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還有半個多月,記者昨日探訪城區部分商超發現,年貨市場開始熱鬧起來。大紅燈籠、喜慶福字、生肖玩偶、各種新年禮盒等已經上架銷售,商家拉開了年貨促銷大戰,開始想方設法搶佔商機。與此同時,線上的年貨節也火熱開啟。有商家表示,目前還未到年貨消費高峰,按照往年情況,預計要等到農曆小年前後,市民才會「大方」出手。
年貨禮盒上架
糖果乾果銷量漸升
俗話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一過,距離農曆春節就越來越近了,商家也開始忙碌起來。昨日,記者探訪城區部分商場、超市注意到,年味十足的各類年貨被擺放在銷售區域的顯眼位置,無論是傳統食品還是特色年貨,均以其特有的年味吸引著不少消費者駐足。「基本上每年進了農曆臘月之後,超市內的年貨銷售區域就開始搭建,繼而正式進入年貨促銷階段。」城區太白路一家超市的銷售人員說,雖然商家備貨積極,各種年貨基本也已上架待售,但年貨消費高峰還要晚上10天左右。
在城區琵琶山路一家超市內,各種充滿了新年色彩的年貨禮盒被擺放得整整齊齊,吸引了不少市民,但購買禮盒產品的並不多,而糖果、乾果區的消費者明顯增多。「糖果、乾果是家裡每年必備的年貨,會較平時買得多一些。」正在散稱糖果區選購糖果的市民唐女士告訴記者,其實也不一定要過年的時候買,只是春節近了,適當多買一些,除了自家吃還要留一些招待親戚朋友。
「和以前相比,近幾年消費者在年貨購買方面也越來越理性了。」城區紅星路一家超市的銷售人員說,尤其是最近兩三年,面對商家「轟炸式」的促銷,不少消費者保持著「按需購買」的理性消費原則,即使是過年也不過多囤貨。「很多年貨產品沒必要買很多,尤其是食品類的,放時間長了影響口感。」市民王女士說,夠吃就可以,沒必要為了過年儲備過多。
線上年貨節同步開啟
不少中老年開始網羅各地特色產品
在線下年貨市場開始預熱的同時,線上年貨節也已經開啟。「抓緊搶年貨,距離過年只有16天啦!」昨日,記者登錄某電商平臺的年貨節主會場發現,元旦之後,電商平臺就開始搶灘春節消費市場,各類年貨產品的促銷活動一個接著一個,服裝、化妝品、零食、生鮮、家居等都加入到年貨節的促銷中來。
記者瀏覽了多個電商平臺的年貨節會場注意到,和線下店相比,電商平臺的優惠力度更大一些,且電商平臺根據消費者購物習慣將產品進行了更細緻的分類,消費者在選購一款產品時很有可能產生第二筆消費。「省錢」「划算」依然是買家評論中的高頻詞彙。對於乾果、糖果等熱門年貨產品,記者查看了綜合排名前十商品最近一個月的銷售情況,少則數千件,多則幾十萬件,線上年貨市場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之前從網上買了一箱醜橘,味道很好,準備最近再買上兩箱,就是不一定能放到春節了。」從去年開始喜歡上網購的市民李阿姨告訴記者,她目前已經從網上買了榛子、松子等多種乾果,還買了一些四川的臘肉臘腸,過兩天準備再買一些生鮮產品。「原來進行網購的多數都是年輕人,但近兩年隨著網購群體逐漸向中老年發展,不少中老年開始從線上購買年貨。」有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消費習慣的變化,會有越來越多人在網上購買年貨,不僅更節約時間,還能網羅更多來自各地的特色產品。