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整1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北京時間2010年4月29日,誕生了一場值得被所有國際米蘭球迷,巴薩球迷,穆裡尼奧粉絲乃至所有足球迷銘記的比賽,在這場比賽中比賽前後出現了太多的經典場面與話題,本文將為大家一一回顧。
賽前加泰隆尼亞媒體瘋狂攻擊穆裡尼奧
這場歐冠半決賽第二回合比賽前的背景是,首回合比賽中國際米蘭主場3比1擊敗了瓜迪奧拉帶領的巴塞隆納隊,因此主場作戰的巴薩需要一個2比0來淘汰對手,而這並非難以實現的目標,因為就在該賽季歐冠小組賽中巴薩曾經以2比0戰勝過國米。賽前加泰隆尼亞媒體大肆炒作這場比賽,並且抓住穆裡尼奧曾經在前巴薩主帥羅布森的團隊中工作過的經歷進行各種非議,筆者安德頓清楚地記得當時一則報導的大標題這樣寫到:瓜迪奧拉是諾坎普之子,而穆裡尼奧你只是個翻譯。
瓜穆之爭、伊布埃託奧之爭、控球率之爭
這場比賽除了被炒作成瓜迪奧拉與穆裡尼奧的宿命之爭外,還有另外兩個有趣的看點。其一是雙方不久前剛剛完成了伊布與埃託奧互換的交易,埃託奧對自己被看作是伊布交易的添頭這一點一直忿忿不平,憋著一口氣想要證明自己。而穆裡尼奧在賽前採訪中曾經談到過對控球率的不屑,這又引發了以打控制足球為榮的加泰隆尼亞媒體的各種不滿,熱盼巴塞隆納隊在這場比賽中為控制足球和攻勢足球正名。總而言之,當時這場比賽前的氛圍就是,充斥著仿佛一場比賽的結果能了結許多恩怨的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
比賽第28分鐘,布教授捂臉偷瞄,莫塔被罰下
這就是那個著名的布斯克斯捂臉偷瞄經典鏡頭的出處了。當這場萬眾矚目的比賽進行到28分鐘正處於膠著狀態時,國際米蘭隊中的防守中場蒂亞戈-莫塔在與對方陣中的布斯克斯的對抗中一個背身護球動作擊打到了對方,結果布斯克斯順勢倒地,莫塔被直接紅牌罰下。拋開這個動作本身是否足以直紅不談,電視鏡頭捕捉到的布斯克斯倒地後偷偷從雙手間偷瞄裁判的鏡頭賽後引起了熱議,不誇張的說,所謂拉瑪西亞影視學院的調侃的源頭大約就是這裡。而回到這場比賽,在這一次爭議判罰後,國米徹底陷入了被動,比賽進入了巴薩半場攻防演練的模式。
南美後防線超神、埃託奧左後衛,國際米蘭眾志成城
雖然國際米蘭在場上少打一人徹底丟掉了場面主動,但這場比賽中,國米防線上的三個南美球員發揮異常出色。巴西門將朱利奧-塞薩爾至少四次撲出對手的必進球,巴西中衛盧西奧無處不在不僅防守面積大而且幾乎贏得了每一次爭頂,而他的搭檔阿根廷人薩莫埃爾則在他身後為他拾遺補缺,通過精準的補防鞏固了國米的防線。賽後盧西奧和薩穆埃爾均得到了9分的高分評價,盧西奧更是當選了當場最佳球員。值得一提的是,本場比賽中在進攻端表現一般的埃託奧卻在防守方面異常積極,比賽中一度回到左後衛位置協防補位,可見他有多想贏,多想在拋棄自己的老東家面前證明自己。
84分鐘皮克進球,巴薩重燃希望,91分鐘博揚進球被吹功虧一簣
國際米蘭在苦苦堅守了80多分鐘,足足少打一人快一小時的情況下,終於被巴塞隆納隊抓住了機會,在第84分鐘由皮克打入一球,將雙方的總比分差距縮小到一個,此時國際米蘭球員們已經陷入了疲於奔命的境地,埃託奧拉回左後衛後以6後衛陣型應對的國米完全喪失了進攻能力,場上控球權巴薩以86%對14%完全碾壓,在所有看客的眼中,似乎巴塞隆納利用最後幾分鐘完成逆轉極有希望,諾坎普近10萬名球迷更是陷入了瘋狂的狀態,而這一切在91分鐘達到了最高潮,博揚進球徹底點燃了所有球迷,誰知隨後裁判的哨聲如同兜頭一盆冷水潑了下來,因為圖雷手球在先,這個金子一般的進球被取消了。
終場哨響,穆裡尼奧衝上諾坎普的草皮瘋狂慶祝,並稱這是最偉大的勝利
當裁判終於吹響了終場哨時,穆裡尼奧抑制不住狂喜,瘋狂地衝上諾坎普的草皮飛奔慶祝,他單手指天的照片也成為了經典的鏡頭之一,堪比他帶領切爾西戰平巴薩後滑跪那一次。在賽後接受採訪時,穆裡尼奧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把這場比賽成為「最偉大的勝利」,他說到:這場比賽展示出來的是血性而不是技術,這一刻所有人都付出了一切,他們留在場上的是鮮血而不是技巧。我們是一個英雄的團隊,我太遺憾了不能親自上場踢這場比賽因為我和隊員們留著一樣的熱血。我本人已經贏得過一次歐冠冠軍了,但我覺得這場比賽後我的感覺比上一次贏得冠軍時還要棒。
安德頓的結語
十年前的這場比賽之所以被人們銘記是因為它幾乎包含了所有經典比賽的要素,從賽前的造勢,雙方千絲萬縷的聯繫和恩怨情仇,到比賽中的紅牌,到最後時刻的進球被取消,甚至賽後的媒體發酵都讓人津津樂道了數年之久。布斯克斯偷瞄,穆裡尼奧狂奔的照片每每被人引用,伊布與埃託奧之間關於前鋒類型的討論,瓜迪奧拉與穆裡尼奧之間關於足球風格的爭論,控球率究竟有沒有用的探討等等話題至今未有定論。那一年的歐冠決賽許多人或許已經記不清了,但關於這場巴薩對國米的經典半決賽的許多細節卻依然栩栩如生,所謂足球的魅力,這大約就是最好的教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