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小知識:日本妖怪文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0-12-15 怪獸聊遊戲

動漫小知識:日本妖怪文化是怎樣形成的

文/動漫達人毛毛

日本妖怪的產生和妖怪文化的形成,並不是某種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那麼妖怪的模樣到底是怎樣被確定下來的?難道真的像傳說中那樣,是白澤向黃帝一一描繪出來的?妖怪的外貌千奇百怪,然而據法國比封伯爵研究,妖怪其實只有三類:第一類是身體上的器官過多而形成的妖怪;第二類是器官欠缺而形成的妖怪;第三類是器官錯亂或顛倒而形成的妖怪。這種說法極其簡單,卻一語道出了妖怪外貌的特點,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同。

百鬼圖

井上圓了對妖怪的產生也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他在綜觀民間各種各樣的妖怪傳說之後總結道:「凡妖怪有屬於物者,有屬於心者。若天變地異,草木禽獸之變態異狀,屬於物者也,謂之物怪。又若幻覺妄想精神諸病,屬於心者也,謂之心妖。」關於妖怪的「構成法」,井上圓了也有一套十分詳細的理論。雖然筆者並不贊同井上圓了把妖怪完全等同於迷信的理念,但他在研究妖怪的形成等方面確實言之有理。關於妖怪形態的構成,井上圓了認為人們通常會採用這樣的方法:第一,分解法:把這種事物的一部分和那種事物的一部分互相聯合,構成新的形象。比如說人身鳥翼的妖怪(見圖52),就是用這種方法構成的。第二,創設法: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形象。這類妖怪的各個部分都是前所未有的,細細觀察他們的每一部分,雖然能發現仍是從以前的見聞經驗中變形而來,但由於是很多因素互相交錯,不能一一詳細地說出各個部分到底是出自何處。

百鬼圖

另外,井上圓了認為妖怪的產生與人的願望有很大的關係。人沒有不希望快樂、不厭棄痛苦的。當人們希望快樂卻無力達到,就會產生願望。所以說願望裡既有情感,又有想像。妖怪呢?妖怪分為「痛苦性」和「快樂性」兩種。幽靈、鬼物等容易喚起人的恐懼之情,讓人心生厭惡,屬於「痛苦性」的妖怪;鳳凰、麒麟等能讓人感到愉快歡喜,是「快樂性」的妖怪。那些會引起天災地妖怪,自然是給人們帶來痛苦的壞妖怪;那些守護人們生活的就是讓人快樂的好妖怪。至於妖怪們具有的那些神奇的靈力或寶物,就是人們願望的投射和表現了。世界各國的妖怪中,不乏「下金蛋的母雞」、「自動開飯的桌子」這樣很好的例子。至於會隱身、能滅火、能降雨的妖怪,更是人們願望的表達。

百鬼圖

除了妖怪的構成之外,井上圓了在《妖怪學》中還說到了妖怪在近代以來急劇減少的原因。他認為,世界上的事物,「凡世人於平生耳目所不慣接受者,多謂之妖怪。」人們通常所說的妖怪,就是那些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物。為什麼會有不可思議的事物呢?就是因為人們當時的心智無法理解那些事物。所以,世界上有沒有妖怪,並不是取決於客觀的存在,而是取決於人的主觀意識。妖怪到底是怎樣的,其實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而是隨著人思想和認識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古往今來妖怪的面貌並不相同,人們會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妖怪改頭換面。因此,如果硬要給妖怪限定一個「標準」的話,那麼這個標準只能是人的思想和認識。到了近代,人們越來越相信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因此關於妖怪的傳說就變成了迷信和無稽之談。一下子仿佛什麼傳說都可以被分析,什麼現象都可以被解釋,什麼生物都可以被解剖。於是風只是由於「空氣流動」,聲音只是因為「物體振動」,牛郎織女徹底變成了兩個沒有生命的星球……那些傳說都成了迷信,成了蠱惑人心的東西。人們再也不相信失蹤的孩子是被天狗抓走的,不相信野外的火光是狐狸點燃的,不相信落水的人是河童拉去的,就連孩子們看到狸貓,也不再相信眼前的動物會變身,會隨著住持的三弦聲跳舞跳到死去。

這些,當然是古代的人們所沒有想到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當人們還虔誠地相信妖怪的時候,妖怪文化被十分認真地織進了生活裡。

好了,這次動漫達人毛毛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創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自然,生活,都市,解讀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形成與影響
    導語:提到日本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我猜是動漫、便利店和國民素質。其實日本還有一種特殊的文化:「妖怪文化」。日本的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日本民眾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妖怪文化中有很多關於大自然的妖怪故事娓娓流傳,下面就選擇幾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古狸:日本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狸的故事,狸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小浣熊,相傳他們經常在晚上潛入村莊或者是農戶家裡覓食,於是就有人傳言說晚上會看到像小孩一樣的黑影鑽入房中發出怪響,漸漸地狸就被描述成了妖怪的一種。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山海經》中有許多珍奇異獸和神話故事,而在唐朝的時候,隨著中日兩國的交流發展,《山海經》自然也流傳到日本。日本妖怪文化源頭是鳥山石燕所作的《畫圖百鬼夜行》,但在其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山海經》的影子。百鬼夜行,借鑑《山海經》的妖獸原型,經過獨特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日本妖怪文化。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二)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二)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日本的妖怪文化與動畫
    妖怪文化對日本動漫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在許多動漫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妖怪文化所打下的烙印。換句話說,所謂「影響巨大」,並不是有一小撥人對妖怪文化做專門研究,而是妖怪早已成為了動漫產業中人盡皆知的題材,類似是一個巨大開放的資源庫,誰都可以拿來用,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從手遊《陰陽師》看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日本妖怪文化在未來對中國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由於妖怪文化一開始是由古中國傳入古日本,在日本逐漸發展並形成「妖怪學」,因此當日本妖怪文化如今再 傳入中國時,國人對其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更容易接受它,但是 , 國人對於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也抱有三種觀點。 第一,反對日本妖怪文化傳入中國。
  •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本土妖怪僅佔1成
    [摘要]日本動漫中的妖、獸形象,多半受到其傳統妖怪文化的影響,而日本的妖怪,其實70%從中國「引進」。古代傳說常見並衍生在當代動漫中的,如蛇身人面妖、狐妖等,《西遊記(微博)》裡更是千奇百怪的妖怪大集合。本土妖怪僅1成報導稱,研究日本民俗學、漫畫《鬼太郎》作者的水木茂就曾說:「如果要考證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原型來自中國。」除此之外的20%來自印度,剩下10%才是其本土的妖怪。
  • 動漫裡的11區,盤點那些體現神明和妖怪文化的動漫
    11區人民由於出生在島國,他們的傳統文化相對顯得非常具有特色,很多傳統都被保留了了下來,甚至有一些在現代社會顯得非常迷信的習俗也是如此。這樣一點在動漫中也是得到了很多的表現,妖怪與驅魔師之類的話題也是經常被選作動漫素材的。今天就帶大家聊一下動漫裡的諸多妖怪文化吧。
  • 《千與千尋》:什麼是妖怪文化,為何在日本如此盛行?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中很小的一個分支,但我認為妖怪文化總體來說和日本的地理大環境以及傳統文化割裂不開,並且妖怪本質上是人創造出來的,它們的另一面隱喻面其實也是從人們的固有傳統中演化而來。人類在與其周遭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中,頭腦裡產生並勾勒出妖怪的雛形,它是一種超自然的直接感性經驗。人類面對自然神秘的、他們尚未熟悉的巨大力量這一事實時所產生的不安心理,無疑對妖怪的形成做出了貢獻。我也同樣認為這是日本文化中的一種強者崇拜。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2016年,網易上線了手遊《陰陽師》,立即便在我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同時,《陰陽師》背後的各種日本妖怪文化也在玩家中流行起來,隨即日本的「妖怪文化熱潮」藉助遊戲橫掃日本甚至世界。其實,日本的妖怪文化早就已通過《夏目友人帳》、《犬夜叉》、《千與千尋》等動漫傳播到全世界,就是很多中國小朋友都能輕鬆地說出一些典型的日式妖怪名字。
  • 走進日本妖怪紀念館!深度體驗日本怪談文化
    昭和時代,日本電影行業的發展帶動了怪談文化的傳播,日本怪談小說的巔峰之作《雨月物語》,改編的電影更是將怪談文化呈現給了世界。經過多個時代的演變,怪談文化已經成為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平成時代至令和時代,怪談開始逐漸進入影視行業,電影電視劇、動漫甚至一些綜藝和遊戲中,都有關於怪談故事的出現。
  • 對日本動漫的妖怪感興趣?那我推薦你看看這些動漫
    古往今來,妖怪一直代表著人們對未知神秘世界的嚮往。不光是日本,中國也有許多關於妖怪的傳說。日本和中國都根據很多史書和圖畫的記載,將這些各式各樣的妖怪與它們的故事代入到動畫動漫中。我們從小便在很多有妖怪出沒的動畫片中長大,對中國的妖怪都很熟悉,而日本的妖怪又跟中國的有什麼不同呢,日本動漫中的妖怪又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島國人民在心理上很早就對帶有神秘色彩的妖怪有著濃厚的嚮往,他們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有《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書,對於生活中一些奇聞異事更是好奇不已。
  • 日本妖怪文化講解
    品動漫,享心情。大家好我是冰棒君!雖然看動漫是一件放鬆娛樂的事情,但我更希望大家在娛樂的同時學習了解一些學校和工作中學習不到的知識,所以我今天來帶著大家了解一下日本的「妖怪文化」。謝謝大家)「滑頭鬼之孫」作為一部動漫作品以妖怪傳說為故事基本內容構架,與其他動漫作品虛構的世界觀不同。本作品的時間,地點,人物都是在現實中有據可查的。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日本的「妖怪文化」也可稱為「百鬼文化」。「百鬼」一詞由來已久,在現今社會中提到「百鬼」一詞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日本的鬼怪傳說、動漫作品以及國產的遊戲《陰陽師》等內容,殊不知「百鬼」這一概念最初源自中國,就某種程度而言,《山海經》對日本百鬼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日本的 「妖怪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 淺談日本電影中的妖怪文化
    自平安時代以來,鎌倉就是妖怪文化中經常出現的背景板,各種小說、日漫中的詭魅故事都在這裡上演。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日本的其他藝術也以文學為藍本也一再演繹、發展著這些故事,讓這種文化發揚光大,傳承至今。到了現代,電影自然也沒少在這些神怪文化中取經。  回到《鎌倉物語》中來,影片中就出現了一些非常典型的日本傳統妖怪形象,比如雅人叔和高畑充希剛來到鎌倉的家時,有小河童在院子裡穿過。
  • 盤點小編看過的日本那些好看的妖怪題材動漫
    《滑頭鬼之孫》主人公奴良陸生看似是普通的中學生,實際上是妖怪「滑頭鬼」(滑頭鬼:隨便闖到別人家裡,偷吃別人的東西,給別人家裡添麻煩的日本妖怪)的孫子,繼承了四分之一滑頭鬼之血。小時候,陸生對爺爺很崇拜,也與爺爺領導下的「奴良組」十分親近。但是,在與同學的一次討論中,陸生知道了人類畏懼妖怪,就想過平靜生活,不願繼承奴良組三代目。
  • 日本動漫中都有哪些傳統的妖怪,為何日本的妖怪感覺都很幸福?
    說到妖怪,我相信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張牙舞爪的妖怪,但是在日本的動漫中卻有《夏目友人帳》裡面二級中級這樣的逗比妖怪,也有《犬夜叉》中害人的妖怪,也有《勿忘蛛》裡面這樣的蘿莉蒙太妖怪。那麼在日本的動漫中都有哪些傳統的妖怪呢?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2019年11月2日至2020年3月8日,一場以「日本超自然」為主題的展覽在雪梨南威爾斯州美術館展出。展覽展出180多幅作品,包括浮世繪、微雕、插畫等,呈現江戶時代至今日本的妖怪文化。這種展覽不過是日本妖怪風靡全球的一個縮影。中國不僅有日本妖怪的粉絲後援團,以日本妖怪為元素設計的商品更是比比皆是。
  • 《中國妖怪故事》:帶你追根溯源,日本動漫中的妖怪大都出自中國
    中國的傳統文化-妖怪文化怎麼就跑到日本了呢?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在文化上也深受中國的影響,妖怪文化更是如此。中國的妖怪文化傳播到日本之後,日本很多作家進行了傳承和發揚,於是,妖怪文化在日本開枝散葉,在世界妖怪文化中佔領了一席之地,也使得這些妖怪走入了日本的影視作品、繪畫、漫畫等,使妖怪這一來源於中國的文化成為日本的文化象徵名片之一。
  • 日本妖怪文化與戲劇
    妖怪的產生起初是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日本是個水域文化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一種在河邊用篩子撈人吃的妖怪;河童,就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妖怪,其原型是一種較為兇猛的淡水鱷魚;橋女則是一種為了情而投水自盡的女鬼。同樣,在日本,也是一個山川較多的國家,所以在傳說中也會有很多針對山上的妖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