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假期,本市百餘家博物館將推出主題各異的70項展覽,觀眾足不出京,可飽覽世界各地民俗「名勝」,便覽中華文明五千年精粹。
今日,市文物局發布國慶假日期間展訊時提示觀眾,部分博物館假日期間會有閉館日,請提前查詢開放情況以免耽誤行程。
新中國70年往事扎堆兒追憶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溫顧來時路成為國慶假期很多展覽的主題。
國家博物館一口氣兒開齊兩大展覽——《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和《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伯遠帖》《五牛圖》《瀟湘圖》《祥龍石圖》等國寶級展品悉數登場。
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辦《光影抒華章 奮鬥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展》,以電影書寫時代為主線,展現一系列新中國影史中的第一,一批珍貴的館藏劇本亮相。北京文博交流館推出《見證輝煌——博物館門票收藏展》,通過收藏家珍藏的一張張博物館門票,以小見大,勾勒出博物館事業的發展軌跡,見證北京博物館發展的輝煌歷程。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盛世花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插花藝術展》,通過70件(組)展品,分為「重現經典」「古韻新風」和「幸福生活」三部分,牡丹、菊花、蘭花、茶花、桂花等「中國十大名花」紛紛亮相。
館舍天地展異國風情
看葡萄牙瓷板畫500年發展歷程,到莫斯科科克裡姆林宮「參加」一次俄羅斯宮廷典禮,或者「做客」丹麥,18世紀丹麥王室宮殿中節日場合的餐桌已經布置妥當……國慶假期,各式各樣異國文物展集中開放。
在恭王府,丹麥女王親手繡制的桌布和18世紀法國藝術家繪製的「中國風」掛毯等87件從丹麥遠道而來的展品逐一亮相。值得注意的是,該館國慶假期實行全網售票,每天售票限額3.2萬張,提前10天預售。
兩位「外國友人」到訪故宮博物院。一位在景仁宮,展示了59件(套)瓷磚畫,講述16世紀到21世紀 500年間葡萄牙瓷磚畫的發展歷程。一位在神武門,將18至19世紀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舉行的最為重要的宮廷儀式上的物品一一展示。這是在俄境外舉行的此類物品的首次全面展覽。
五千年文化濃縮講述
悠悠五千年文化,被濃縮成一個個精彩展覽,國慶假期在各大博物館亮相。其中,首博舉辦的「錦繡中華——古代紡織品歷史文化展」,按照時代順序為主線,通過各地、各時期紡織品文物講述中國織繡印染的歷史及其文化,反映在歷史進程中,在民族融合、內外交流的背景下,多元一體中華民族在織繡工藝審美上的交流、融合、創新。該展將展出來自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新疆自治區博物館等23家文博機構收藏的文物180餘件套。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以周、秦、漢、唐歷朝精品文物為基礎,展出300餘件展品,其中一級文物達189組件。故宮博物院將「良渚」請到現場展示。眾所周知,良渚玉器創立了中華史前玉文化的最高峰。此次展覽匯集了全國9個省市17家文博單位的260件(組)館藏珍品。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劉冕 值班丁肇文
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