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武林門派華山派曾經分為劍宗和氣宗。後來劍宗被打跑了,氣宗獨霸華山,成為華山派正宗。劍宗,主張劍道應以劍招為主要研究方向。氣宗,就是以養氣為根本,以氣御劍,認為只要真氣深厚,草木竹石皆可為劍,飛葉摘花亦能傷人。
小說中,劍宗和氣宗是打了一場綜合賽,然後劍宗被殺得倉皇而逃。氣宗其實用了詭計,他們因為怕劍宗高手風清揚,所以僱了個妓女騙風清揚結婚,把風清揚調虎離山了。
風清揚會獨孤九劍。獨孤九劍是高得很的高人獨孤求敗創造的。獨孤求敗一輩子求一敗而不可得,你說有多高。
不過,風清揚的劍法高雖然並不是因為獨孤九劍,主要因為他對劍道的高深見解。可是就世俗來說,雖然風清揚是鐵定的華山派正式弟子,可到底是因為風清揚劍道高深才得到了獨孤九劍的傳承,還是因為得到了獨孤九劍的傳承,所以劍道高深,這真是一個扯不清的皮。風清揚自己恐怕都說不清。
平心而論,如果風清揚劍道不高深,在舊貨攤上見到獨孤九劍的劍譜,恐怕也認為出來,只以為是無聊文人胡亂寫畫的。你想想,區區九個劍式,破盡天下武功,你在小攤上見到這麼一本手抄本,會信會買嗎?所以,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風清揚如果劍道不高聳入雲,也淘不到這個寶。這是一個假設,小編並不知道風清揚從哪裡搞到的獨孤九劍的傳承。
你認為風清揚會逛地攤嗎?
還有個皮要扯:會獨孤九劍的風清揚,還算劍宗的人嗎?風清揚自己當然是劍宗的人,可獨孤九劍是不是,就有得扯了。獨孤九劍確實是符合劍宗理論的,是劍宗理論的有力證明,可獨孤九劍又確實不是華山派師祖們傳下來的,可如果風清揚把獨孤九劍傳給華山弟子,再傳幾輩,妥妥地可以說是華山師祖傳下的本門武功,可是當那個時候獨孤九劍還沒傳夠三代呢,還是舶來品,還相當於漢朝的佛教。
現在我們認為佛教是中華文化,漢朝的時候,可真的是外國來的新鮮玩意兒。
後來的華山氣宗掌門嶽不群有一點兒挺好,不排斥劍宗的獨孤九劍,並沒有在令狐衝向風清揚學習這點上發怒。當然,他自己都去偷林家的《闢邪劍譜》,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嶽不群其實心裡也很苦。
其實,小編覺得,華山派打架的時候,讓一個氣宗和一個劍宗弟子一起上場,互相配合,取長補短,才能提高殺傷力。可以起個名叫華山劍派劍氣兩儀劍陣,唉呀,不行,得把劍氣兩字去掉,否則又要為稱為劍氣兩儀劍陣,還是氣劍兩儀劍陣,簡單地說,氣在劍前還是劍在氣前,打起來。所以,就叫華山兩儀劍陣,最妥帖。
華山兩儀陣,家和萬事興。
有時候,可能就是個旗幟的問題。事物都是一體兩面的,一陰一陽之謂道,要陰陽平衡。可是如果是開宗立派,就要旗幟鮮明,分清敵我,所以觀點正確不正確,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和自媒體一樣,題目夠爆炸,觀點夠吸睛,立場要鮮明,才會有粉絲。就算是一代宗師,沒有粉絲,還怎麼混啊。
不過,陰陽平衡從來都是動態的。整個世界都像騎自行車,在平衡中向前,可平衡是動態的。就像日出日落,寒來暑往,是動態平衡。所以,旗幟鮮明是必須的,否則就無法螺旋形上升了。
劍宗和氣宗是劍道的一體兩面。對中學生來說,寫作文時,可以理解成,講究語法邏輯詞藻是劍宗,講究思想情感,言之有物是氣宗。學物理時,可以理解成,好好讀課文背公式是劍宗,好好做實驗是氣宗。文科生可以說是劍宗弟子,理科生可以說是氣宗弟子。
好像有偉人說過,文科生要涉獵一下理科知識,理科生要懂得一些文科知識,這樣才能出大師。我瞎想,不如文科生嫁給理科生,理科生嫁給文科生,這樣生出大師的機率高些,至少因為不是同行,聽不懂對方說什麼,可以少吵架,甚至會互相佩服。不知道實踐起來會怎麼樣。
我沒上過大學。不過,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有時寬慰自己,那些大學生一邊寫作業,一邊想,老師認為怎麼說是正確標準的答案呢?這樣整天想著怎麼迎合老師好得高分,要能出大師,那才真是出了鬼。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