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第11天2017年(9月6日),「海精靈號」穿過FJORD峽灣,向SYDKAP前進。眼前赫然出現兩座巨大的冰山。船長下令調整方向,將船朝兩座冰山之間的空隙插進去......船上的德國遊客驚呼:「Crazy Ivan(瘋狂的俄國佬——註:伊萬是俄羅斯男子的常用名)」!據當時在駕駛室的團友講,俄羅斯船長與探險隊長、大副全都在駕駛室內,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不斷用望遠鏡觀察冰山的情況......如此大膽之舉,我聯想到俄羅斯總統普京,果然是戰鬥民族的冒險性格!
高出海面二三十米的巨大冰山,從船舷兩側十幾米處緩緩向後退去......此刻冰山若發生崩塌,我們的」海精靈號「將被砸進五百多米深的海底!此時此刻,大家都屏氣凝神地抬頭望著近在咫尺的冰山,許多人在抓拍這一壯景,也有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鐵達尼號「......
幸好,「瘋狂的伊萬」把「海精靈號」有驚無險地帶過狹窄的冰山縫隙,我們來到了美麗的西峽灣。
格陵蘭西峽灣之晨(9月7日)。
9月7日上午,乘衝鋒舟登陸西峽灣的裴德列克斯達爾灣。
遊客照例分成三隊,高難度隊沿山谷向遠處的冰川進發,希望到達冰舌處;中等難度隊登高至半山腰,在茂密的植被中穿行;低難度隊則留在海邊觀賞風景。我仍然選擇了中等難度隊,雖然所登海拔高度甚於高難度隊,但距離沒有他們那麼遠,進行難度也沒亂石灘那麼大。
在滿是北極柳和北極樺的山坡上,發現一隻麝牛的頭骨,周圍還有許多柔軟的牛毛。據探險隊員分析,這頭麝牛可能在冬季凍餓或生病而死,其肉已被北極狐、北極熊、鷹等動物吃掉了......
岸邊,美女嬌聲叫著,跳進漂著冰塊的海水中,男友一邊拍照,一邊大笑
乘衝鋒舟離岸回船。每次登陸,探險隊員總會為船上酒吧帶回一大塊冰,放在冰箱裡備用。如能品一杯加了萬年北極冰塊的威士忌,那可是最奢侈的享受哇。
徒步後又熱又渴的我,也在海邊掰了一小塊漂浮的碎冰含在嘴裡——瞬間,與數千上萬年的大自然之水有了交融,那種感覺妙極了!
入夜氣溫降至零下,山西兩個團友跳進五層甲板上的溫水按摩池,望著冰山和月亮,享受奢侈北極露天浴。說實話,泡在三四十度的池水裡真的舒服,但暴露在外仍然凍人——為了拍照,倆哥們豁出來了
嘿嘿,咱選擇中午零上7、8°C時下水,在溫水按摩池裡,過了把「伴著冰山泡溫泉」的癮。
北極的動物:1、鯨魚,2、海梟,3、麝牛,4、海豹。右邊兩幅是我拍的,左邊兩幅是隊友拍的。
這五幅都是船上攝影師拍的北極動物:右上是北極兔,右中是北極狐,右下是馴鹿,左上當然是北極熊啦,右下是海象。沒能親眼看到北極熊,是此行的唯一遺憾。順便一提,北極熊皮和爪子、海象的牙都是嚴禁購買的!
離開西峽灣南下之夜(9月7日),終於見到夢寐以求的極光......(更多極光照片,且看下回專輯)。
船行第11天(9月8日)清晨,「海精靈號」抵達格陵蘭西南一個叫伊託擴託米(ITTOQQORTOORMIIT)的小鎮,格陵蘭語的意思是「有許多房子的地方」。灣內果然有此次北極之旅見到的最多的房子,並首次看到格陵蘭常住居民。島上原駐民的長相酷似蒙古人,他們可能是上萬年前格陵蘭與歐洲大陸相連時遷徙來的。我們發現,他們長著與我們相似的面孔,所以倍感親切。
在小鎮遊客中心,買了一幅原住民的小幅紙板油畫、一個格陵蘭旗冰箱貼,留作紀念。
在小鎮的超市裡,我看到貨架上擺著四支獵槍。團友拿起兩支讓我給他拍張照,之後我也拿起雙槍留了個影(請忽略背景)。令我們驚訝的是,在這個天高地遠的北極小超市裡,竟有中國華為的智慧型手機賣!厲害了,我的任哥!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北極遊成員在「海精靈號」上第五次合影。
告別伊託擴託米的小鎮,「海精靈號」將離開格陵蘭,穿過格陵蘭海峽前往冰島。在海上航行的兩個晚上,我們見到明月升冰山的美景,並再次看到極光......
(註:本輯部分照片分享自領隊、團友和船上攝影師,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