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24小時書店的「高峰期」是什麼時候?了解其背後經營之道

2020-12-21 北晚新視覺網

自2014年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首開24小時書店之先河以來,越來越多的實體書店點亮著北京城市的夜空,成為人們心靈棲息的場所。在今年北京市對實體書店的扶持工作中,全市共有14家24小時書店獲得了專項補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書店延長運營時間產生的成本。記者近日走訪了三家24小時書店,與書店負責人聊起了24小時書店的經營之道。

三聯韜奮書店:24小時書店的先行者

作為24小時書店的先行者,三聯韜奮書店已經擁有兩家24小時店的運營經驗。其中美術館店自2018年初閉店整修,目前已經完成裝修工作,進入圖書上架階段,預計將於今年年底重新開張,並於明年4月23日開始恢復24小時運營。新的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將此前二層的雕刻時光咖啡館收回改造成書店空間,因此書店面積擴大了30%。而正在運營的三聯韜奮書店三裡屯店已開業一年多,置身京城夜生活最為集中的三裡屯地區,三聯韜奮書店鬧中取靜,24小時不打烊,讓許多不眠之人在夜間有了新的選擇。

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郝大超告訴記者,三裡屯地區是北京夜間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書店也將服務瞄準年輕群體。「夜間的讀者主要分三大類,一類是經常到書店夜讀的,夜讀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了一種習慣;另一類是白天工作比較忙,利用夜間到書店來充電、學習、查詢資料的,比如一些大學生、文字工作者等;還有一類人是到書店來體驗夜讀的。無論哪一類夜讀者,相比白天的讀者,他們更加專注。」

24小時書店運營5年多,郝大超最深切的感受是讀者對24小時書店有需求。「各店面之間讀者的高峰期是不同的,比如美術館總店,讀者高峰期一般在下午到晚上十點左右,而三裡屯店則有三個高峰期,尤其夏季,晚間11點至凌晨1點是一個高峰期。對於一個書店來講,讀者和書店存在較強的黏性,如果你僅想在高峰期營業,那麼高峰期也將不會存在。」他也坦言,24小時運營給書店帶來很大的挑戰,書店員工夜班工作很辛苦,人工成本也要高於白天。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分析,三聯韜奮書店已經摸索出了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排班方式,不僅留住了員工,還節約了成本。

Page One書店:不打烊的文化地標

Page One書店北京坊店因其絕佳的視野和精心的設計一開張就成為北京的一座文化地標,三層之高的巴洛克式建築、2000多平方米的寬敞空間以及直抵屋頂的書牆,都讓Page One在京城書店中一枝獨秀,尤其是二層與三層的落地窗正對著正陽門箭樓,站在書店內,好似將一座古典的北京城置入了取景框中。除了環境優美、書籍齊全,Page One書店北京坊店也是前門地區為數不多的全天不打烊的店鋪,目前除了周一開放時間是10時至22時,周二至周日一層空間都執行24小時運營。

「前兩天我在朋友圈看一篇文章,是關於今年的實體書店扶持公告的,我對標題印象很深刻,那就是『扶持實體書店,打通政策最後一公裡』,說的非常貼切。」Page One書店總經理陳鵬表示,實體書店的經營壓力非常大,尤其是面對不斷上漲的租金壓力和人力成本壓力,面對不斷打折促銷的網絡書店的衝擊,面對整體薪資較低帶來的人才流失困境等等,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後盾是會非常難受的。「此次北京市拿出真金白銀來補貼實體書店的經營,毫不誇張的說,這是雪中送炭。」他表示,下一步書店要把這部分資金用在刀刃上,同時要運用創新思路實現書店自我造血功能。「要想盡一切辦法給讀者提供優質的體驗內容,增加讀者對實體書店的黏性。」

閱青山書店:城郊的「隔壁書房」

相比較兩家選址在城市商業聚集區的24小時書店,今年5月新開張的閱青山書店,則獨闢蹊徑地將24小時書店開在了位於東部郊區的東郎通州電影創意產業園內。園區的前身是北泡塑料集團的廠房,因此書店也就帶著濃鬱的工業設計風格。書店充分利用老廠房的挑高分隔出兩層空間,閱青山書店共有兩層,一層專門為孩子們配備了獨立的兒童閱讀區,二層則為讀者打造了專屬閱讀區。

閱青山書店負責人高巖希望將書店當作周邊居民的「城市會客廳」和「隔壁書房」。「選址選在通州是一個機緣巧合,我們通過數據採集,發現這個區域沒有這樣的書店。至於為什麼想做24小時書店,我們就是想區別於商場裡的書店,沒有經營時間上的限制,讀者可以自由自在地閱讀。」高巖對記者表示,24小時運營的確給書店帶來很大的壓力,書店必須配備兩組員工進行倒班,如果單純依靠賣書,利潤又會很薄,因此閱青山目前實行會員制的方式,年費365元,可享受全場購書七五折優惠,並贈送12杯30元以下飲品和咖啡。這樣的實惠讓閱青山慢慢開始培養了許多忠實的讀者和熟客。「最近天氣冷,晚上看書的人少了些,之前經常有讀者看書到凌晨兩三點,最早有五六點就來的。到了周末,基本上早上十點多,二樓閱讀區就沒有位置了。」高巖說。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成長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第四家24小時書店出現在北京,「深夜書店」有多受歡迎
    過去4年的時間裡,小書店燃起的「不眠」之燈,對於經營者、消費者,乃至北京,這座正處於急速發展中的城市究竟意味著什麼?目前除三聯韜奮書店的4家分店外,北京發行集團先後開設了中國書店燕翅樓店、新華書店花市書店、新華書店香山書店三家24小時書店;北京新華書店首家24小時店——花市書店開啟了不打烊模式;文軒雲圖24小時智能書店也進駐了北京。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多家24小時書店發現,交通和人流量對於24小時書店的運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 本網調查:24小時書店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其實,早在2012年的3月,位於上海福州路的大眾書局就已經開啟了「24小時模式」,當時也曾引發外界強烈關注。如今已經低調運營了兩年半的大眾書局「深夜書房」,經營現狀如何?對於各地現今紛紛興起的「24小時書店」,作為「過來人」的大眾書局,是否能夠提供「可複製的經營之道」?近日,人民網上海頻道對滬上24小時書店及相關業界人士進行了深入採訪。
  • 廣州第三家24小時書店靠什麼生存
    店主說,第一家店已經略有盈餘,第三家店的開張是吃了第一家店的品牌效益,「24小時書店還沒有成型的盈利模式,但像時興的網際網路APP刷流量一樣,靠辦活動吸引人流,帶來了現成的經營便利;有商場樂意引書店駐場為其減免租金,以此帶旺人氣。」
  • 三聯再開第二家24小時書店 實現"書店也賣咖啡"
    原標題:三聯再開第二家24小時書店 實現"書店也賣咖啡"  三聯韜奮自去年4月23日正式營運第一家24小時書店後,將於今年4月23日再開第二家24小時分店。本報記者昨日獲悉,新店選在海澱區清華大學同方廣場。這將是京城第二家24小時書店。
  • 北京三聯書店試行24小時營業
    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 (記者 尹力)北京三聯韜奮書店8日晚起開始試行7×24小時營業,如果試營業順利,將於23日實現長期24小時營業。這也意味著,三聯書店將成為北京首家真正意義上24小時全天候開放的書店。  8日晚9時許,記者看到,店內燈火通明,不少聽聞此事的熱心讀者都來到這裡,「嘗鮮」第一個通宵營業的夜晚。據悉,為「24小時書店」預熱,書店決定於4月8日至17日試營業,每晚9點至第二天上午9點是夜讀時間。
  • 臺灣誠品書店:24小時書店值得堅守?
    人們不禁相問,兩三年後,是不是在大陸就可以逛有誠品特色的24小時書店了呢?大陸的文化土壤是否適合全天候書店的培育和生長呢?要知道,許多人就是慕了誠品24小時書店的名,專程前去體驗一番。 顯然,隨著網絡書店、網上閱讀、電子書閱讀的大力推廣,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閱讀,對實體書店,特別是夜間營業的24小時書店的衝擊勢如破竹。以往逛書店的夜貓子多以年輕人居多,而現在他們的角色則更多地傾向於網購的擁護者。實體書店只有另闢蹊徑,發揮自身優勢,以因時因地打造特色閱讀氛圍為突破口才能抓住讀者。作為書店服務讀者的另一內容——多元化經營,已經成為實體書店的一大趨勢。
  • 24小時書店、深夜食堂拉長「北京一夜」
    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掃碼觀看夜間經濟探訪視頻了解市民怎麼過「北京一夜」晚上10點,三裡屯SOHO,結束加班的阿誠掩上辦公室的門,走出公司,暖色路燈透射下,濛濛細雨在空中絲絲可見。阿誠撐起傘,決定還是先去附近的24小時書店待會兒。
  • 北京地安門雁翅樓將開24小時書店:政府給予補貼
    7月底8月初,地安門雁翅樓將以「24小時書店」的嶄新面貌迎接市民。雁翅樓去年復建完成,西城區政府將其免費交給「中國書店」經營,開辦24小時古籍書店。這也是中國書店旗下首家「不打烊」書店。此外,今後大柵欄、天橋地區都將建書店,有望和「臺灣誠品」、「北京三聯」或者「廣州方所」等知名品牌合作,在首都核心區引導一種安靜的城市生活方式。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 遇見奈目丨24小時書店聲音漫步
    重回書店,發掘城市的精神之光 今年9月上旬,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在北京國際圖書節期間上線,成為一輪京城文化的衝擊波,讓人們找到一種共識:書店是每個人的精神之光。
  • 24小時營業,經營的亮點還是負擔?
    以餐飲品牌海底撈為例,早在2012年,海底撈就開始嘗試24小時經營模式,2017年幾乎全部門店都實現了24小時營業。但前不久,海底撈悄然更改了營業時長,從24小時改為22小時,早上7點至9點不營業。據悉,這是企業綜合考慮的結果,這個時段幾乎沒有顧客。那麼,做全時段的入場條件是什麼?
  • 觀察:實體書店如何「破局」 24小時營業何去何從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上官雲)在國家大力提倡全民閱讀的當下,實體書店的經營狀況成為各界關注的議題。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也已正式實行24小時經營。在實體書店遭遇網店衝擊而身處窘境的今天,「24小時不打烊」這種經營模式自身也受到一些考驗,它能否真正改變實體書店的經營局面,仍然有待觀察。
  • 從臺北到北京 24小時不打烊書店兩岸飄書香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事件:三聯韜奮書店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 填補北京空白      快評:偌大的北京城,從第19個世界讀書日的今天起,終於有了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三聯韜奮書店。從4月8日開始試行24小時書店起,三聯韜奮書店就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    我們看到,三聯夜間書店也得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回信。李克強希望三聯韜奮書店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讓不眠燈光陪護守夜讀者潛心前行,引領手不釋卷蔚然成風,讓更多的人從知識中汲取力量。    實體書店是一座城市書香延傳的基地,而24小時書店更是被認為是「城市的精神地標」。
  • 重訪鮑威爾書城:美國最大獨立書店的經營之道
    這家書店的總店位於波特蘭商業區邊緣地帶,佔據了整個一個街區,營業面積達到六千三百平方米。這家書店每天早上九點開始營業,直到晚上十一點才關門打烊。美國CNN將其列為世界十大「最酷」書店之一,美國的《今日美國》將其評為美國十大最佳書店之一。
  • 北京最美書店在哪兒?「百家特色、十家最美」書店出爐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2019年度全市特色書店(最美書店)評選結果近日出爐,共評選出85家北京特色書店、10家北京最美書店和2家北京最具影響力書店。PAGEONE北京坊店、鍾書閣、紅樓藏書館、春風習習書店等多家「網紅」書店入圍。
  • 70年歷史的北京新華書店有了新動作 花市書店24小時營業了
    本報記者 孫戉攝   位於西花市大街134號的新華書店花市書店,前天深夜第一次亮出了24小時書店的招牌,工人們有的忙著裝燈箱,有的在調換書架。10月1日零時,有近70年歷史的北京市新華書店,將迎來首家24小時書店開張的時刻。這也是繼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中國書店雁翅樓24小時書店之後,北京第三家24小時書店。
  • 圖說:有溫度的書店系列--字裡行間、Page one、單向街、24小時書店
    1、字裡行間--有溫度的書店  進駐的購物中心/綜合體: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北京凱德晶品購物中心、北京華潤五彩城、鳳凰匯購物中心、金源新燕莎購物中心、北京遠洋國際中心等等。  4、24小時書店:書+咖啡+文創產品經營模式  入駐購物中心:新華都東海灣生活廣場、重慶時代天街等  在全國成千上萬家書店中,24小時書店堪稱是寥若晨星,但它點燃了守望文化的「燈塔」,傳遞著推動全民閱讀的責任擔當。
  • 鄭州24小時書店調查:多家書店放棄,深夜的燈還能亮嗎?
    不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8月19日探訪時發現,其24小時的營業時間在堅持三年之後,在2019年調整為營業至第二天凌晨3點。在回聲館之前,鄭州第一家吃螃蟹的24小時書店是書是生活。2014年,在宋寨南街的這家書店,依託社區服務中心的地租全免優勢,試運行周五、周六兩天24小時不打烊。後來,在經營屢陷困境的情況下,書是生活幾易店址,如今在經六路與黃河路交叉口南側。
  • 探訪西安24小時書店閱西安城市書房(下)
    然而,全新的事物也必然帶來全新的思考,對於24小時書城,很多讀者在拍手稱快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用書店盈利這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過程與傳統的書店相比,閱西安城市書房裝修更加精美,也多了幾分舒適和溫馨的味道,推開玻璃門的一瞬間,甚至有進入了一個舒適的咖啡廳的感覺。作為24小時書房,最大的特色就是24小時不打烊,深夜也可以在這裡閱讀。
  • 北京評出85家特色書店10家最美書店
    原標題:本市評出85家特色書店10家最美書店   本報訊(記者 路豔霞)記者11月22日從市新聞出版局獲悉,經過近三個月的項目申報、初審、勘驗、覆審、終審等層層篩選,本市最終評選出85家北京特色書店、10家北京最美書店和2家北京最具影響力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