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阿銀走進一家小超市購物,可是當阿銀把在小超市裡挑的商品帶到收銀臺準備結帳時收銀員卻對阿銀說:「您在本超市買的所有商品通通免費,我不僅不收您一分錢還要給您錢,您先數一數自己挑了多少件商品,記住您挑的每件商品我都會送您100塊錢哦!」
阿銀數了一下自己挑的商品數量,一共是15件商品,結果收銀員不僅沒有收阿贏的錢還給了阿銀1500元。
阿銀對收銀員說:「如果你不收我錢還要給我錢的話,這個超市不虧本嗎?這1500元我不能要!」收銀員對阿銀說:「這1500元您還是收下吧,至於本超市虧不虧本您用不著考慮,您只要收錢和拿著從本超市挑到的商品回家就足夠了,下次記得再來本超市光顧哦!」
注意:這個小超市裡的收銀員也是小超市的女老闆,因為超市面積很小所以一個人完全能勝任超市裡的工作,這個小超市無需僱用任何員工。
阿銀在回家路上一邊走一邊想著超市收銀員的反常行為,他越想越覺得這家超市有問題。
有一天,阿銀在菜市場買菜時見到了這個小超市女老闆的丈夫。阿銀一開始並不知道在菜市場裡的這個男子是小超市女老闆的丈夫,但是阿銀覺得這個男子和小超市女老闆很有夫妻相便問這個男子認不認識小超市女老闆,這一問才知道男子的妻子果真是那個小超市女老闆。
阿銀覺得自己長得很像那個小超市女老闆的丈夫,如果阿銀再穿上那個女老闆丈夫的衣服的話簡直和女老闆的丈夫一模一樣。
為了弄清女老闆之前的反常行為,阿銀買了和女老闆丈夫的同款衣服並趁女老闆丈夫不在超市裡的時候走到了小超市的店內。
女老闆以為是自己的真丈夫來了就和阿銀對話,從與女老闆的交談中阿銀了解到那天「女老闆不要阿銀錢卻給阿銀錢」的真實原因。
原來,女老闆和她的真丈夫是兩個騙子,他們倆騙財無數,為了逃脫公安的追捕他們倆紛紛整了容並從他們倆生活的城市搬到了新城市,在新城市也就是阿銀生活的城市裡他們倆開了一家小超市。
在新城市裡如果他們倆不把騙到的巨款給處理掉的話警方會再度懷疑他們倆,而他們倆把騙到的巨款處理掉的方式是:「顧客來他們的小超市挑完商品後他們不僅不收顧客錢還要給顧客錢。」
他們倆就是用這種方式把自己騙到的巨款給消耗光的。
也許你會對我說:「他們倆不收錢還送顧客錢的反常行為不會引起周圍居民的懷疑嗎?」如果你這麼說的話我會對你說:「這兩個騙子通過送錢和送禮的方式巴結、討好周圍居民,周圍居民得到好處後既使懷疑也不追查下去了,所以這兩個騙子才能在這個新城市平安生活這麼多年。」
可是阿銀和那些小超市周圍的居民不同,阿銀是最近才搬到小超市周圍居住的,阿銀知道了真相後卻不能容忍這兩個騙子逍遙法外,他向公安報了案,警察把女老闆和她的丈夫抓進了監獄,這兩個騙子為他們倆當初騙取他人錢財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人犯了法最好一開始就伏法,這樣受到的懲罰是最輕的,如果為了躲避刑罰而逃跑的話無論逃多遠最終仍會被抓捕歸案,當抓捕歸案時所有在逃期間所做的成績終將化為泡影,不僅成泡影而且那時所受的懲罰將會比一開始就伏法重很多。
所以犯法時不逃要比逃好,這筆帳天下所有犯法者一定要算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