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城投金卡信息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外部。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劉釗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日17時訊(董進 實習生 楊世玉)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最嚴重期間,有這樣一個平臺,向各職能部門推送34074輛湖北籍車輛信息。同時通過開展車輛動態數據分析8.12億條,為疫情防控及復工後中心城區保障交通暢通、研判疫情走勢、精準調度等提供基礎數據。
這就是重慶市城投金卡信息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城投金卡公司)打造的新型數字交通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平臺。該平臺可日均採集4200多萬車次,累計採集量420多億,建設應用規模全球最大。
新型數字交通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實際應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劉釗 攝
累計採集量420多億 建設應用規模全球最大
許多外地來的遊客會發現,為什麼重慶牌照的機動車會比其他地方的機動車多一張類似「身份證」的電子卡,而這背後的秘密正是重慶市新型數字交通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平臺。
作為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平臺和一大亮點。該平臺革命性、創新性的應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實現車牌、行駛證、駕駛證的數位化管理,該技術能精準採集時速250公裡內的車輛信息,實現秒級計算,4秒內可將數據傳輸至各應用終端及路面警員PDA上,具有識別精度高、響應速度快、承載信息量大、受環境幹擾小等特點。
「平臺能夠實現重慶全域覆蓋,很大程度上歸結於立法支撐及20多年來始終如一的研發與堅持。」據城投金卡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從法律層面著手,對每一輛上牌車輛,均安裝了電子卡。藉助此卡,重慶便能採集所有渝籍車輛的信息,從而為平臺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從前端信息採集和發布、傳輸及應用,實現全程國產自主可控,隱私信息由公安部門管理。
該平臺已建成四級網格化機動車電子標識智能複合採集點(RFID+視頻)8000多個(持續建設中),是當下全國唯一省級範圍、機動汽車全域數字感知、數字採集與海量數據處理的新型數字交通大數據平臺,日均採集4200多萬車次,累計採集量420多億,建設應用規模全球最大,政用、商用、民用成效顯著,處於國內領先及世界先進水平。
工作人員演示智能化應用場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劉釗 攝
功能強大 運用於公安、交通、環保、消防、保險及市民出行等多個領域
雖然叫做新型數字交通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平臺,但平臺服務的對象並不僅僅局限於交通。功能強大的平臺具有多項功能,比如消防通道佔用情況監測、外地車輛入渝信息反饋等,可在城管、應急、消防、環保等領域廣泛應用,對高排放車輛、渣土車、重點車輛及生命(消防)通道等場景進行智能化、數位化監管。
平臺建設運行的數字停車系統已覆蓋全市80多萬個停車位、70多萬用戶,城投金卡公司將以緩解交通參與者的行、停痛點為核心,深度融合e交管打造綜合交通便民服務APP,為市民提供數字停車、無感加油、預約行停、車位共享、千裡眼實時路況誘導等多項便民惠民服務,進一步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近日,公司開發的「好運通預約通行停車系統」,已在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大禮堂站至曾家巖站建設期間上線應用,緩解城市建設對市民出行的影響。
據了解,平臺的「數字交通仿真系統」,為重慶市道路規劃建設提供大數據仿真模型推演、研判等技術支持。拓展開的大數據商用價值,可支持銀行、保險公司增收、降本、提效、控險,向銀行和保險公司提供基於涉車大數據精準畫像、風險評價等服務,2年多來有效打擊騙保騙貸行為,為金融業減少財產損失上億元。
四級網格化機動車電子標識智能複合採集點應用在城市道路上。 城投金卡公司供圖
把握新基建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 乘風破浪
「在中央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重要精神引領下,我們將抓住重慶市打造』智慧名城』重大機遇,乘風破浪。」據城投金卡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平臺將進一步擴大並加快基於RFID技術的路面採集系統基礎信息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發展新動能;大力推進平臺與傳統交通基礎設施(停車位)深度融合應用,提升傳統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而與南岸區智慧城市管理合作的試點工作目前也在推進當中,加大公共安全立體防控網、生命通道等覆蓋密度,建設智慧停車平臺、智慧城管等一批應用場景,不僅可以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還能使數據提取、使用和互聯互通更為便利,以數位化助推治理模式創新,持續拓展智能化應用場景,減緩城市治理領域「痛點」「難點」問題,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此外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城投金卡公司還將聯合中國電子、華為等國內知名企業,加快平臺在重慶市外、特別是在四川省的推廣應用進程,有序推進成渝電子車牌一體化項目,打造相關產業基地,形成萬億級新興產業發展格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