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族管弦樂《古樂新聲Ⅱ—伊州樂印象》在上海成功首演

2020-12-13 瀟湘晨報

2020年12月10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上海音樂學院合作打造的大型民族管弦樂《古樂新聲Ⅱ—伊州樂印象》在上海音樂學院歌劇院成功首演,通過現場演出和線上直播,來自5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餘名專業觀眾觀看首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新疆藝術劇院黨委書記李勇、上海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曹榮瑞及上海音樂學院師生一同觀看了演出。

《古樂新聲Ⅱ—伊州樂印象》第一樂章現場演出

《古樂新聲Ⅱ—伊州樂印象》第三樂章演出現場

本場音樂會是在上海音樂學院《古樂新聲Ⅰ—陳應時解譯敦煌古譜音樂會》的基礎上,以新疆藝術研究所已故副研究員段薔先生的《伊州摘遍》旋律譜為藍本,在新疆藝術研究所和上海音樂學院密切配合下,堅持科學嚴謹、守正創新的工作理念,通過重走絲綢之路新疆段的田野考察,以及數次的創排研討,重新創作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

伴隨著精美的龜茲、敦煌壁畫背景,六大樂章在導聆、解說的序幕中緩緩奏響。第一樂章絲路雄關,以絲綢之路上的雄關、烽燧為創作背景,呈現古絲綢之路的繁榮和國家的大一統,展示出唐詩中關山明月的意境;第二樂章鹽池隨想,以新疆哈密市的鹽池、草原、雅丹地貌、農田等為創作背景,展示古伊州地區的自然、人文風貌,呈現出悲壯、雄厚的國家情懷,飲馬渡秋、邊疆遼闊的意境躍然眼前;第三樂章樂舞繽紛,以敦煌莫高窟、龜茲石窟、柏孜克裡克石窟中的壁畫為創作靈感,音樂靈動、厚重,展現出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藝術效果;第四樂章萬仞雪山,用雄偉雪山與柔美坎兒井對比,以天山雪水、內流河滋養出的綠洲為背景,展示新疆遼闊、壯美的風光;第五樂章故城回眸,通過樓蘭故城、疏勒古城、巴裡坤大河唐城以及各時代的遺址展示國家對邊疆的開發、絲綢之路的繁榮;第六樂章絲路芳菲,葡萄架下,以民族大團結為主題,載歌載舞的意境達到高潮,以敦煌譯譜作為尾聲,闡釋懷古之意。

新疆特色樂器演奏員激情演繹

為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伊州樂創排列入2019年自治區重點藝術創作項目。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新疆藝術研究所與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進行戰略合作,雙方通過梳理新疆民間音樂資源、整理文獻、創作採風,耗時一年完成創作。整個音樂會既講述了新疆音樂文化與中原音樂文化的一脈相承關係,又講述了新疆藝術研究所研究人員甘於奉獻、紮根民間的優良傳統,整場音樂會學術性與藝術性兼具,展示出文脈相承、交融貫通的歷史特徵與當代迴響。

音樂會由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民族樂團、浙江省民族樂團合作演出,新疆特色樂器演奏員的精彩演出,成為首演的一大亮點。

接下來,圍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文化潤疆」工程部署、「十四五」期間打造藝術精品規劃,雙方將在上海音樂學院召開首演項目評審暨研討會,就打磨提升、新疆復排、合作巡演等內容進行深入研討,力爭在2021年上半年在新疆復排成功。(藝術處、新疆藝術研究所供稿)

演職人員合影留念

【來源:藝術處、新疆藝術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劇院民族樂團經典作品系列之民族管弦樂合奏《壯族詩情之山雄》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指揮專業委員會副會長。2016年獲得「新繹杯十位傑出民族管弦樂指揮」稱號。近年來樂團也是佳績不斷,樂團創作演出的二胡與樂隊《綠色的思念》榮獲文化部第八屆「文華新節目獎」;2010年9月,樂團受文化部委派,攜原創晚會《孔府樂舞》赴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參演「孔子文化周」;由我院創作演奏的民族吹打樂《繁花似錦》《拉呱》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比賽中榮獲表演一等獎;2016年樂團首演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音詩
  • 原創民族管弦樂作品《蒙古馬》首演:傳承弘揚蒙古馬精神
    奧藍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25日電 (奧藍)24日晚,原創民族管弦樂作品《蒙古馬》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首演。約一個半小時的演出結束後,場內掌聲久久不停。圖為演出結束後,《蒙古馬》主創人員登臺,與演職人員一道謝幕。
  • 春華秋實:唐風琴韻—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
    演出日期:2010-11-03  演出場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演出票價: 60/80/120/160/200   訂票電話:400-899-8989 點擊訂票      唐風琴韻 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
  • 原創歌劇《莫高窟》首次採用民族管弦樂伴奏
    原創歌劇《莫高窟》首次採用民族管弦樂伴奏 2018-04-18 17《莫高窟》將於5月4日、5日在天橋劇院首演,這是中國歌劇史上首次採用民族管弦樂伴奏,並將義大利歌劇唱法和中國民族唱法結合的大型原創民族歌劇。
  • 民族管弦樂登上上海舞臺問好世界
    「阿斯爾」乃元代盛行的蒙古族宮廷音樂的一種,屬於純器樂宴曲曲牌······11月18日晚,伴隨著上海大劇院舞臺字幕的閃現,具有濃鬱蒙古民族風格的古老器樂合奏曲悠揚迴蕩在劇場上空,飄向現場1900多名參加第二十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中外嘉賓的耳畔。
  • 新時代中國民族管弦樂創作概覽
    在20世紀初以來的中國音樂文化中,民族管弦樂堪稱最具時代象徵意義的一個文化存在。從1920年鄭覲文(1872~1935)在上海創立「大同樂會」算起,中國民族管弦樂的發展已有百年歷史。  據筆者統計,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民族管弦樂新作品竟有300多部(首)。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數字僅為近年為大型民族管弦樂隊創作的新作品(包括協奏曲),尚不包括為民族樂器與交響樂隊創作的協奏曲。進入新時代,中國民族管弦樂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形成了一支更為穩固的由作曲家、民樂的指揮家、演奏家共同組成的創作隊伍。
  • 餘隆執棒廣州交響樂團 首演李海鷹新作《珠江交響曲》
    《珠江交響曲》首演現場(廣州交響樂團供圖)大洋網訊 為謳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廣東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持下,廣州交響樂團委約著名廣東籍作曲家李海鷹創作了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
  • 歷史的朱紅與文明的恢宏交相輝映,民族音樂史詩《紫禁城》全球首演
    「首演前夕我們排練到12時許,走完春夏秋冬一個輪迴,走出大劇院,驟然發現,下雪了。」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感慨,這和今晚首演的民族音樂史詩《紫禁城》裡的冬之意象不謀而合。下過初雪的上海迎來驟冷的天氣,上海的舞臺也穿越回了北平。一抹故宮朱紅,帶給上海觀眾無限新年的暖意。
  • 2021山東新春民族音樂會
    》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比賽中榮獲表演一等獎;  2016年樂團首演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音詩《孔子》榮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並成功進行了全國巡演;  2018年創作首演了反映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民族音樂會《大潮》併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  2018年,創作首演了反映山東地域特色的大型民族音樂會《大道天籟》併入選首屆全國十大民族樂團展演
  • 篳篥等80餘件仿敦煌壁畫樂器亮相 展千年古樂(圖)
    篳篥等80餘件仿敦煌壁畫樂器亮相 展千年古樂(圖) 中央民族樂團與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攜手製作民族樂劇「敦煌之夜」《印象·國樂》,本周六起連續兩晚(26日和27日)在上海文化廣場上演,61款80餘件仿敦煌壁畫樂器展現封存千年的古樂之聲。記者 諸葛漪  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介紹,《印象·國樂》創意誕生自2007年,中央民族樂團著手與敦煌研究學者、音樂學家以及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籌劃復原數千年前的古老樂器。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笛子協奏曲《湘》
    作品《漂》《綠洲》等在國內音樂評比中獲獎;歌劇《雷雨》獲2001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優秀創作獎,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音樂劇《五姑娘》獲2004年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和「文華音樂創作獎」。歌劇《土樓》2011年獲首屆中國歌劇節優秀音樂創作獎,2013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2016年民族管弦樂音詩《孔子》獲得國家藝術基金。
  • 彭家鵬:中國民族管弦樂交響化不是「天方夜譚」
    這部組曲因其濃鬱的民族音樂特色,給演奏帶來一定難度。如今,在作曲家陳澄雄及指揮彭家鵬的重新編創和配器下,《天方夜譚》將綻放不一樣的色彩。11月25日,蘇州管弦樂團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為申城觀眾講述一個不一樣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古箏與樂隊《黎之引》
    作品《漂》《綠洲》等在國內音樂評比中獲獎;歌劇《雷雨》獲2001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優秀創作獎,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音樂劇《五姑娘》獲2004年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和「文華音樂創作獎」。歌劇《土樓》2011年獲首屆中國歌劇節優秀音樂創作獎,2013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2016年民族管弦樂音詩《孔子》獲得國家藝術基金。
  • 延邊大型民族故事秀《沈清傳》將在延吉首演
    延邊大型民族故事秀《沈清傳》將在延吉首演 2017-06-20 10:48: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延吉6月20日消息(記者晁向榮
  • 2019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民族管弦樂組曲《錢塘江音畫》在...
    12月7日晚,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滾動資助項目民族管弦樂《錢塘江音畫》在上音歌劇院精彩亮相。本場音樂會再次由著名指揮家彭家鵬攜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和丁小逵(竹笛)、張詠音(二胡)、湯曉風(琵琶)等演奏家聯袂傾情演繹。
  • 「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原標題:「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新華網臺北1月15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15日晚,作為臺灣巡演音樂藝術周的重頭戲,中央民族樂團在臺北為島內觀眾帶來民族樂劇《印象·國樂》。精彩的演出讓全場觀眾為之驚豔,不斷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您是誰?今天為什麼來這裡聽音樂會?
  • 過傳統佳節,聽民族音樂丨「天涯共此時」中秋節音樂會
    ,中國民族管弦樂十大傑出指揮之一,中華國樂文化傳承·創新十大傑出人物傳承獎獲得者。湖南省演藝集團藝術顧問,湖南民族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系主任,民族樂隊學院藝術總監。原上海民族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並於2005年至2014年間同時兼任樂團團長。1985年在北京指揮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率先推出民族音樂現代作品音樂會,首開民族樂隊演奏現代作品之先河,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現代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大型民族音樂會巡演走進臺灣
    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大型民族音樂會巡演走進臺灣 2017-07-09 10:10:00來源:天津日報
  • 大型民族音樂會《思君不見下渝州》首演在即
    6月20日晚,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內燈火通明,重慶民族樂團與中央民族樂團等演出團體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6月22日晚,重慶民族樂團根據本報「重走古詩路思君下渝州——探尋重慶古詩地圖」報導意境創作的大型民族音樂會《思君不見下渝州》,經過近一年半的創作排練,將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首次公演。
  • 中國音樂學院舉辦民族管弦樂新作品音樂會
    音樂會現場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  (鄒菁)6月14日晚,由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六位青年作曲教師創作的民族管弦樂新作品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成功上演。本場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葉聰先生攜手中央民族樂團傾情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