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質疑冷凍雞爪冰多 商戶:冷凍食品當然帶冰

2020-12-16 華商網

  「買的是雞爪還是冰?」寶雞市民陳女士在菜市場買冷凍雞爪時,認為雞爪上附著的冰塊太多應該敲掉,但商戶認為「冷凍食品當然連冰一起賣」,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

  消費者:質疑冷凍食品冰塊過多

  9月28日,市民陳女士說,自己前一天在寶雞市人民街菜市場一家攤位購買冷凍雞爪時,發現冰塊比較多,當時她要求把冰塊去掉再稱重,可商販不同意,還說就是一起賣的。

  「平時有冰塊的我也買過,可這次比較多,都快和雞爪重量差不多了。」陳女士說,要不是冰塊太多,她也不會計較,就因為起了爭執,最後雞爪也沒買。

  每逢節假日,超市售賣的各種蝦仁、肉片、魚類等冷凍食品受到市民的追捧,但有些冷凍食品含冰量太高,化凍後慘不忍睹,不少市民都反映,「買冷凍食品時,往往要為上面的冰付費」。

  華商報記者在寶雞市區某超市櫃檯發現,袋裝冷凍的蝦仁中明顯有很多冰。部分冷凍食品可能因為反覆冷凍,上面有一層冰塊。

  一位經營冷凍食品的經營者告訴華商報記者,冷凍食品和冰塊批發時就是連在一起進貨的,如果零售時除去冰塊,損失豈不要轉嫁到商家自己頭上?而且冷凍食品在出售時也考慮到有冰塊的因素,價格相對便宜。

  據了解,從生產商到分銷商,再到超市、市場,冷凍水產品要經過很多中間環節,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會在冰上大做文章。以「保鮮」為由銷售帶冰的冷凍水產品或其他生鮮食品,這已經成為了整個行業的潛規則。

  食藥監局:冰含量沒有統一標準

  針對此種情況,寶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監管科工作人員表示,商品的標註重量與淨含量不符的現象屢見不鮮,也逐漸成為消費者關注和投訴的一大熱點。實際上冷凍水產品的含冰量控制在5%~10%就可以達到產品保鮮的目的,但往往實際含量不止這些。

  該工作人員介紹,國家還沒有具體的有關冷凍產品冰含量的統一標準,國家計量技術規範水凍商品的檢驗方法中,沒有單獨關於冷凍水產品的含冰量要求,在水產品製作時,大家都有鍍冰衣的做法,具體含冰量是由客戶來定的,有些要求鍍幾次冰衣,水產行業淨重是解凍後產品的重量,包裝標識淨含量也是指解凍後的重量。

  目前只是對有包裝的冷凍產品有要求,就是產品必須達到外包裝上規定的淨含量。如果經營者承諾的重量沒有達到,那麼就是在欺詐消費者。 華商報記者 張寶龍

編輯:劉超

相關焦點

  • 冷凍水產品計量時算上冰的重量 賣冰還是賣產品
    合肥晚報7月19日訊凍目魚仔、凍鯧魚、凍梭子蟹……超市出售的冷凍水產品琳琅滿目,商家計量時也會算上冰的重量,對消費者而言,花錢買走水產品的同時,也在為附著在水產品上的冰「買單」,不少市民對此質疑:商家賣水產品還是賣冰?  昨日,記者在一些超市走訪發現,冷凍水產品幾乎都是搭冰銷售,有的超市甚至「明令禁止」顧客去冰購買。
  • 冰鮮食品比冷凍的更新鮮?冰鮮帶魚澳洲牛肉多是凍品化鮮
    在位於西湖文化廣場的一家大型超市,進口牛肉櫃檯分成冰鮮區和冷凍區兩個區域。冷凍區冷凍著各種牛排、牛骨、雪花肉,產地均為澳大利亞。在冰鮮區,牛腩售價94.5元/斤。售貨員指著冰鮮區的牛腩說,這批是剛從冷凍牛肉化鮮的,買回去如果不是急著吃,可以在冰箱的冷藏室裡保存3天左右,如果放進冷凍室,口感可能差一點,但最長可以保存3個月。
  • 買1斤多蝦帶3兩冰
    市民劉女士在超市買了些冷凍的蝦,等她回家一解凍,發現一斤多的蝦竟有三四兩水。「買的是蝦,付的是水錢。」劉女士不太滿意這種情況,而冷凍商品帶多少冰是合適的,目前並無標準。  河南商報記者 孟令強  實習生 姜菲菲  事件:買1斤多蝦帶3兩冰    昨天上午,鄭州市民劉女士在家附近的超市裡買了1斤多冷凍蝦,回到家放在桌子上去忙其他事,等她想起來要做紅燒大蝦的時候,食品袋子裡已經有了不少水。  「十幾塊錢的蝦,居然有三四兩水,我們太虧了吧。」劉女士有些不滿。
  • 賣的是帶冰的蝦 還是帶蝦的冰
    省消協抽檢16個品牌的17種冷凍蝦仁  「冰衣」重量均在樣品毛重的30%以上  長春晚報記者 祝微  臨近新春佳節,各種冷凍蝦仁、魚類成為大多數市民購買年貨時的必選食物,然而,您購買的冷凍蝦仁安全嗎?本報1月26日曾經刊發過《一斤蝦仁解凍後只剩7兩》一文。
  • 冷藏退冰還是室溫解凍?冷凍蝦這樣退冰不NG!
    導讀:冷藏退冰還是室溫解凍?冷凍蝦這樣退冰不NG!冷凍蝦的退冰方式,是影響口感的關鍵步驟,錯誤的退冰方法不但會讓蝦子吃起來鬆散沒彈性,更可能導致細菌滋生,有食用上的安全疑慮。食譜自由配整理了常見的NG退冰法,以及正確的解凍方式,快點記下來,讓你不再煮出口感軟爛的冷凍蝦!常見的NG退冰法:冷藏退冰冷藏退冰是不少人認為可以保鮮又比較不容易滋生細菌的退冰法,但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冷凍蝦。
  • 「三文魚」衝擊冰鮮冷凍海鮮,吉林省多地令超市餐飲暫停採購
    「三文魚」衝擊冰鮮冷凍海鮮,吉林省多地令超市餐飲暫停採購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06-16 16:42 來源
  • 為什麼冷凍蝦仁比大蝦便宜這麼多?
    大蝦營養豐富,也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吃到的,口感鮮嫩受到人們的歡迎,特別是家中有小孩子的,大人們都會說讓小孩多吃點蝦,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在市場上和超市裡購買大蝦的時候,冷凍蝦仁的價格要比大蝦還低,正常來說,冷凍蝦仁經過人工處理、包裝、去蝦線等操作,應該比大蝦還要貴,為什麼反而便宜了這麼多呢
  • 超市裡的雞腿為什麼從不斷貨,冰鮮和冷凍該如何選?看完你就明白
    由於消費主力轉移到年輕一代以及現代城市快節奏生活的影響,消費喜好也從活雞轉變為深加工雞肉,這些深加工雞肉多數都是以冷凍或者冰鮮的形式流向超市和市場,也就是我們在超市看到的一盒盒密封包裝的雞腿、雞翅、雞胸肉等等。
  • 《冷凍飲品衛生標準》不適用於餐飲業冰塊等冷凍產品
    近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受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的委託,正式致函中國烹飪協會,答覆了《冷凍飲品標準》的適用範圍問題,對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輿論關注、消費者熱議的「冰塊髒過馬桶水」給出官方回答。
  • 當腫瘤遇到冰!冷凍消融技術的前世今生!
    腫瘤的經皮冷凍消融技術以其消融範圍大、無痛感、無需全身麻醉、治療邊界清晰、可實時影像監測等系列優點,被認為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局部消融技術,近年來在臨床上得以迅速推廣。當腫瘤遇到冰,到底會發生什麼呢?回溯冷凍消融技術的「前世」,又能得到什麼啟發?未來,冷凍消融技術會成為大勢所趨嗎?
  • 廣東湛江霞山冰鮮魚商戶整體搬遷南方水產市場
    抽籤儀式有序進行&nbsp&nbsp&nbsp&nbsp11月2日下午,南方水產市場南方商務大廈一號會議室座無虛席,100多戶原在霞山經營冰鮮魚生意的商戶齊聚一堂眾商戶在李國通總經理的帶領下參觀了正在日夜施工的冰鮮魚市場現場,同時參觀了解南方水產市場的其他功能版塊,包括活鮮批發市場、冰鮮蝦批發市場、凍品幹品交易區、海鮮超市、製冰廠和大型綜合冷庫,在了解了這些商戶的經營情況後,一致認為南方水產市場經營布局合理、設施設備齊全、交通便利通暢、環境乾淨整潔、安保文明有力,特別是南方水產市場管理團隊這種急商戶所急,與商戶親如一家人的服務態度非常適合在此長遠發展,均表示願馬上簽約
  • 拉薩市西海冷庫儲備5000噸冷凍食品迎「雙節」
    1月11日上午,記者在西海冷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西海冷庫)的凍庫以及展示區看到,幾個大冷庫已經擺滿了各色冷凍食品,總量達到5000噸左右,而在展示區,幾百種產品也整齊地擺放著,只等著各個批發零售商和市民前來購買。
  • 冷凍雞腿又大又嫩,為什麼那麼便宜?
    豬肉價格上漲,到現在還未回暖,雞成了替代品,越來越多朋友更傾向於吃雞肉了。在菜市場挑選雞肉的時候,大家有沒有發現,冷凍雞肉特別便宜,而且又大又壯?特別是雞腿,那麼大的雞腿,有些地方才賣8元一斤,平均一個只要2塊錢,價格只有新鮮雞腿的60%,算起來非常划算。冷凍雞腿為什麼會這麼便宜?
  • 冷凍食品不能吃?
    二、稱配製食醋為「勾兌醋」是一種醜化的說法 網上說「一般釀造醋的配料有水、大米(麥麩、粳米等糧食)、食用鹽、白砂糖、少量的辛香料等,這樣的醋可以放心購買」,「如果配料表中沒有糧食,只有冰醋、乳酸、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都是勾兌醋,這樣的醋就不要買了,不僅口感不好,其中的添加劑吃多了也會影響身體健康」。上述說法並不準確。
  • 嚴查冷凍食品、肉製品、海產品進貨渠道 築牢安全監管防線
    針對近期疫情發展新形勢和市民們比較關心的冷鏈食品安全問題,棗山園區市場監管分局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對臨港大市場的冷藏冷凍畜禽肉、海產品等進行大排查,全力做好冷鏈食品源頭端的疫情防控工作。日前,記者跟隨市場監管部門執法工作人員來到臨港大市場,針對海產品市場,執法人員重點查看了海鮮食品進貨票據、供貨方資質、檢驗報告等,堅決杜絕來源不明、無檢驗檢疫證明或檢疫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 一斤凍蝦化了半斤冰 市民近半花費白「瞎」了
    一斤凍蝦化了半斤冰 市民近半花費白「瞎」了2013-10-28 07: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信息日報近日,南昌楊女士在水產市場買了兩斤冷凍熟蝦,回家解凍後卻發現蝦「少」了許多。她帶著解凍後的蝦去周邊的菜市場一稱,結果發現兩斤蝦只剩下1斤多一點。這著實讓楊女士心裡一涼,便有了之前的感慨。  楊女士的遭遇是個案,還是市場上的普遍情況?就此,記者對南昌多家超市進行了調查採訪。
  • 成都食藥監局公布多起冷凍肉類典型案例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李丹)7月8日,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布了今年4月開展冷凍肉類製品專項整治以來,食藥監管部門查獲的4起典型案例(均尚未結案),其中,包括查處29餘噸假冒牛展、無中文標識雞中翅,過期半年的「活凍南美白蝦」等多起典型案例。
  • 河南3地發布疫情通報,均與進口冷凍食品有關!
    在此也提醒廣大市民,儘可能不購買來源不明、非正規渠道的進口冷鏈食品;在接觸進口冷鏈食品時應配帶一次性手套,及時洗手,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等處;食用進口冷鏈食品,要做好餐具和臺面的清潔,食物煮熟煮透,確保食品安全;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要自覺做好消毒處理。
  • ...冷凍海鮮配上「防疫身份證」,你家附近的超市能「掃」了嗎?
    向曙光表示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所有的凍品沒有消毒證明一律不準上市銷售,作為市場監管機構,要求商戶每批次進口商品的消毒證明都應保存完整,如有情況要第一時間向監管部門報告,「商戶在進口商品,對商品進行消毒時,應養成索票索證的習慣,以便於追根溯源,進一步保障安全問題。」
  • 河南3地發疫情通報,均與進口冷凍食品有關
    在此也提醒廣大市民,儘可能不購買來源不明、非正規渠道的進口冷鏈食品;在接觸進口冷鏈食品時應配帶一次性手套,及時洗手,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等處;食用進口冷鏈食品,要做好餐具和臺面的清潔,食物煮熟煮透,確保食品安全;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要自覺做好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