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30 06:24 | 嘉興發布
2013年至2015年,國務院決定在全國開展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嘉興目前普查工作已經順利完成。
近日,記者從嘉興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獲悉,通過普查,查清了嘉興市地表自然和人為地理要素的現狀和空間分布情況,開展了地理國情信息統計分析,建立了全市地理國情信息本底資料庫,建成了嘉興市地理國情成果管理與發布平臺。在此基礎上,嘉興市按照「有價值、可公布、受關注、可獲取」的原則形成了《嘉興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向公眾展示嘉興市「家底」情況。
地理國情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全面獲取地理國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態以及人類活動基本情況的基礎性工作。2013年12月,嘉興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在全市開展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全面啟動了嘉興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工作。
好了,下面就讓小編考考你們:嘉興市區的最高海拔是哪裡?!
估計有一大撥嘉興人知道答案後,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嘉興人!因為答案真的真的不是瓶山!而是東柵街道天德山公園!
不要懷疑答案的專業性,這個答案可不是小布隨便給給的,這可是從新鮮出爐的《公報》中,找到的答案!不信你們自己瞅瞅——
天德山公園。位於東柵街道,曾經是嘉興市區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場,2008年, 嘉興市啟動了天德山公園改造工程。 將垃圾填埋場改造為公園,當時在全國都沒有先例!
據了解,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內容包括: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況,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水域、荒漠與裸露地等的類別、位置、範圍、面積等,掌握其空間分布狀況;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況,包括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交通網絡、居民地與設施、地理單元等的類別、位置、範圍等,掌握其空間分布現狀。
2017年2月,嘉興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成果通過了省、市兩級專家驗收,通過普查,首次查清了嘉興市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現狀和空間分布情況,取得了全覆蓋、無縫隙、高精度的地表覆蓋和地理國情要素等系列數據成果,形成了豐富的圖集圖件、統計分析報告和普查公報,建成了普查成果管理和服務發布系統,系統掌握了嘉興市「家底」情況。
「我們按照『有價值、可公布、受關注、可獲取』的原則,考慮政府宏觀政策及相關部門和社會大眾關切的重點和熱點,篩選並建立了反映我市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基本信息的統計指標體系,利用文字、圖標等形式,從地理空間角度展示我市地理國情要素的分布狀況和特徵,準確、全面地展示了我市『家底』情況。」嘉興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本《公報》含有國家普查內容(地標覆蓋及國情要素)、省普查內容(城市建成區)和市普查內容(行政村與社區、居住小區、鄉鎮建成區等)。《公告》分為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和其他功能單元三個章節。
本次普查查清了嘉興市陸域、地形地貌、耕地、園地、林地、河流與湖泊等自然地理要素的面積(長度)構成和空間分布。目前嘉興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已經廣泛應用於相關工作中。
(原標題《《嘉興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出爐!市區最高海拔是這裡,你知道嗎?》。編輯肖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