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劉愷琦
晚上十一點左右開始上網課,凌晨三四點後入睡,一直到第二天中下午才起床……這樣「黑白顛倒」的學習生活,王澤正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他今年剛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商科專業錄取。受疫情影響,目前像王澤正一樣在家上網課的留學生還有很多,何時才能去學校就讀,仍是個未知數。與此同時,2021年國外高校申請季即將開始,受此影響不少打算出國留學的高中生有些「打退堂鼓」,甚至做起了要參加國內高考的兩手準備。留學生面臨的困境也影響著青島當前留學市場的走向。
多數留學生「黑白顛倒」,在家上網課
「在家已經上了一個多月的網課,身邊沒有老師、同學,沒有學校裡的學習氛圍,每天白天睡覺晚上上課,已經有些熬不住了。」王澤正是青島五十八中2020屆北美國際班畢業生,今年上半年他曾拿到了美國8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最終選擇了專業最喜歡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但受國外疫情的影響,他只能暫時在家進行線上網課的學習。「沒有大學的氛圍,更感受不到國外的文化,但一學期14萬人民幣左右的學費一點也不少交。」王澤正打趣到,感覺自己是在上「函授」,而不是在留學。
商科專業的課程相對比較輕鬆,王澤正一學期只要修12個學分就夠了,除了數學和英語是必修課,王澤正還選修了音樂史和音樂欣賞兩門難度不大的課程。「在家學習主要靠自覺,感覺這跟我們高三時在家上網課沒什麼兩樣。下學期很有可能還要繼續上網課,不知道何時是個頭。」王澤正說他一直在關注國外的疫情走向,如果這個學期上完情況還沒有好轉的話,他可能會考慮重新申請英國的大學就讀,因為英國的疫情情況要相對好一些,「這樣就相當於白白浪費了一年的時間」。
就讀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傳媒專業的李怡然,近期也一直待在家裡上網課。學校有錄播課和直播課兩種網課形式。「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錄播課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暫停,也有充足的時間去記筆記。而直播課則需要倒時差,每次都是半夜上,與我們的作息時間完全反著來,很不習慣。」李怡然說。
幸運兒借讀國內大學,珍惜學習條件
目前多數留學生在家上網課,但也有部分留學生可以到與國外留學學校學分互認的國內大學進行學習。今年剛從青島盟諾學校畢業的孫士雅告訴記者,今年1月她就收到了美國羅格斯大學的錄取通知,後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她的出國計劃暫時擱置了,「5月底的時候學校發了通知,給我們美國籍以外的學生提供了在各自本土學校讀書的機會,我們可以到合作學習去上課,學分可以相互認證,在國內有三個學校可以供我們選擇。」最終,孫士雅選擇了位於廣州的華南理工大學,在今年9月開啟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孫士雅告訴記者,學校上課以線下課和網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線下課是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教我們,網課還是羅格斯大學的課程。」據介紹,她一周要上6節線下課和三門網課,網課時間一般在晚上八九點。「現在每天都在忙著寫作業,生活很充實,周末也和同學們一起去學校圖書館學習。」孫士雅很慶幸自己還有機會走進校園,而不是只能呆在家裡上網課。「網課缺少學習的氛圍,不懂的問題都沒人可以請教。下學期應該還會繼續在這裡上課,具體什麼時候能去羅格斯大學,還要等學校的安排和通知。」
目前正在浙江大學校園裡學習的葛怡文原本被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錄取,由於伊利諾伊大學與浙江大學有交換生項目,與她情況相似的200多名國內留學生目前得以在浙大的校園裡學習,「雖然在這裡我們主要也是上伊利諾伊大學的網課,但畢竟我們能夠感受到大學的氛圍,可以約著同學一起去自習室、圖書館,相比那些只能在家裡上網課的同學,我們已經幸運多了,很珍惜這裡的學習條件。」
當下的留學困境讓學生家長很糾結
國內學生的留學困境也讓不少打算出國留學的高中生有些「打退堂鼓」,很多家長也跟著焦慮起來。青島九中中加班高三學生白依琳目前仍在按部就班地申請加拿大的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西蒙弗雷澤大學、麥吉爾大學等名校都在她申請的名單當中。但她也對疫情情況頗為關注,甚至考慮明年也會參加國內高考,做兩手準備。「學長學姐們目前的留學狀況我們也都聽說了,也考慮過其他出路。但是參加高考對我們國際班的學生來說太難了,我們只上過一年多的國內課程,其他主要以國外課程為主。」白依琳透露,除了數學和英語,她學的是比較文學和經濟學兩門文科類課程,跟國內高考的要求相差甚遠。她目前的計劃是先把幾所心儀的國外大學申請上,有一個保底的選擇之後,明年再視情況決定是否備戰國內高考,給自己多幾個選擇的機會。
家長李女士的孩子今年在青島一所國際高中上高一,出國留學是全家人很早就達成的共識,「原本以為疫情很快就過去了,不會影響到我們三年後的走向。但現在國外疫情狀況絲毫沒有好轉,再加上國際形勢的影響,不知道三年後的留學政策會不會發生變化,現在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了。」李女士說,原本她身邊有不少跟她一樣想送孩子出國留學的朋友,但今年中考結束後,只有她還在堅持,其他人都讓孩子報考了普通高中,這更讓她有一種「一個人走獨木橋」的不安全感。
青島留學市場發生變化,有人歡喜有人憂
青島格蘭德中學國際部學生發展中心主任李紅蕾介紹,近年來學校國際部招生數量都比較穩定,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原本一般在8月初就結束招生工作,一直到了8月中下旬才收尾,招生情況明顯受到了一些影響。「不少家長持有觀望態度,也在擔心疫情的持續影響到底有多大。」另外,在選擇出國留學方向上,學生和家長也在發生著悄然轉變,「根據我們對學生和家長的摸底情況,選擇美國方向的波動比較大,人數下降了不少,而選擇英國、日本、新加坡的學生和家長的數量較往年比較增多了一些。」雖然疫情對學校當下的招生情況產生了影響,但李紅蕾認為,疫情總會結束,困難只是暫時的,有出國意向的家長還是會為孩子的長遠發展做打算。
「我們是一所美式學校,之前出口方向基本是美國,現在受疫情、中美的國際關係等各方面影響,不少學生和家長開始向美英同申、美加同申、美澳同申等方向上選擇。」青島盟諾學校運營總監薛濤告訴記者,學校鼓勵學生做出更多的選擇,雖然這樣老師指導協助申請大學的工作量比往常多了2~3倍,但是為了能讓學生最終能順利邁入理想大學,這些付出也是心甘情願的。
也不是所有國際學校和留學機構的日子都不好過,青島ACT-GAC中心負責人王磊告訴記者,當下選擇報名他們ACT考試的學生卻變多了。「受到這次疫情影響,很多準備SAT考試的學生因為沒法出境參加考試,所以選擇轉戰ACT,這樣在國內考點就能完成考試,以便順利留學。」據了解,SAT考試的考點主要是在境外,而ACT考試的考點在青島家門口就有,對考生來說方便不少。「另外,從SAT轉戰ACT考試的難度並不大,兩者在對學生知識技能方面的考察方向越來越相近了。」王磊透露,來青島中心報名的學生數量增多,主要是因為學生群體不再局限於青島,很多全國各地的學生也都過來報名,在青島中心進行學習和考試。
困境也是機會,國際學校全面調整緩解壓力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現在家長對孩子出國留學的選擇和決定越來越謹慎,李紅蕾介紹:「今年在招生諮詢的時候,不少家長已經做足了功課,他們有明確的留學國家,甚至具體到哪個大學和專業。家長在諮詢時也會更加細緻的詢問,跟原來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李紅蕾表示,之前有些家長對出國留學的政策了解得並不多,也沒有十分確切的留學目標,但現在家長和學生更加理智地看待留學。為了更好地服務家長和學生,格蘭德學校把原本高二才會重點梳理講解的留學政策等內容進行「前移」,在招生時就給學生和家長把政策講透,讓他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更清楚地做好規劃。
為了滿足不同學生和家長的需求,青島盟諾學校現在的培養路線分為英國路線、美國路線和英美同線,更好地助力學生完成留學夢想,「學生在九、十年級上一樣的基礎課,到十一年級開始根據不同的留學方向開啟不同的課程體系。」薛濤說,針對當下留學市場需求的變化,學校也儘可能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緩解招生壓力。
對於今後國內及青島留學市場的走向,王磊認為,雖然當下選擇留學的學生和家長變得很慎重,但是對於那些長期準備要留學的群體來說,還是不會輕易改變他們計劃的,「其實,這兩年是出國留學的最好時機,因為同期出國留學的學生數量下降了,申請的人少了,競爭也就小了,能上頂尖名校的機率比原來更高了。」在王磊看來,留學的趨勢會是整體上升的狀態,「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有點小波折,但是學生和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和國際文化的交流並不會因為這個降低。總的來說,留學生數量在短期內或許會小幅度減少,但長期來看,疫情對於留學形勢的影響並不會很長遠。」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