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小知識:日本妖怪文化是怎樣形成的
文/動漫達人毛毛
日本妖怪的產生和妖怪文化的形成,並不是某種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那麼妖怪的模樣到底是怎樣被確定下來的?難道真的像傳說中那樣,是白澤向黃帝一一描繪出來的?妖怪的外貌千奇百怪,然而據法國比封伯爵研究,妖怪其實只有三類:第一類是身體上的器官過多而形成的妖怪;第二類是器官欠缺而形成的妖怪;第三類是器官錯亂或顛倒而形成的妖怪。這種說法極其簡單,卻一語道出了妖怪外貌的特點,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同。
井上圓了對妖怪的產生也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他在綜觀民間各種各樣的妖怪傳說之後總結道:「凡妖怪有屬於物者,有屬於心者。若天變地異,草木禽獸之變態異狀,屬於物者也,謂之物怪。又若幻覺妄想精神諸病,屬於心者也,謂之心妖。」關於妖怪的「構成法」,井上圓了也有一套十分詳細的理論。雖然筆者並不贊同井上圓了把妖怪完全等同於迷信的理念,但他在研究妖怪的形成等方面確實言之有理。關於妖怪形態的構成,井上圓了認為人們通常會採用這樣的方法:第一,分解法:把這種事物的一部分和那種事物的一部分互相聯合,構成新的形象。比如說人身鳥翼的妖怪(見圖52),就是用這種方法構成的。第二,創設法: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形象。這類妖怪的各個部分都是前所未有的,細細觀察他們的每一部分,雖然能發現仍是從以前的見聞經驗中變形而來,但由於是很多因素互相交錯,不能一一詳細地說出各個部分到底是出自何處。
另外,井上圓了認為妖怪的產生與人的願望有很大的關係。人沒有不希望快樂、不厭棄痛苦的。當人們希望快樂卻無力達到,就會產生願望。所以說願望裡既有情感,又有想像。妖怪呢?妖怪分為「痛苦性」和「快樂性」兩種。幽靈、鬼物等容易喚起人的恐懼之情,讓人心生厭惡,屬於「痛苦性」的妖怪;鳳凰、麒麟等能讓人感到愉快歡喜,是「快樂性」的妖怪。那些會引起天災地妖怪,自然是給人們帶來痛苦的壞妖怪;那些守護人們生活的就是讓人快樂的好妖怪。至於妖怪們具有的那些神奇的靈力或寶物,就是人們願望的投射和表現了。世界各國的妖怪中,不乏「下金蛋的母雞」、「自動開飯的桌子」這樣很好的例子。至於會隱身、能滅火、能降雨的妖怪,更是人們願望的表達。
除了妖怪的構成之外,井上圓了在《妖怪學》中還說到了妖怪在近代以來急劇減少的原因。他認為,世界上的事物,「凡世人於平生耳目所不慣接受者,多謂之妖怪。」人們通常所說的妖怪,就是那些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物。為什麼會有不可思議的事物呢?就是因為人們當時的心智無法理解那些事物。所以,世界上有沒有妖怪,並不是取決於客觀的存在,而是取決於人的主觀意識。妖怪到底是怎樣的,其實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而是隨著人思想和認識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古往今來妖怪的面貌並不相同,人們會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妖怪改頭換面。因此,如果硬要給妖怪限定一個「標準」的話,那麼這個標準只能是人的思想和認識。到了近代,人們越來越相信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因此關於妖怪的傳說就變成了迷信和無稽之談。一下子仿佛什麼傳說都可以被分析,什麼現象都可以被解釋,什麼生物都可以被解剖。於是風只是由於「空氣流動」,聲音只是因為「物體振動」,牛郎織女徹底變成了兩個沒有生命的星球……那些傳說都成了迷信,成了蠱惑人心的東西。人們再也不相信失蹤的孩子是被天狗抓走的,不相信野外的火光是狐狸點燃的,不相信落水的人是河童拉去的,就連孩子們看到狸貓,也不再相信眼前的動物會變身,會隨著住持的三弦聲跳舞跳到死去。
這些,當然是古代的人們所沒有想到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當人們還虔誠地相信妖怪的時候,妖怪文化被十分認真地織進了生活裡。
好了,這次動漫達人毛毛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創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