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的由來傳說故事及習俗 萬聖節快樂英語翻譯

2020-12-12 閩南網

萬聖節的由來傳說故事及習俗 萬聖節快樂英語翻譯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萬聖節快樂英語:Happy Halloween。

萬聖節

  名稱由來

  萬聖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亦稱「諸聖瞻禮」,天主教和東正教節日之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 Hallow Mas」。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聖人(Hallow)。

  現在社會上為了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日夜裡組織各種充滿妖魔鬼怪的活動,完全背離了萬聖節的神聖意義。 關於萬聖節由來的,版本繁多,流傳較廣的是: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基督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All Hallows' Day)。「Hallow」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天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人則懼怕死人的魂靈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人的魂靈無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萬聖節原本其實是讚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月節是讚美春天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讚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託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麼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 古羅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個節日,那是用來向他們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們在熊熊的篝火前烤堅果和蘋果。我們的萬聖節似乎就是由古羅馬人的節日與德魯伊德的節日糅合而成的。

  萬聖節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裡進行。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讚美秋天,卻讓它變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節日。

  服裝由來

  萬聖節玩具 萬聖節的服裝起源於惡作劇,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駕車停在路邊,小孩說:「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大人事先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布置的並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許打擾。另外討糖過程中必須始終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給大人檢查後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製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3] 萬聖節的服裝,萬人萬相,不只是單調的大鬼小鬼。製作最簡單的鬼服就用一張白床單頂在頭上,摳兩個洞留出眼睛;若要扮演魔術師,就穿上黑衣黑褲,再戴上黑禮帽,並在禮帽與頭頂之間藏一隻絨毛小兔備用;小孩穿上白衣白褲,再在背後綁一個手電筒在頭上就打扮成了小天使;也有家長把孩子打扮成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的。

  南瓜燈由來

  南瓜燈(7張) 南瓜燈源於古代愛爾蘭。傳說一個名叫Jack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在萬聖節當日,他設圈套將魔鬼困在一棵樹上,他不許魔鬼下來,直至惡魔答應永遠不讓他住在地獄。Jack死後,因他不相信神,他不能進天堂,而魔鬼也不讓他入地獄,為了協助Jack找到回人間的路徑,魔鬼給了他一塊燃燒的炭,Jack將這燃燒的炭放在他以大紅蘿蔔雕刻成的一個燈籠內,這第一個「Jack的燈籠」,幫助積找尋他的路徑回愛爾蘭,但他從沒找著,於是他永遠帶著燈籠流浪人間。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裡,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裡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蔔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更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兒。

  中國傳統的七月中元節與西方的萬聖節相仿,在鬼節這段時間裡連許多匪徒都忌諱許多事情,就是為了避免遇到晦氣。可見即使在民間信仰中都知道,精靈鬼怪之事最好敬而遠之。可惜的是卻把它包裝成一個狂歡、刺激、放任的節日,在商業利益誘因的推波助瀾之下,把萬聖節哄抬成除了聖誕節與感恩節之外的第三大節期,每年此時在夜色的掩護下迷惑了世人,隨著死亡之舞的節拍膜拜恐懼與死亡。

  節日風俗

  萬聖節前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末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佔卜者點燃並施巫術以驅趕據說在四週遊蕩的妖魔鬼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融合了。

  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聖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儘管後來基督教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孩子們帶著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面具參加萬聖夜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牆上往往懸掛著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著齜牙咧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

  萬聖節前夕,孩子們會提著南瓜燈,穿著各式各樣的稀奇古怪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說:「trick or treat」(意思是:「給不給,不給就搗蛋。」)要是你不肯給糖果的話,孩子們就會很生氣,用各種方法去懲罰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裡等等的方法去懲罰你,直到你肯給他們糖果為止。而對傳統而言人們會扮成精靈,然後逐家逐戶去懇求食物。他們的信念是要給予精靈崇拜及食物來討好它們,否則這些精靈就會捉弄他們,諸如:煙囪堵塞,牛羊失喪﹑被擲黃芽白等等。另一個途徑去愚弄或嚇跑這些惡靈,就是扮成它們的樣子,他們相信這樣那些惡靈就不會傷害他們。

  自17世紀起,慶祝萬聖節的傳統在南部英格蘭逐漸消失,代之以在11月5日舉行的火藥陰謀(Gunpowder Plot)紀念會。但在蘇格蘭,愛爾蘭和北部英格蘭萬聖節依然盛行。直到21世紀初,南部英格蘭人才重新開始慶祝萬聖節,只是方式完全美國化了。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遊戲是「咬蘋果」。遊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裡,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萬聖節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Celtic)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幹擾的同時,也以食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萬聖節快樂英語翻譯 萬聖節的由來傳說故事及習俗
    萬聖節的由來傳說故事及習俗 萬聖節快樂英語翻譯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 萬聖節的由來? 萬聖節的傳說及萬聖節主題習俗(圖)
    其英語名稱中的「Hallow」源於中古英語的「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諸聖節仍然被稱為「Allhallowmas」,意思是在紀念所有聖人(All Hallows)的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Mass)。萬聖節通常與靈異的事物聯繫起來。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夜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傳說與東亞的中元節與盂蘭節類似。
  • 萬聖節的由來、習俗、傳說
    ,為「AllHallowEve」的縮寫)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指萬聖節(AllHallow'sDay)的前夜,類似於聖誕夜被稱為「Christmas Eve」,是英語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英語使用區,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
  • 萬聖節的名稱由來與主題習俗 關於萬聖節的傳說介紹
    萬聖節傳說一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 2016年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萬聖節的由來與習俗一覽
    2016年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萬聖節的由來與習俗一覽時間:2016-10-30 12:07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6年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萬聖節的由來與習俗一覽 2016年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2015年的萬聖節是2016年10月30日,星期一。
  • 萬聖節有哪些習俗? 萬聖節的由來傳說及習俗盤點(圖)
    2017年10月31日是西方的鬼節「萬聖節」,萬聖節有哪些習俗?萬聖節主要流行於撒克遜人後裔雲集的美國、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等西方國家。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等。詳情如下:
  • 萬聖節由來與習俗
    萬聖節又叫鬼節,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
  • 萬聖節英語:萬聖節的來歷和習俗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萬聖節英語:萬聖節的來歷和習俗 2012-10-16 16:45 來源:愛思英語 作者:
  • 萬聖節的由來和傳說 世界各國過萬聖節傳統習俗
    中新網10月31日電 今天晚上就是西方國家一年一度的萬聖節了。萬聖節又被稱為萬聖節前夜,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他們喊著「不給糖就搗蛋」的口號。次日則舉行重大的彌撒,追思聖徒。那這個節日的由來是什麼,西方國家又是如何度過的,都有什麼區別呢?
  • 萬聖節由來及習俗!!!
    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公元前55年,羅馬人入侵英國時,把紀念果樹女神帕莫娜的果樹節習俗溶入慶豐收的活動中。克爾特人的新年為11月1日,它標誌著冬天的開始和死神統治的開始。克爾特人中的巫師召來魔力降妖。現在萬聖節前夜出現鬼怪、妖精、巫婆、骷髏、黑貓、面具、篝火等均出自自這一習俗。
  • 2012年萬聖節是哪天? 萬聖節的由來和習俗(圖)
    2012年萬聖節是哪天? 萬聖節的由來和習俗(資料圖)2012年萬聖節是哪天?2012年的萬聖節是11月1日,星期四。萬聖節(HALLOWEEN)為每年的11月1日,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Celtic)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幹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的由來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最多的版本認為,那是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斯。
  • 萬聖節由來及習俗
    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萬聖節的習俗公元前55年,羅馬人入侵英國時,把紀念果樹女神帕莫娜的果樹節習俗溶入慶豐收的活動中。
  • 萬聖節是幾月幾日?萬聖節什麼時候?萬聖節的由來和習俗
    一、萬聖節的由來1、名稱的由來:有關萬聖節由來的版本有許多種,流傳最多的是: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斯。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蔔燈(南瓜燈是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蕩於村落間。
  • 萬聖節的由來是什麼 2018萬聖節的傳說及萬聖節主題習俗
    萬聖節名稱由來萬聖節前夜就是「聖夜」的意思。萬聖夜已經變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許多人都以極大的熱情來慶祝這一節日。萬聖夜在11月1日的前一夜,其實是讚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朔節是讚美春天的節日一樣。
  • 萬聖節的由來?萬聖節英語怎麼說?英語和漢語關於萬聖節的介紹
    每年11月初,我們將迎來歡快的萬聖節,那麼你知道萬聖節英語怎麼說嗎?如果讓你為萬聖節的由來做一篇介紹,你知道萬聖節由來的英語怎麼寫嗎?萬聖節用英語怎麼說11月1日萬聖節英文:Hallowmas,南瓜是萬聖節的代表。10月31日是萬聖夜英文:Halloween,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稱為萬聖節。
  • 萬聖節(Halloween)的由來~
    又是一年一度的萬聖節時間,小朋友們知道萬聖節的由來麼?萬聖節(Halloween)來源萬聖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亦稱「諸聖瞻禮」,天主教和東正教節日之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萬聖節的日期是在公曆每年的11月1日。我們都知道在萬聖節的時候我們都會穿上一些奇裝異服,手裡拿上南瓜燈去討糖,那麼大家知道我們所穿的服裝和南瓜燈的由來麼?
  • Halloween萬聖節的由來
    萬聖夜(Halloween,為「All Hallows' Eve」的縮寫)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指萬聖節(All Hallow's Day)的前夜,類似於聖誕夜被稱為「Christmas Eve」,是英語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英語使用區,如北美和不列顛群島、其次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 萬聖節英語小故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萬聖節英語小故事 2011-10-20 18:19 來源:聖才學習網 作者:
  • 2018年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萬聖節的由來與習俗一覽
    2018年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萬聖節有哪些習俗?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詳情如下:2018年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 萬聖節是幾月幾日?萬聖節的由來及活動習俗~
    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