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東興市明虹路有座觀音寺,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 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距離北崙河僅有300米,被認為是中國目前距離國界邊境線最近的寺廟院之一。
佛教在公元一世紀傳入到中國後,佛寺很多。而對民間信徒們來說,觀音寺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觀音菩薩代表"救苦救難,普渡眾生,有求必應」的神佛,即便在東興這樣的邊陲小鎮,早在漢唐時期就有人信仰,受到頂禮膜拜。
單從旅遊觀光角度去看東興觀音寺,可能會覺得乏善可陳。如果從東興與觀音,因緣殊勝解讀,這座觀音寺卻意義非凡。
觀音菩薩有十二心願。第一:廣發弘誓願;廣發弘誓大願心,度盡眾生消煩惱。第二:常居南海願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觀世音。第三:尋聲救苦願 ;為人諸病臥高床,誠念大士得安康。第四:能除危險願;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第五:甘露灑心願;觀音慈把甘露灑,煩惱於是化成蓮。第六:常行平等願;彌陀加持常有念,隨似觀音平等心。第七:誓滅三塗願;觀音菩薩救苦聲,願度三塗除諸障。第八:枷鎖解脫願;志心持念觀自在,枷鎖苦痛得解脫。第九:度盡眾生願;有情眾生誓願度,曠劫精勤慈悲海。第十:接引西方願;虛空之中引淨土,至心誠念觀世音。第十一:彌陀受記願;觀音精勤宏願力,彌陀受記下世佛。第十二:果修十二願;十二大願弘誓深,有情共證無上道。
觀音菩薩「願長居南海」,故稱南海觀世音。東興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是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的交匯點,東興作為與越南接壤的南海半島,這裡建有一座觀音寺,其緣性地位是很高的。
史載:1922年,東興觀音寺由欽州俗家弟子歐文坤發動信徒到北海、合浦等地化緣所建。於1923年農曆9月18日開光。1996年8月6日 恢復修建,由閩南佛學院畢業的釋蓮山法師主持。
東興觀音寺的前世今生,近鄰的越南廣寧省芒街市《萬靈慶寺》裡的大鐘上留有的記載可以佐證。至今《萬靈慶寺》還保存有唐朝時期竹林禪師寂珍和尚的靈位,由此證明東興的佛教活動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過去越南是中國的屬國),東興觀音寺解放前也由廣東曲江南華寺來的比丘尼悟玉和悟雲到這裡任住持,後來又建了一座「地藏寺」兩人分開各自管理。
東興觀音寺目前建有《正定樓》、《鐘樓》、《藏經閣》、《素食館》、《山門》、《放生池》、《九龍壁》及《流通處》等設施。
東興觀音經常有越南的信徒來到寺院上香拜佛。同時南寧、柳州、北海、欽州、防城港、廣東、香港等地信徒來到寺院燒香拜佛也絡繹不絕。
東興觀音寺每天晨鐘暮鼓響徹北崙河兩岸,祈禱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是天長地久,人民幸福安康。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與您的作品有雷同之處,請留言以便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