些物種,平凡堅韌。
看著這漫山遍野競相開放的秋牡丹,我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這般美景,配一杯秋茶更應景。
---本周推薦閱讀---
本草物語——洋火姜·難得的時令菜
本草物語——蒼耳·童年的記憶
本草物語——和韓信草一起虛度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